我们对于赵括都比较熟,因为基本都听过“纸上谈兵”这个故事。但是,对于他的父亲—赵奢,可能很多人就不大了解了。我们常说,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如果反过来理解的话,就可以说儿子如果不咋样,老子估计也够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实的情况是怎样呢?

史书上关于赵奢的记载不多,《史记》中有两段重要事项的记载。通过这简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赵奢的能力,绝对既是能吏,也是名将。不管是行政管理,还是带兵打仗,都有一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记》中,赵奢是以“田部吏”的身份出场。赵奢开始是赵国收田税的官吏,收税收到平原君家的时候,平原君家管事的不肯交纳,赵奢依法处理,杀了平原君家九个管事的人。

平原君是谁?战国四公子之一,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同时是赵惠文王的相国。既是国家贵戚,又手握大权。

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赵奢这操作,在平原君看来是赤裸裸的打脸。平原君大怒,小小税吏,竟敢这么不给脸面。盛怒之下,平原君就想杀了赵奢。

赵奢就跟平原君说了一席话,您是赵国贵人,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如果您带头不遵守规矩,国家法令的权威性就会受到削弱。国家法令推行不下去,必然导致国力削弱。现在,诸侯并立,强敌环伺,国力削弱必然导致别的国家的觊觎。如果国家都衰弱了,您现在的富贵地位还可以保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过来说,您是赵国的贵人,地位尊崇,如果您家奉公守法,就会起到表率作用。别人一看,您家都按律缴税了,别人哪敢违反规矩,这样自然都会奉公守法,赵国自然也会强盛,相应的,您的地位会更牢固。

作为战国时期享有大名的人物,平原君也不是一般人,胸怀广阔,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听了赵奢的话,平原君感觉很有道理,而且觉得这个人很有能力,就把赵奢举荐给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任命赵奢管理国家赋税,赵奢也确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把赋税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在他负责这个工作期间,民间富足,国库充实。

赵奢作为一代名将,成名战是“阏与之战”。秦国进攻韩国,驻军在阏与这个地方,赵惠文王想要救援韩国,跟统帅军队的廉颇和乐乘咨询意见。两人都觉得道路远,而且地方狭窄,很难实现作战目标。

赵惠文王又咨询赵奢,赵奢回答说:“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简单说,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赵王任命赵奢统兵,去救援韩国。

赵奢出兵。大军刚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命令安营扎寨。并严令军中,不准对军事行动有所建议,违反的杀无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军在武安西练兵,声势浩大,武安屋瓦振动,军中有斥候提议起兵救武安,赵奢以违反军令的名义斩杀了他。

赵军固守营垒,二十八天没有行动,不单没有起兵,甚至还不断加固营垒。秦国间谍来到赵国军队刺探情报,赵奢发现之后,没有杀他,好好款待,然后遣送了回去。

间谍回到秦军,把赵国军队的情况,向秦军统帅做了汇报。秦军统帅一看,赵军刚出兵不远就扎营,一下子驻扎二十八天没有动静,而且杀了建议进攻的人,看样赵军是没有进攻的意向。

而实际上,赵奢在送走秦军间谍之后,马上展开快速行军,利用间谍到达秦军的这一个时间差,两天一夜急行军,快速到达前线,停兵驻扎,展开防卫。

赵奢接受军士许历的建议,大本营严密防范,同时占据附近的北山这一军事制高点。

秦军到来之后,赵军营垒防范严密,秦军不好进攻。秦军也想占据北山这一军事制高点,结果在攻山战中,被赵军以逸待劳,居高临下迎战。秦军攻山不下,两军僵持的时候,赵奢抓住战机,全军进攻,秦军腹背受敌,被打得大败,四散逃跑,秦军对阏与的围困也解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奢在阏与之战中的表现,可以说是完美诠释了《孙子·军争》中的一句话,“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开始停兵一个月不动,加固营垒,斩杀建议进攻的人,善待间谍,都是为了迷惑秦军,让秦军统帅认为他不过是走个过场,不是真正的来给韩国解围。

一旦时机到来,立刻迅疾如雷,极速行军,不给敌人准备和反应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达前线之后,加固防线,以极高的效率抢占军事制高点,制造让秦军腹背受敌的环境。秦军一来,要么不打,要么打要么就只能去抢占北山这一制高点。结果秦军果然入局,赵奢抓住良机,一举击溃敌军。

史料中关于赵奢带兵作战的记录不多,但通过阏与一战,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奢对人心理的把握力以及他作战布局的能力和水平。

赵括作为儿子确实不行,但赵奢作为老子是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