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寰椎枕骨化+颈2-3先天融合

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常伴有复杂的颅椎交界处畸形,并具有显著的神经功能恶化风险。根据病因,AAD可分为创伤性、特发性和畸形相关三大类。 北医三院王圣林教授团队将合并有寰椎枕骨化+颈2-3先天融合的寰枢椎脱位命名为“三明治”型寰枢椎脱位。先天性颈2-3融合通常会导致邻近节段的应力增加,合并有寰椎枕骨化增加了ADD发生风险;此外“三明治”型寰枢椎脱位常合并椎动脉走行异常,给手术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该论著回顾性研究70例“三明治”型寰枢椎脱位患者临床资料,描述了相关的临床特征和详细的手术治疗。

图1 “三明治”型寰枢椎脱位示意图

研究方法

纳入标准为诊断为伴有寰椎枕骨化+颈2-3先天融合的AAD。AAD的诊断是基于颈椎动力位X线片和CT扫描测量,寰齿间隙ADI成人>3毫米,儿童>5毫米(<18岁)。ADI从寰椎前弓到齿状突测量。所有纳入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没有接受手术治疗,或者没有影像学资料和临床随访信息,则排除在外。

1

手术方法

图2

根据北医三院颅椎外科团队相关研究:

1.寰枢椎不稳:动力位X线可复位,后路内固定+取髂骨植骨;

2.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全麻下大重量颅骨牵引可复位,后路内固定+取髂骨植骨;

3.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全麻下大重量颅骨牵引不可复位,仰卧位经口咽入路松解+后路内固定、取髂骨植骨;

术后不常规使用颈托固定,除非患者脱位严重或术中出现弹性粘滞固定,术后需要Halo-vest支架额外固定直至骨性融合(约3个月行CT检查评估)。

统计学分析

所有影像学表现、临床特征、手术细节和治疗结果均采用频率和描述性统计进行分析。

临床表现

1.70例患者平均年龄42.2岁(范围:5-77岁);其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

2.58例患者(82.9%)患有脊髓受压损害,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4-16(平均:12.9)。颅内神经病变10例(14.3%)。发病年龄以31~40岁最多(24例,34.3%)。

3.7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55例单纯后路手术,15例仰卧位经口咽入路松解+后路内固定手术。无脊髓或椎动脉损伤。并发症4例(5.7%),其中伤口感染1例,螺钉松动1例,球麻痹2例。

4.在58例颈脊髓受压损害患者中,术后平均JOA评分从12.9增加到14.5。平均随访时间50.5个月(24-120个月)。70例患者在最后随访时均实现寰枢椎骨性融合。

影像学表现

1.所有患者均存在“三明治”畸形,包括同时存在寰椎枕骨化+颈2-3先天融合和AAD。

2.影像学表现为脑干及/或颈髓受压(58例,82.9%)、脊髓空洞症(16例,22.9%)、Chiari畸形(12例,17.1%)、颈椎管狭窄症(10例,14.3%)、高肩胛骨畸形(1例,1.4%)、齿突小骨(1例,1.4%)、寰椎发育不良(1例,1.4%)。

3.27例患者行椎动脉造影检查,出现椎动脉异常14例(51.9%)。

包括椎动脉缺如(9例10侧),椎动脉弯曲(5例9侧),节段型椎动脉(5例8侧)(图5),椎动脉高跨(2例2侧),椎动脉发育不全(1例1侧),窗口型椎动脉(1例1侧)。

图3 51岁,男性,三明治型AAD,ADI = 5.5 mm;b CT示C1-2关节突改变(由水平向垂直倾斜);c、d MRI显示C2 ~ T2 脊髓空洞和Chiari畸形;e C2椎板螺钉和椎弓根螺钉固定3年随访x线片(侧位);f 3年随访CT显示枕骨与枢椎融合;g和h: 3年随访MRI显示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减小。

图4 44岁女性,术前x线片显示三明治型AAD,C1枕骨化,C2-3和C5-6先天融合。b-d术前CT显示C2左侧椎弓根可容纳3.5 mm螺钉(c),右侧椎弓根“薄”且存在椎动脉严重内移。e齿状突进入枕骨大孔,ADI异常(10 mm)。f.术前正中矢状位CT扫描。术前MRI显示脊髓严重受压。h.术中:左侧C2椎弓根螺钉+钢板与枕骨连接;右侧C2椎板螺钉。在枕骨和C2椎板之间桥接取髂骨片状松质骨植骨。i.术后x线片(AP)。j.术后x线片(侧位)。k.术后MRI显示减压充分。l.术后CT(4个月后)证实枕骨与C2完全复位并骨性融合。m.术后CT显示C2椎弓根螺钉+右侧C2椎板螺钉。

图5 CTA显示椎动脉异常(节段型椎动脉)。a、b、c:左外侧、左后斜位、后视图;蓝色箭头示左VA在C1弓下弯曲异常。d、e、f:VA右侧视图;空白箭头显示右VA在C1弓下也弯曲

讨论:“三明治”型寰枢椎脱位的特点

1.往往造成严重的颈脊髓压迫损害;

2.与非“三明治”型AAD患者相比,该类患者常具有更大的ADI值;

3.与非“三明治”型AAD患者相比,该类患者容易合并颅底凹陷、继发性Chiari I型畸形和脊髓空洞症;

4.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31~40岁(24例,34.3%),低于典型AAD(40~49岁)和齿突小骨患者(41~50岁)。这与寰枢关节生物力学应力的增加相关;

图6

5.72.4%的患者表现出神经系统改善,低于典型AAD患者的恢复率(84.1%);

6.很多患者C2椎弓根直径狭小,容易出现难以置入C2椎弓根钉情况;

7.容易出现椎动脉发育不全、椎动脉弯曲畸形、窗口型椎动脉、椎动脉高跨等,因此术前CTA非常重要;

8.由于寰枢关节应力增加,出现内固定失效的几率相对较高。

本文来源:虎虎脊柱文献

责任编辑: 向宇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