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香港股市遭遇剧烈震荡,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纷纷收跌。在这场股市风波中,中宝新材(中宝新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焦点,其股价在尾盘时段突现闪崩,暴跌超过64%,市值大幅缩水。

截至收盘,香港恒生指数下跌0.54%,恒生科技指数更是下跌1.45%,医药、医疗保健、科技等板块均表现疲弱。在众多跌势股中,中宝新材的暴跌尤为引人注目。其股价在尾盘时段急转直下,一度跌幅超过85%,最低触及0.4港元/股,最终收盘报0.97港元/股,全天成交额高达2亿港元。这一暴跌导致中宝新材市值蒸发近20亿港元,缩水至仅剩9.7亿港元。

中宝新材近年来一直是港股市场的一只“妖股”,其股价波动极大,多次上演“过山车”式行情。自2023年9月以来,该股持续上涨,涨幅一度超过500%,市值也从4.85亿港元飙升至29.3亿港元。然而,在1月19日的尾盘时段,中宝新材股价在短短30分钟内暴跌回原点,再次展现了其“妖气十足”的市场表现。

据了解,中宝新材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生物降解塑料产品开发和制造的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生物降解卷袋、购物袋和包装拉伸膜等,广泛应用于连锁超市、百货公司和商场等领域。尽管公司在业内地位显著,但近年来其业绩表现并不稳定。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7%,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7.94%。而在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93%,净利润同比增长20%,表现有所回暖。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价暴跌前不久,中宝新材曾发布控股股东减持公告。2023年10月3日晚间,公司公告称,控股股东Lvsetianye及Lvsesenlin与合计不少于六名买方订立协议,将出售合计1.6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6%。虽然中宝新材当时表示出售事项不会对集团营运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且控股股东地位不会改变,但市场对此仍保持高度关注。

分析人士认为,中宝新材此次股价暴跌可能与市场担忧其控股股东减持对公司未来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有关。此外,近期港股市场整体表现疲弱,也可能对中宝新材股价产生了一定影响。然而,对于中宝新材这样的“妖股”来说,其股价波动往往受到市场情绪、资金流动和公司业绩等多重因素影响,投资者需保持谨慎态度。

总体来看,1月19日港股市场呈现震荡下行态势,中宝新材尾盘闪崩暴跌成为市场焦点。未来市场走势仍有待观察,投资者在关注公司业绩和基本面的同时,也需密切关注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动等动态因素。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