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后在京华时报、法制晚报做过中层负责人,在网易新闻、3G门户做过新闻总监的毒舌电影合伙人赵 铮,因心脏骤停于2024年1月19日去世。

昨天 ,多名资深媒体人在 朋友圈、媒体微信群发出讣告,表示哀悼之情 。

他在京华时报的一位好友,写下了这段文字——

“我的好兄长,好领导,好老师赵铮离开了这个世界,令人猝不及防,不能相信。

廿十年前,要不是他,我难以留在京华时报工作。 吉他,足球,红色的双塔纳,4块的软白沙,1块的双棒,成了日常相处的点滴回忆。 那时候只要有假期,我们几个就聚在一起,打牌,喝酒,唱歌,烧烤,快 乐无边,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假期七天乐。

工作中又是另一面,会为你的采访争取最大的版面,会叫你给本拉登发邮件确认事情真相,会因为标点符号让你改的崩溃。记得有一次采访事故现场一辆挖掘机,我成稿时将履带描述成坦克链,他打电话问我坦克链是什么东西,你跟我说说清楚,由此我有了坦克链教主的外号。

后来我们一起去了移动互联网公司3G门户,我们是最早做手机直播的人,当时做的刘翔退赛分析直播,同时在线400多万人。

在这期间,他举办婚礼,他爱人也是报社同事,我爱人作为伴娘去四川参加婚礼,留下的快乐往事帧帧浮现。

虽然后面我到了上海,他们也去了加拿大,但每每有什么决策需要人指点时,还是第一时间想到他,只要咨询他,他会分析透彻,并看有什么资源能帮上你。

去年7月30日,他带着家人回国后没多久,在北京,我们仨吃了涮羊肉,聊了未来的规划,以及一些重大事情的可行性分析。临走时相约加拿大 世界杯,他说收出一间房让我和家人住,我说那就这么定了。

北京下雪了,披上白雪的少年更加风度翩翩吧,背上的吉他和弦更加动听吧。 我煮上一壶酒,边喝边流泪为您送行。”

赵铮是70后,曾经扎小辫、留长发、弹吉他,在京华时报、法制晚报两家媒体的热线等部门工作过。那时候,各家都市报的热线部都是一副年轻热血、生龙活虎的样子。

新闻往事犹在眼前,但已有人阴阳相隔。

(图片来自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京华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京华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