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时间美国和中国的朋友都很惨。美国惨什么呢?特斯拉车主朋友惨,最近北极涡旋破裂,冷空气南下,到处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福克斯新闻说,很多电动汽车车主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他们的电动汽车充电很慢,甚至根本充不了电。芝加哥的特斯拉充电站已基本变成了电动汽车坟场,堆满了在寒冷中“死去”的车辆,沮丧的车主们往往需要瑟瑟发抖,跺着脚等几个小时,才能给“电动爹”充上电,我感觉可能有些夸张了。不过真的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了,以致福克斯新闻呼吁,拜登和白宫不要老是想着拯救地球,诱惑人们买电动汽车了,让市场来决定消费者该买什么车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朋友们又惨什么呢?昨天一个朋友给我说他仓央嘉措,平仓达吉了,我顺口说我还天上洁白仙鹤,请将双翅借我,不到远处去飞,只到理塘就回呢。朋友说你傻啊,我那是股市惨淡,仓又加错了,平仓大吉啊!我曰啊,原来是这个仓央嘉措,我脑筋急转弯都没转过来。

股市就不说了,我也没股票,不过有点心动,跌到这份儿了,要不要去啃一口呢?但风险确实太大,你想的是啃一根胡萝卜,但谁知道那是不是根铁棒呢,没准儿就“嘣”,崩掉几颗牙齿,所以别轻易去尝试,这市场太险恶,连“富贵险中求”这几个字都怕得不得了,资金坟场,财富墓地啊,只有险,没有求的机会。

那么美国这电动汽车墓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真的有这么夸张吗?电动汽车冬天真的充不上电吗?要怎样才能充上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克斯新闻是保守派,向来对电动汽车不感冒,维基百科社区更是宣称,福克斯新闻的科学和政治报道只是“勉强可靠”,所以所谓特斯拉充电站成了特斯拉汽车墓地的说法,我感觉夸张的成分可能居多。福克斯说,美国全国性的酷寒给电动汽车行业带来了更多坏消息,平时充电只要15到20分钟,冰冻温度下充电站要90分钟才能充满电。

美联社采访了密歇根大学研究生安基塔·班萨尔,她在皮茨菲尔德镇的超级充电站充电,这里气温只有零下14度,她的特斯拉只剩下7%的电量了,兴冲冲插上电源,却发现汽车并没有充电,而是显示电池正在升温,需要等电池达到适当温度,1小时50分钟后才能充满电。看起来确实令人痛苦,冰天雪地里等2个小时充电,这不是要人绝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班萨尔是个新手,才买了这辆车一个星期,事实上在寒冷的天气中,特斯拉是有技巧让车辆正常充电的。

目前的电动汽车在冬天都面临使用上的难题,主要原因就是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电解液黏度增大,甚至部分凝固,电池内化学反应速度会变慢,特别是锂离子的迁移速度。低温不仅降低锂离子电池的效率,甚至导致内部材料的损伤和老化,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锂沉积和锂枝晶的生长。在充电过程中,低温会导致晶格收缩,负极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嵌入锂离子,电荷转移和固相扩散会变慢。锂离子无法嵌入负极,就只能在负极表面寻找电子,形成银白色的锂金属,这就是所谓的锂镀层(锂沉积)。低温下锂镀层生长不均匀,容易形成锂枝晶,严重时可能会刺穿隔膜甚至导致功能失效。另外低温下放电,负极表面沉积的锂金属,与电解液的反应速率也会下降,离集电体近的锂金属会优先溶解,顶部的锂与负极就可能断开形成“死锂”,导致永久且不可逆的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SEI膜的增厚。锂离子电池中负极材料的嵌锂电位,通常低于有机电解液的还原分解电位,因此在电池的整个寿命期间,会形成一层钝化膜,也就是SEI膜。电阻升高会导致极化增大,电位向低电位偏移,而锂沉积意味着电位更低,所以金属锂与电解液的反应,会形成越来越厚的SEI膜。一些研究认为,低温下应该使用低电流充电,让嵌锂行为“慢慢来”,有助于保护电池,也就是说应该尽量避免快充。

三是电极材料的局部晶格破坏。低温下晶格收缩,强烈的嵌入可能破坏正负极局部晶格,从而导致无法修复的损伤。

四是电解液的极化分解。在低温条件下,电化学极化和浓度极化严重,电极/电解液界面容易发生副反应,导致电解液分解,SEI膜增厚过程中,有机电解液的分解也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所以你看,在低温下给锂离子电动汽车充电,实际要避免的就是两点:一是低温,二是快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朋友可能会说,这不废话吗?低温下怎么避免低温啊,不要快充我可以做到,但避免低温怎么做到啊,不可能让老天爷升高温度吧。

老天爷肯定靠不住,不过电动汽车在设计时就已经有了对策,这就是预先给电池加热。班萨尔是新手,不知道可以先告诉汽车她要去充电站充电,这样汽车就会对电池预热,到达充电站时就可以正常充电了,大多数电动汽车其实都有这个功能,大约会消耗几公里的续航电量,或者要预热半小时左右。

所以你知道了吗?低温下使用电动汽车,一是充电前要对电池预热,二是尽量用低电流充电。正好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同样是在寒冷的地方,电动汽车使用最多的挪威为什么反而很少遇到充电问题呢?原来挪威的电动汽车大多是在自己家里充电的,90%的车主家里都有充电桩,而美国这个比例却不到一半。家庭充电,当然只能慢充,所以在冬天不但减少了麻烦,也避免了对电池的伤害。

具体到美国这段时间严寒,电动汽车遇到问题的可能还是少数,续航减少避免不了,但充电还是有办法的,不会像福克斯夸张的都趴坟场了。令人蹊跷的是,美国今年冬天为什么那么冷呢?中国差不多的纬度,这个冬天反而有些暖,这其实可能就是厄尔尼诺带来的影响。

厄尔尼诺期间太平洋东岸气压较低,西岸高,总体来说会导致美国偏冷,中国偏暖,拉尼娜现象则刚好相反,2008年中国雪灾就是它在作祟。不过地球变暖,全球气温升高,北极涡旋更容易破裂南下,也会对气候造成巨大影响,所以情况非常地复杂。作为始作俑者的人类,短期来说也改变不了什么,唯一能够改变的是我们的心态,不管是电动汽车充电忘记给电池加热,还是股票仓央嘉措,下回改过来就是了,毕竟生活总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