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9 日,资深媒体人、创业者、有好戏(毒舌电影)合伙人赵铮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 44 岁。知情人士向成都日报记者透露,赵铮先生此前并没有基础疾病,因突发心脏骤停医治无效去世。

“毒舌”的“毒”是苦口良药

据了解,赵铮先生曾就职于京华时报、法制晚报等知名媒体,后进入网易新闻、3G 门户担任新闻总监,2017年加入新媒体创业公司有好戏(毒舌电影)担任合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辛辣、犀利、一针见血,是许多人对于“毒舌电影”的印象关键词。在评价《天机·富春山居图》时,一句“五彩斑斓的屎还是屎”,彻底打响了“毒舌电影”的名号。影评犀利的表达与深刻的观点,让读者大呼过瘾,由此也产生了毒舌电影的一篇篇的10万+。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也曾评价“毒舌电影”:“宁愿相信毒舌之毒是一种辛辣的建设性,是一服口感不爽的猛药。”作为“毒舌电影”合伙人之一,对于做毒舌影评,赵铮有着自己的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毒舌电影”团队曾透露,他们做一条视频平均用时15-17个小时,这其中更多的是花在文案上的时间,力求找到电影和用户之间的“嗨点”。“我们用几十个人、几十个小时,换取到的是用户们花十几分钟,就可以很清晰地判断,把电影票的钱以及两小时观影时间花在哪里。”赵铮在一次演讲中说。

在他看来,毒舌的影评不仅可以为观众从这个“特别急”、信息量特别大的时代里更快速地找到更精准的产品,更是在帮助观众“审美升级”。“‘毒舌’只针对烂片,我们为什么要吐嘈丑?是因为要告诉大家,什么是美。”赵铮曾表示,“(我们)给大家传递很多好片子的审美观点,帮助很多用户,在好好看电影这个事情上,建立一套方法论和审美体系。”他说,能够达成这样一个小小的成就,甚至比迅速涨粉两千万还让自己激动。

“毒舌”之下的温柔与力量

“温润如玉,善良侠义”、“乐观、温柔、健康”、“特别特别信任可靠的朋友”……得知赵铮先生逝世的消息后,多名资深媒体人、电影人都在微博、朋友圈、媒体微信群等发出讣告与悼文,表示哀悼之情。生活与工作里,他们口中的“铮哥”并不毒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与赵铮在《京华时报》共事的知名科技自媒体、前京东商城公关关系部总监闫跃龙在微博中发文表示自己“没见他(赵铮)发过火”。他回忆起自己人生中第一篇独立写作的新闻稿,“当时写完兴冲冲地发给他(赵铮),他皱着眉,半天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还可以,不过需要做下修改,我改着你看着。’当稿子重新梳理完,已经面目全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制片人、影评人藤井树也在微博发布了赵铮生前与自己微信聊天截图,对话中,两人互相勉励,赵铮温柔、坚定而有力量的话语让藤井树“倍感温暖”。

赵铮在京华时报的另一位好友则写道:“我的好兄长,好领导,好老师赵铮离开了这个世界,令人猝不及防,不能相信。廿十年前,要不是他,我难以留在京华时报工作。”他表示,工作中的赵铮既认真负责又真挚善良,“会为你的采访争取最大的版面,会叫你给本拉登发邮件确认事情真相,会因为标点符号让你改得崩溃……”“赵铮是70后,曾经扎小辫、留长发、弹吉他,在京华时报、法制晚报两家媒体的热线等部门工作过。”忆起点滴往事,这位好友不禁感慨,“那时候,各家都市报的热线部都是一副年轻热血、生龙活虎的样子。”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茹懿 图片 网络截图、受访者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