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将至,大地披上了银装,寒风呼啸的日子里阅读能带给你温暖。在这个悠长的假期里,如果你正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海,不知道究竟该读些什么,那么别慌,央视《读书》栏目推出的2023年度品牌出版社好书大赏,或许是不错的参考。

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上千种好书中,有三本书经过千挑万选得到推荐——《坐拥书城》《洛阳大火》《时尚之恶》,前两本书还是北大社的年度十大好书。

这三本书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但它们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对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为什么是这三本书?让我们沿着《读书》栏目的解读一探究竟。

《坐拥书城:

北大学者书房》

在学者名家的书房

探秘智慧光火的微缩世界

主持人:

为什么会想到去探秘北大学者的书房?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马建钧:

大学里边主要是要靠学者、大师,大学者的书房其实是北大的底气所在。我们说大师靠什么,大师是要学问渊深、道德高尚,不管学问还是道德,与书的关系都非常之密切。

主持人:

对,参观北大校园,那简直就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一个旅程,现在就是通过这本书,我们就带着孩子们进到了那些让人敬仰的大学者他们的书房里去看,这个想法真的是很好。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马建钧:

所以我们选择了15位学者,像董强先生,他学的是法语,但是搞的是中外文化学术的交流。像戴锦华老师,她是中文系研究电影的,像我们的王诗宬院士——数学的院士。张帆教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就各种学科都在里面。

从理工到人文社科、从医学到经济金融,15位学者跨越了不同领域。爱旅游读闲书的“贪玩”数学家王诗宬、爱读书更爱藏书的元史研究学者张帆、传播学科魅力的历史地理学教授韩茂莉……

书房是学者们安身立命之所在,天下很大,书房很小,可在学者眼里,书房就是天下。

主持人:

进到他们书房里,我们读者能够看到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马建钧:

首先书房里边是藏书了,他们怎么样得到书、读书,对自己的人生和对自己的学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有一位教授也是我们原来的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先生,他说书房当然能看出一个学者的个性、习惯、格局等。他们选择什么样的书籍,怎么安放这些书籍,都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好多信息,仔细研究大学者的书房,或许能摸到一点治学的门道。

所以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说北大的每位教师都是一本厚厚的大书。

每一位学者的书房虽然都是满格的书城,但书籍的品类、房间的布置、摆件的取向都彰显出学者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学术风格。

比如董强先生的书房里,书籍被整齐地归类:一半是法文书,一半则是中文书。董强说,阅读要广泛。广泛之一,在于要跨学科,广泛学习各个学科的书籍。但只阅读有形之书还不够。董强认为,阅读的广泛更体现在,要阅读无形之书,阅读世界。

比如戴锦华老师,她是中文系搞电影的。谈到阅读和自己所从事的电影研究,戴锦华认为,阅读和观影之间存在很高的关联度。“极广泛的阅读帮我获得参照与反思,让我可以触摸并把握社会的变化,然后不断修正自己思考与行动的方向。这是学术,更是生活。”

比如王诗宬院士,虽为“数学大牛”,平日里却也是人文历史爱好者,爱读诗,爱读史。在他的书柜里,既有全英文的数学专业书籍,又有残破泛黄的文史旧册,书页微卷,相映成趣,满是岁月的洗礼。

比如张帆教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更是一个“书痴”,他的藏书布满整个居所,对书的痴迷贯穿了他生活。从玄关到墙壁,从隔断到桌案,三万册藏书占据了整个居所,遍布了屋子各处,他的书房不如说是一个微型图书馆。藏书、读书、写书,这是学术工作者对书籍的痴心一片。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马建钧:

我们经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我们通过他们提供的书单可以得到更多的读书方面的推荐和借鉴。一方面是他们作为自己的学术研究,那个学科上应该读的书,还有很多人都是写了对自己人生,做人、做事各方面有意义的图书。

比如我们的韩茂莉教授,当她接到恢复高考的消息时,还在兵工厂做钳工,生产半自动步枪。她说:“12月就要考试了,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还要上班。最终能考上大学,离不开长期读书的积累。”

书房中的书,是构建个人想象世界的砖瓦;书房在的房,是时间与空间交叠的三角洲。三万多张的文摘卡,是韩茂莉老师半生学术生涯的宝贵积累。在计算机尚未流行的年代,韩茂莉手抄文摘卡,分析卡片内容并建立逻辑关系,最终荟萃成学术突破的源头。

走进《坐拥书城:北大学者书房》,看见不一样的书间万象,看到智者的另一个世界。

《洛阳大火:

公元23-220年的后汉史》

在风起云涌的乱世中

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主持人:

说实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是一个中国人写的,作者张磊夫完全是一个中国人名字,但是他却是一个澳大利亚人。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马建钧:

这本书的特点是这样,它是西方学者写的第一部后汉史的通史著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填补了后汉史通史方面的一个空白。

这本书的作者,他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教授,专门研究中国的后汉史和三国史,他在这个方面有很多著作

他还获过汉学界最高的奖叫儒莲奖。翻开它,可以看到每章后面列了很长的注释,每句话都要找到它从哪引来的。他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是通过《三国演义》吸取来的兴趣。

对于咱们历史上的女主(女性统治者),他不是戴着有色眼镜,他还有点欣赏,他说“一旦忽略了性别因素,很多人确实会发现女性统治者有很多优点”。

其实也是看出来,作者对于中国历史有跟我们不同的理解,比如说关于三国史的研究,他认为刘备是最大的奸雄,他认为曹操是奸雄、枭雄、英雄三者合一的,所以他在这部书里边对女性也是跟大家不同的。

《洛阳大火》具有剑桥中国史风格的宏大视角,重大历史事件精确到日地进行了细致解读,对读者时有所闻,但又知之不详的许多史事做出了细致明晰的介绍,如投笔从戎、燕然勒石、望门投止等成语所涉及的人物、事件。

《洛阳大火》殊为特异之处,便是抛开传统精英士大夫的自我神话,不再用先天有色眼镜、心存偏见地“看待”东汉权力结构中的外戚、女主和宦官。在书中,和帝的皇后也即后来秉政十五年的邓太后,得到了极高赞誉。

对于女性统治者的长处,张磊夫认为在于“相较于真正的统治者而言,她的地位相对弱势,所以不能过于独裁激进,必须小心谨慎地处理与大臣的关系”。

2001年版《大汉天子》电视剧中的窦皇后

在邓太后秉政的十五年里,她从未让邓氏子弟参与朝政,史书中多次出现朝堂辩论,公卿们能够公开表达自己的政策观点。

书中如此总结道,“公正地来看,她应该被作为后汉最称职得力的统治者之一被铭记”,而这个结论,恐怕是视天下为“己任”的中国传统精英士大夫阶层所不愿也不能够承认的。

主持人:

作者写后汉史为什么要写洛阳大火呢?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马建钧:

选择洛阳这个城市,是因为洛阳是首都,而都是一国的精华所在,用首都来写一国的兴衰这很自然。

那么为什么写大火?因为在公元189年9月22日,洛阳的宫殿里着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成为东汉皇权终结、朝代灭亡的征兆。

公元189年9月22日的夜晚。何进刚刚被宦官所杀,他的军队冲击南宫宫门,宫殿燃烧的火光照亮天空。董卓从城外军营看到火光,率军入城。紧跟着,少年皇帝刘辩被废、死亡,效忠汉室的关东州郡结盟,灾难性的战争爆发。

后汉,本以火德彰显权威,但都城洛阳的这场大火,却成为其皇权终结、朝代灭亡的征兆,自此,一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拉开序幕……

1992年河南出土的最大石辟邪,是东汉陵墓神道石刻,现藏于洛阳博物馆,是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光武中兴,明章之治,后族摄政,羌人叛乱,士宦冲突,党锢之祸……那些尘封的往事等待你亲自挖掘,这里有着别开生面的精彩论述。读史明智、继往开来,相信你会得到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时尚之恶:

创造、生产与操纵》

在低价服装掩埋的快时尚

洞悉消费主义对人的操纵

‍ ‍

主持人:

这本书写了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马建钧:

这本书首先写的是17世纪以来,时尚产业整个的发展历史和产业状况,尤其选择了上百家商业巨头的商业模式,从社会史、技术发展史、政治经济史还有艺术史切入,通过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多学科的历史研究。他是做了这些研究之后,指出时尚产业的一些问题。

快时尚怎么火起来的?这个问题拿去采访每一个抱着一大堆新衣服走进ZARA试衣间的顾客,大概会得到同一个答案:“便宜又好看。”

快时尚速度更快、款式更多、应对更灵活。同样的时间和资金,在快时尚企业手里会被分流到更多款时装上,且在制作上不需要太好的面料,也不用多精细的裁剪缝合,甚至不用做那么多件——成本控制得好,衣服的单价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来自快时尚的庞大设计师队伍游走在各大时装周和各家小众时装工作室里,“盗猎”着可能成为下一周最新时尚趋势的颜色、版型、材料等各种元素,再对其进行一翻“改造”。很快,它们就会出现在本周新款里供人挑选。

主持人:

如果我们看它的标题,可能会有一些感觉,譬如说什么是快时尚操纵的基础,包括工资剥削和污染的输出、不平等制度的超长持久性等等,看到这些我们大概能体会到它里面所说的“之恶”是什么。

时尚产业是资本主义将其病态蔓延到全球化的一个巨大的领域。在时尚产业中存在着复杂的剥削和压迫,甚至在某些国家可以说对人造成的奴役堪比奴隶制,譬如童工、歧视、虐待、低薪、环境污染,等等。

以造成的环境污染为例,如今纺织业已是世界上第二大污染源,仅次于石油产业。一件服装从新生到死亡,除了最后我们可以看到的光鲜,其背后每个环节都以污染的方式在地球上留下它的痕迹。

以一件T恤为例,种植出生产这件T恤所需要的棉花原料就需要可以装满30多个浴缸的2700升水,以及会使用大量含有致癌物的杀虫剂;在这件T恤被染色的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有害化合物和化学品的工业废水将流入河流和海洋;在原料和成品运输的过程中,无论是空运、航运或海运,都会留下不少的碳足迹。恐怖的是,这只是一件T恤。

快时尚主导下的纺织业向地球输出的污染总量,是它出现之前的数倍。当我们看向自己的衣柜,把硬币从“疯狂消费”拨向另一面时,就能看到“生产过剩”在无节制地侵蚀着这片大地。

沙漠上堆积如山的旧衣(图源:DW纪录片)

“可持续”的概念在《时尚之恶》中被作者称为“洗绿”,这些快时尚企业们满身污秽,企图通过旧衣回收来给自己涂满绿色。殊不知,大资本的本质已经决定了快时尚摆脱不了污染环境的命运。快时尚最终的使命在于赚钱,这正是它一边给消费者们塞满糖衣炮弹,一边又在地球上留下环境污染的阴影的根本原因。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马建钧:

我们可能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讲,知道的最多就非理性消费,他把这种奢侈品的描绘成代表着“爱”“财富”和“权力”。

主持人:

也就是说这本书它事实上是告诉了你时尚产业的一个运作的模式和机制,怎么样来激发起你的消费心理,然后让你停不下来地去剁手。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马建钧:

没错,就是让你知道它的商业模式之后,你就知道,你要知道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消费的欲望。所以他自己甚至说,“在我看来,美或品位并不重要;相反,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他所付出的创造力,他在日常工作中展示出的才华、适应和打破常规的灵活性,都是必不可少的。”

主持人:

所以这本书的作者认为,真正的时尚是对人的爱,而不是为资本谋暴利。

快时尚自称自己所做的是“民主的时尚”,用极低的造价将“时尚”拉下神坛,从上层社会才有资格追逐的东西变成人人可消费的平价物。以“民主”为保护伞,它向所有人提供一种廉价的快感,持续兜售看着好看、实际劣质的新衣,又如恶魔般在人们耳边低语:“只穿几次的衣服劣质又如何?反正过时就扔,到时又能再买最新、最好看的衣服”。

这种糖衣炮弹式的消费主义话语总是百试百灵,甚至扭转了衣物的角色:从一种耐用品,变成了一种消耗品。

《时尚之恶》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今天,无论改革派做出任何想要改变现状的努力,都会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有利因素。

真正的时尚是对人的爱,在资本主导的时尚业缝隙中,相信我们仍能找到新的路。

活 动

今天的三本书哪本最吸引你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其中一本

-End-

观点资料参考:央视《读书》栏目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