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印象主义
新印象主义是法国美术史上的又一流派,但实际上新印象主义的出现,是印象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产物。随着科学的发展,光学和色彩学的理论以及实验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包括绘画在内的造型艺术的观念和技术的发展。有人认为:直接给新印象派启示的是美国的物理学家D.N.鲁特。他的著作《现代色彩学》于1880年出版。他作过如下试验:在一个回转的圆盘上涂以平列的两种色彩,在另一圆盘上则把两种色彩调和成混合色。在圆盘转动时,涂以两种平列色彩的,自然地造成一种混合的感觉,射入眼帘之色的灿烂、强烈,远超过原来调和的混合色。这一试验使人相信,与其在调色板上把颜色调匀,不如直接地把纯粹的原色排列在画布上,让观众的眼睛自行去获得混合的色彩效果。也有人认为,新印象主义是依照一位名叫谢弗勒尔的化学家关于色彩的学说,尝试画面原色色点的视觉混合而形成的。谢弗勒尔在从事染织过程中,研究了色线交织时的混色效果,从而阐明了补色配置的原理,即光谱中互相补充三原色的一对色互相并置,可达到互相加强的效果,而互相混合时则互相减弱,新印象主义则运用了这一原理。
不论人们如何说法,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新印象主义画家们吸收了关于色彩对比以及颜色、色调并列所产生的混合效果的理论,认识到单纯色彩通过视觉的混合比色彩色素的混合更有艺术效果,并加以实践和运用而产生了新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的主要理论是色彩的分割理论,所以新印象主义也常常被称为分割主义。又由于他们使用点描的画法,他们又往往被称为"点彩派"。对光和色的研究是新印象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共同目的。
新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是修拉和西涅克。
(1)修拉
修拉(1859-1891年)是新印象主义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生于巴黎一个宗教气氛很浓的家庭。1878年入巴黎美术学院学习。修拉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他研究美学和光学,并且从科学家的著作中寻求光和色彩的知识。
因此,他首先演绎出分割法的理论和运用色彩对比的绘画方法。1884年,他以新的色彩理论为基础,画了最初的油画《阿涅尔的浴场》。修拉最著名的一幅作品是《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描绘巴黎近郊大碗岛上的人们欢度星期天的情景。他在这幅纪念碑式的作品上花了两年功夫,至少为它准备了20张画稿和40张彩色草图。他在这些准备性的草图上,从单个人物的习作到用油彩绘制的众多人物安排的最后构图。对画中的细枝末节和各种色彩关系,以及绘画空间的各方面的问题作了分析。他在创作进程中,自始至终注意光线与明暗的关系,注意对比现象和追求反射的色彩的均衡或类比关系,特别是作品所创造出来的那种神奇的空气感,给人以深深的打动。
由修拉首先演绎出的分割法的理论和运用色彩对比的绘画方法对20世纪早期的许多艺术流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启发。
(2)西涅克
修拉的同事,也是新印象主义的倡导者的西涅克(1863-1935年)最初是学习建筑的,后转学绘画。他在学习印象派画法的同时,也受到梵高、高更的影响。1884年与修拉相识,并共同进行分割色彩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早期的作品采用的是印象主义技法。1886年起,用新印象主义的分割法作画。与修拉相比,西涅克的画更富于炽烈的情感,他的画往往补色关系在细部颇不讲究,可是从整体上看是和谐的,色彩鲜明和耀眼。代表作品有《菲尼翁肖像》、《船》、《圣特罗佩港的出航》《马赛港的入口》等。
另外,西涅克比修拉更加热衷于色彩的光学理论,并于1899年写了《从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这是新印象主义的理论著作。从1908年起,他被推选为独立画家协会的会长,担任这个职务一直到去世为止。
2.后印象主义
1885年,印象派画家在举行过第八次展览会之后发生了观点的分歧。一部分画家不满于对客观事物表面上的色光现象的视觉再现,而主张以视觉为媒介,来表达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由此产生的内心感情,从而与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分道扬镳,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个时期,艺术家强调自身感情的自我表现,因而,几乎没有统一的风格。在艺术表现上,后印象派画家重视形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体积,他们强调艺术形象要异于生活的物象,要用作者的主观感情去改造客观物象。后印象主义不是一个派别,更没有结成团社。之所以被称为"后印象主义",仅仅是后人为了把他们和印象主义区别开来所使用的一个名称。
后印象主义对20世纪西方的艺术有直接的影响。立体主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流派都受到后印象主义的启发,甚至成为它们形成的因素。如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就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推崇为"现代绘画之父"。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一般认为是塞尚、梵高、高更。其中塞尚和高更是法国人,而梵高是荷兰人。由于梵高主要活跃于法国,所以把他归入法国绘画史。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