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大明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六,新年的气氛还没散去,但紫禁城却笼罩在了阴云之中。
明英宗朱祁镇快不行了。
弥留之际,朱祁镇的心中或许电光石火的回忆起了他的一生:从皇帝到俘虏,到囚犯,再到皇帝。
这也真算得上是传奇的一生吧?
但此刻,他最挂念的还是他的发妻钱皇后。
当他的脑海里闪现过钱皇后憔悴的面容时,他知道,他必须得妥善安排好她的后半生,要不然自己走后,她恐怕连生存都是个问题。
因为钱皇后不仅是个瞎子,还是个瘸子。
想到这里,他朝着正在哭泣的太子朱见深招了招手,示意他往前来。
朱见深止住哭泣,来到父亲身边,听到父亲艰难地说出了:钱皇后千秋万岁后,与朕同葬。
钱皇后并非朱见深的生母,但他深深明白父亲与钱皇后的伉俪深情,在此时此刻,就算是心里有什么想法,也只能重重地点头答应。
得到儿子的答复后,朱祁镇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缓缓闭上眼睛,可以走了。
02
钱皇后,海州人(江苏连云港)。
她的曾祖钱整,最早是在朱棣手下任燕山护卫副千户,后来跟着朱棣参加靖难;
她的爷爷钱通,官至金吾右卫指挥使;
她的父亲钱贵,继承了祖传的武职,多次随明成祖、明宣宗北征,凭借战功多次升迁,做到了都指挥佥事。
正统七年(1442年),16岁的钱氏到皇宫参加选秀,被当时的张太皇太后一眼看中,成了15岁的英宗朱祁镇的皇后。
虽然不是自由恋爱,但朱祁镇很喜欢,不止一次的跟钱皇后说,要提拔她娘家人,但钱皇后都拒绝了。
理由是不想娘家人因为自己被天下人说三道四,当然更深层次的是担心娘家人一旦得势会胡作非为。
这是一份难得的人间清醒,所以朱祁镇更加敬重。
只是几年过去了,钱皇后也没能生下一男半女。
而周贵妃生下了朱见深。
但朱祁镇并没有急着立太子,因为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终究会和钱皇后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孩子。
只可惜,并没有等到。
因为那场著名的“土木堡事变”。
03
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堂堂天子成了蒙古人的俘虏。
消息传到北京,举国震惊。
最伤心的是钱皇后。
因为别人担心的都是这个帝国该往哪里去。
只有钱皇后担心她的丈夫。
听说也先开出巨额赎金的条件时,钱皇后没有犹豫,卖掉了自己全部嫁妆,朱祁镇赏赐给的金银细软,并在后宫募捐,凑了满满四车,送到了漠北。
但贪婪的也先,又怎会满足于这么一点?
最后,在孙太后的主持下,朱祁镇被遥尊为太上皇,他的弟弟朱祁钰成为了皇帝。
随着这一切局势的变化,钱皇后成了后宫最孤独的人,她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以泪洗面等着丈夫归来。
04
一年后,“北狩”的朱祁镇回来了,因为他在也先手里已经没用了。
而此时终日为他祈祷的钱皇后已经哭瞎了一只眼,再加上没人照顾,她的一条腿也成了残废。
【夜哀泣嘘天,倦即卧地,损一股。以哭泣复损一目。】
但对于钱皇后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她的虔诚终于让丈夫平安归来。
看着几近废人的钱皇后,朱祁镇自然明白这个女人为他做了多少。
朱祁镇在那一刻,一定在心里发誓要用一辈子来回报她。
只是让朱祁镇没想到的是,他的弟弟把他囚禁在南宫,断绝了他跟外界的一切联系。
在南宫的七年,不要说是曾经贵为皇帝的朱祁镇,就连普通百姓家也许都没有这么苦。
还是这个女人,成了朱祁镇唯一活下去的依靠。
钱皇后一日三餐,只吃一半,剩下的分食给朱祁镇。
至于水,那更是宝贵的,更舍不得喝,每每在夜间给朱祁镇滋润。
散步的时候,她总是用娇小的身躯挡住阳光,给朱祁镇一缕阴凉。
她卖掉了头上的发簪和食指间最后一枚戒指,采购一些绵缎,编织绣好图案后差人去宫外变卖,换取一些生活物资。
......
她无力改变环境,只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她只有一个想法,让丈夫过得好一些。
这就足够了。
05
1457年,在大臣徐有贞,武将石亨,太监曹吉祥的策划下,朱祁镇被再次拥立,第二次继位,年号天顺。
史称“南宫复辟”。
朱祁镇登基后再次封钱氏为皇后(因为复辟之前朱祁镇是太上皇)。
如果没有这个女人,也根本不会再有他现在的一切。
说是这个女人给了他第二次生命都不为过吧?
所以,无论她如今是什么模样,他都应该感恩。
然而,临死前的朱祁镇千算万算,他还是忘了一个人——
朱见深的亲妈,周贵妃。
周贵妃对于死鬼老公的临终安排那是相当的不满,理由也很简单:
朱见深是我的儿子,凭什么要给这样一个又瞎又瘸的老女人养老送终?还百年之后你们合葬,那我呢?
想想也是,你俩秀了一辈子恩爱了,始终都没有我的份儿|,如今你朱祁镇死了,我的儿子当今做主了,还不该是我说了算吗?
但除了愤怒,周贵妃好像还真不能怎么样,因为朱祁镇的这些安排,是有在场目击证人的,包括大学士李贤,彭时,还有太监牛玉,傅恭等人,
你现在要翻案,那是让自己的儿子下不来台啊?
06
只不过,很快机会就来了:要给先帝遗孀上尊号。
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为了这件事朱见深专门召开了一次御前会议讨论。
然而还没等李贤,彭时,陈文这些内阁大臣说什么呢,太监夏时先站出来:钱皇后一辈子也没给先帝生个儿子,现在又病殃殃的,尊为太后有些不太合适,我觉得应该尊周贵妃为太后才好,毕竟她是皇上的生母。
谁都知道夏时是周贵妃的亲信,他敢这样说,一定是得到了周贵妃的授意。
一时之间,空气有些凝滞了——虽然大家明知道夏时说的狗屁不通,但周贵妃如今可是实力派,谁敢明目张胆地跟她作对?
但李贤还是忍不住:先帝遗言你们都忘了吗?如今皇上刚刚登基,天下人都看着呢,这是陷皇上于不仁不义不孝吗?
彭时也马上站队李贤:俺也一样。
但夏时是带着任务来的,当然不可能认输:你们都是读书人,可见过连个儿子都没有却被尊为太后的?
李贤等人都气疯了:你还是人吗?先帝尸骨未寒,你怎么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侮辱他的皇后?
夏时“哼哼”:别说了,你们一定是收了钱皇后的好处,才这样卖力的帮他说话吧?
......
07
眼看着再争吵下去也是没有结果的,因为周贵妃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
彭时提出了解决方案:陛下是个尊崇孝道的,要不然,两宫都尊为太后吧?
好像也只能这样。
就这样,宪宗朱见深下旨:尊钱皇后为慈懿皇太后,周贵妃尊为皇太后。
看似打了个平手,但其实,周贵妃输的体无完肤。
不过不要紧,这个世界比的是谁能活得更久,谁才能笑到最后。
08
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周太后的机会来了。
因为一生凄苦的钱太后薨逝。
紧接着,紫禁城传出消息:钱太后将另选墓地。
就是说,原来说好的与英宗合葬的遗旨作废了。
瞬时间,朝堂炸了。
这时候李贤,陈文已经死了,内阁首辅是彭时。
彭时当然反对:钱太后是先帝的结发妻子,跟先帝合葬是礼数,何况还有先帝遗诏!
周太后的代言人夏时又站出来表示反对,理由还是钱太后没有生育,不适合进入裕陵。
“又是你这个死太监!”
一下子点燃了群臣心中的怒火,纷纷围上来指着夏时的鼻子骂。
可是骂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终解释权还是要归皇帝朱见深。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他......
09
朱见深分明是跟亲妈站在一起的:钱太后和先帝合葬,符合孝道。但要因此惹得我妈不高兴,也是孝顺吗?
彭时思考了一下,真诚提出了一个建议:钱太后先葬入裕陵,待周太后千秋万年之后也跟先帝合葬,两全其美!
所有人又都瞪向朱见深:这下没啥说的了吧?
然而,朱见深起身走了。
临走的时候交代礼部尚书姜夔:你是负责这个的,你再带着大家伙讨论一下。
姜夔可不傻:这是想让我当炮灰啊,美得你。
跟着就上了一道折子,原封不动的把彭时的意见报了上去。
同时还有99名大臣的联手签名。
朱见深也不是傻子,知道群臣是跟自己杠上了。
批复:我知道你们说的对,但我跟我妈商量了好几次,她都不同意。你们说我这么孝顺的孩子,到底该怎么办?
好嘛,这娘俩看来是铁了心了。那还商量个屁啊,直接上手段吧!
从第二天开始,六部六科,都察院,通政司,翰林院,国子监等各个衙门纷纷上书,从人伦纲常,人心向背,先帝遗诏......360度无死角的给朱见深上思想品德课。
总之一句话:你那点花花肠子收起来,钱太后必须跟先帝合葬。
朱见深本身是个偏向懦弱的人,这么大规模的劝谏他真扛不住啊。
可是周太后是个硬茬子:小子,你是皇上,能被他们吓唬住了?
没办法,朱见深只能给出两个字儿:再议。
10
好吧,敬酒不吃是吧?那你等着!
成化四年七月初三,一大早上,突然从文华门方向传来震天的哭声,直达紫禁城深处。
朱见深派人一查,两百多大大小小的官员,跪在那里嚎啕大哭:请皇上批准钱太后与先帝合葬,要不然我们就哭死在这儿,坚决不离开。
很显然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活动。
很快,京城百姓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围观。
朱见深新手,哪见过这场面?没办法,向老娘求救吧。
周太后一听,知道,要是不能让百官满意,这事怕是过不去了。
罢罢罢,按照他们说的做吧。
最终,钱太后安葬在英宗左侧,右边的位置则留给了周太后。
不过,周太后还是动了一点心思:故意封死了钱太后与英宗之间的墓道,而自己和英宗之间是畅通无阻的。
【九月合葬裕陵,异隧,距英宗玄堂数丈许,中窒之,虚石圹以待周太后,其隧独通,而奉先殿祭,亦不设后主。】
PS:
孝宗朱佑樘即位后,读到当年群臣力谏的奏疏时也很感慨:
【先朝大臣竟这般为国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