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女士(化名)直到38岁才知道

自己心脏上居然有个“洞”

衣服破了可以补

心脏破了怎么办

时常感觉胸闷气短,劳累,检查发现竟是她心上有个"洞”

38岁的杨女士,近1年来时常感觉胸闷气短,劳累、情绪激动时更加明显,在当地医院确诊为房间隔缺损。最近1个月气短的症状越发明显,于是来到沈医二院·退役军总心血管病中心和平院区就诊。

“家里的医院建议我手术治疗,但是我特别害怕开胸手术带来的伤害,所以来到你们这里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杨女士特别着急地说。

心血管病中心和平院区二病区主任邵冰告诉杨女士,她患有的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人体的心脏有四个腔,上方的左右心房、下方的左右心室。隔开两个心房的部位,称为房间隔。而房间隔缺损就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当左向右分流显著时将导致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和肺血流量增加,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并出现疲劳和运动不耐受等临床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堵心脏“漏洞”,在她的心里撑起一把“伞”

入院后,完善经胸心脏超声显示“房间隔中部可见连续中断,可见左向右分流”;经食道超声显示“房间隔中部缺损约2.1*1.8cm,缺损面积约2.88cm2,右房及右室内径明显增大,右室流出道内径增宽约4.4cm”。被诊断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心血管病中心和平院区一病区主任王帅、二病区主任邵冰带领团队进行了缜密的术前评估,决定为其进行经皮导管介入封堵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术前,邵冰主任会同超声科认真研判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在患者完全清醒状态下,通过局麻下的股静脉穿刺,首先进行了右心导管的检查,测量了右心室及肺动脉的压力,评估后又在超声科医生全程辅助下,最终将“一把伞”----封堵器,经鞘管送至房间隔缺损位置,随着封堵器的释放,房间隔缺损被成功封堵,即刻复查超声结果提示左右心房分流消失,全程用时仅仅半小时,将缺损的部位完美堵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术后第1天杨女士就可以自由下地活动,第2天痊愈出院。通过“补心”介入手术的治疗措施解决掉了潜伏在杨女士心脏里38年的洞,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据邵冰主任介绍此次采用的是氧化膜单铆封堵器,与传统封堵器相比,这种新型单铆结构设计独特的封堵器重量更加轻盈,降低心脏负荷。它独特的编织设计,使得释放后的盘面更平整,这对血液流动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内皮化,并降低器械相关的血栓发生率。

本次具有挑战性的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成功完成,是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不断锐意进取的坚实成果,也为医院进一步开展更复杂的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团队逐渐庞大、介入诊疗技术门类完备、技术日臻成熟,医学设备前沿高端,医疗环境持续改进,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有力的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