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1月23日,记者了解到,1月22日起合肥电网最大负荷在短短24小时内攀升15%以上,继去年12月底寒潮之后再次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同时全日用电量也接近2亿千瓦时,双创合肥地区1月新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肥电网最大负荷创新纪录

1月23日上午11点,室外气温零下4摄氏度。在位于合肥市宿松路和水阳江路交叉口附近的220千伏常青变电站内,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值班员秦鸣鸿和段兴超使用红外测温仪对设备进行特巡。

在现场可以看到,两位值班员沿着规定路线,检查重点设备覆冰情况,记录设备的油位、油温等运行数据,使用红外测温仪对重点设备进行带电监测。“极寒天气情况下负荷较大,电力设备的接头等位置易发热,连日来我们不间断对重点变电站开展精细化特巡,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消除问题隐患,确保供电平稳可靠。”秦鸣鸿介绍道。

据悉,上周起,今年第一次强寒潮“来势汹汹”,合肥地区平均气温下降10度以上,1月22日的最低气温更是跌至零下8度。受其影响,市民们纷纷打开空调等设备取暖,电力负荷随之迅速攀升。“本周一开始,合肥电网最大负荷在短短24小时内攀升15%以上,继去年12月底寒潮之后,再次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同时全日用电量也接近2亿千瓦时,双创合肥地区1月新纪录。”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专责张传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市283座变电站开展低温特巡

据了解,合肥供电公司于1月16日提前发布寒潮蓝色预警。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利用大数据平台,该中心精准掌握负荷变化情况,“市县一体化”不间断对电网运行方式进行优化调整。变电运维、变电检修、输电运检等生产专业联合运用无人机、红外测温仪等科技设备,对全市283座变电站开展低温特巡,进一步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网格化”服务分中心增派人员力量,24小时在岗值守,及时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快速、便捷保障服务。

春节日益临近,合肥电网将进入一年中最为重要的春节保供电阶段。随着返乡人员不断增多,庐江县、长丰县等农网区域电力负荷将迅速攀升。针对这一情况,合肥供电公司根据近年来电力大数据做好全面分析,提前对相关台区进行增容改造和巡视消缺。乡镇供电所台区客户经理“走村访户”了解居民用电问题,及时提供复电和安全检查等服务。本周起春运即将启动,该公司协助全市机场、车站等交通运输部门完成一轮用户自管电力设备的巡视,做好双电源、备用电源的启动准备,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居民们更平稳顺利返乡。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通讯员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