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淳化年间,山西府林德镇平遥村有个樵夫,名叫孙老二,他年近花甲之年,因为家贫,人又老实,一直未娶妻。孙老二勤劳善良,他每天早出晚归,到山里砍柴,再将柴拿到镇上去卖,攒了一点积蓄。

见村里有些农夫靠种田收割庄稼,挣的钱也不少,孙老二觉得砍柴不如去耕田,就想拿着积蓄去集市上买头黄牛,这样还能多挣些钱。

于是,孙老二就来到集市,集市里煕煕攘攘,大老远地就听见有人在吆喝:“这是一头好牛啊,大家快来买啊!”

孙老二往前方一看,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站在马路边,手里牵着一头膘肥体壮的黄牛,只见那黄牛毛色金黄,长着一对弯弯的犄角,眼睛水汪汪地仿佛会说话。

孙老二一见黄牛,心里很喜欢,便问大汉价格,彪形大汉轻蔑地看了孙老二一眼,说道:“你这老头买得起吗?这牛是上等的好牛,要30两银子!”

“30两?!要这么多!”孙老二心里很犹豫,但一想起买了牛也许可以摆脱目前贫困的生活,咬咬牙,又折回家,用锄头把院子里大槐树下刨出一个坛子,原来坛子里都装着他积存的碎银,数一数,正好有30几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把积蓄都交给了彪形大汉,如愿牵回了黄牛。这黄牛干活很卖力,犁起田来也又快又好,成为了孙老二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这日,孙老二想给黄牛吃顿好的,于是带着它来到南山坡上,那里的青草又绿又嫰,正好可以让黄牛饱餐一顿。

黄牛慢悠悠地走在草坡上,悠哉悠哉地嚼食着青草,突然,黄牛停止了动作,哞哞大叫了几声,把孙老二吓了一大跳。

孙老二赶紧走了过来,这一看不打紧,竟把自己吓了一大跳。原来,黄牛站在一个坟堆旁,围着坟堆打转转,孙老二站近一看,只见墓碑上写着“余大山”三个大字,他心里感到很纳闷,这余大山是谁啊?

正想着,黄牛突然打了一个冷战,倒退了几步,不停地叫唤了起来。孙老二见状,觉得这坟堆挺邪门,赶紧牵着黄牛离开了此地。

可是,没过多久,孙老二就发现了一桩怪事。这黄牛不知从何时开始,一到半夜,竟悄悄地溜出了家门,往村头的秋风庵钻了进去。

这秋风庵是个什么地方?原来,早在唐朝年间,平遥村经常受到巨蛇的侵袭,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有村民还在晚上见到有一条三丈余长的青鳞巨蟒,突然窜到一户村民的猪圈里,一口气就生吞了十余头大肥猪,后来甚至还开始生吞起了小孩,平遥村一到晚上就个个紧闭门窗,足不出户,有些村民实在无法忍受,索性卷铺盖走人,纷纷逃到外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日,村里来了一个化缘的尼姑,自号秋风居士,她对村长说自己能降妖除魔,保护村庄。一晚,秋风居士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八岁的女童,蹦蹦跳跳地走在乡村道路上。

这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一团黑影笼罩整个村庄,瞬间电闪雷鸣,从黑影里探出一个巨大的蛇头,那蛇妖一个俯冲下来,恶狠狠地朝女童扑了过去。

岂料,那女童不慌不忙,从衣袖里掏出了一只闪闪发光的金镖,猛地朝蛇妖一掷,金镖迅速穿过蛇头,青鳞巨蟒惨叫一声,瘫软在地,不消一炷香的功夫,蛇身化为了灰烬。

邪妖已除,女童又变回秋风居士本尊的模样,村民们对她的大恩大德感激涕零,要她留在村里,奈何秋风居士云游四方,四海为家,从此,村民为了纪念她的恩情,就在村里建造了一座尼姑庵,供上她的塑像,取名为“秋风庵”。

这秋风庵历经多年风吹日晒,年久失修,一直到了宋朝淳化年间,已是破败不堪。不过,近年,村里来了一个尼姑,这尼姑沿街化缘,个子高挑,面慈目善,长得也挺俊俏。

她见秋风庵无人居住,便打扫整理一番,简单进行修缮,便住了下来。

有村民打听尼姑的来历,得知那尼姑法号慧风,因为战乱的缘故,跟随着逃难的队伍来到了平遥村。

自从慧风入住秋风庵后,庵里的善男信女也渐渐多了起来,香火也越来越旺盛。不过,慧风刚来的时候,面容气色都还不错,可是,后来人却渐渐憔悴不堪,气色越来越差。有次,孙老二去庵里烧香时,发现她走路竟一瘸一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过多久,孙老二还发现了一件怪事,他买的这头黄牛不知从何时开始,一到半夜,就悄悄地溜出家门,往秋风庵里钻。

一天晚上,孙老二正准备上床睡觉,突然听见黄牛“哞哞”叫了几声,他赶紧穿上衣服,跟在黄牛的背后,他想看看黄牛到底做了些什么,结果这一看,可把他吓得不轻。

只见黄牛走进院中后,发出一阵轻微的嘶鸣,神奇的是,秋风庵的尼姑慧风在听到动静后,竟然走了出来,并直接跪在了黄牛的面前。下一秒,黄牛竟双脚站立,身体逐渐缩小,变成了一个人,而在月光的照耀下,躲在墙后的孙老二终于看清了那人的样貌,是一个身材瘦削,长得倒还眉清目秀的年轻男子。

孙老二吓得浑身发抖,差点要喊出声来,只见那个年轻男子训斥了慧风一顿,让其来到一棵大树下,然后将慧风绑在树上,一边用皮鞭使劲抽打,一边说道:“你这个毒妇,罪不可赦!”

孙老二这时才明白,为何慧风会面容憔悴,日益消瘦,原来是被这个年轻男人的鬼魂给折磨了。

想到慧风年纪轻轻,还要忍受这样的折磨,孙老二心里七上八下,觉得鬼魂作祟实在可恶,于是偷偷地从秋风庵里溜了出去,直奔村子西面山下的道观而去。

刚推开道观的门,孙老二便看到一个白须道长正在观内打坐,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了道长,道长捊了捊胡须,说道:“此男鬼可能是怨念极深,所以阴魂不散,逃避鬼差的追捕,来找慧风寻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罢,白须道长和孙老二赶往秋风庵,此时,男鬼根本来不及逃跑,白须道人从长袖里取出了一根锁鬼索,只见他将锁鬼索往男鬼身上抛去,一道金光闪过,男鬼被牢牢地捆住,动弹不得。

男鬼大声朝白须道人喊道:“她才是真正的恶人,要抓的是她,不是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男鬼道出了一切真相。

原来,男鬼的名字叫余大山,正是孙老二牵着黄牛路过的坟堆所埋之鬼,余大山生前是一个瓦匠,勤劳能干,敦厚木讷,他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为妻。那女子名叫谢婵娟,平日里打扮得花枝招展,到处闲逛,不爱做事。

余大山有一个同乡,名叫段无沟,是个布商,长得一表人才,仪表堂堂,而且能说会道,非常有女人缘。

段无沟与余大山从小就是发小,长大后两人的关系也非同一般,还是拜把子兄弟。段无沟经常到余家作客,把酒言欢,畅快淋离。

这日,余大山到邻镇一个大户家里修屋顶,当他修完后,返家时已是夜幕降临。他喊了一声妻子的名字,只听见卧室里传来谢婵娟的声音:“相公,你终于回家了,你过来,我给你炖了一碗银耳莲子羹!”

余大山一听,暖意融融,他心想平日妻子都不爱干活,喜欢串门,怎么今天这般贤惠,还为他煮羹。

这时,他还闻到屋里有一股异香,但不是羹的香味,好像是一种香料的气味。余大山接过羹,仰脖一口气喝完,没多久,他便感觉自己欲火难耐,见娇妻媚眼如丝,秋波流转,随即宽衣解带,一番激吻,共赴巫山云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日,余大山突感身体不适,头晕脑胀,不消片刻功夫,竟七窍流血而亡。这时,从床底下钻出了一个男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段无沟。

只见段无沟笑着对谢婵娟说道:“美人,我们的计划天衣无缝,只要他死了,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娶你为妻。”

谢婵娟娇笑道:“段郎,这迷情散与迷幻香合在一起,就能成为杀人于无形的毒药,即使是仵作来验尸,也不能验出他身中的是剧毒。”

次日,谢婵娟在家中伏着尸体放声大哭,街坊邻居闻声赶到余大山的家中。只见谢婵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大山,你得此重病,怎么就这样忍心抛我而去,你好狠心啊!”

哭了个天昏地暗之后,谢婵娟从街上买来棺材,又要街坊邻居帮忙将余大山草草安葬。没过多久,段无沟就将谢婵娟迎娶过门。

谢婵娟以为自己会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谁知段无沟是个见异思迁之徒,他又遇到一个比谢婵娟更年轻漂亮的女子,从此夜不归宿,谢婵娟妒意顿生,经常与段无沟发生争吵,最后段无沟一气之下,一纸休书将谢婵娟给休了。

谢婵娟后悔自己有眼无珠,又愧对丈夫,索性削发为尼,来到了秋风庵,想度过与世无争的余生。谁料,孙老二的黄牛经过余大山的坟堆,余大山的鬼魂怨念不散,钻进了黄牛的身体,于是借黄牛的躯体对谢婵娟实施报复。

谢婵娟知道事情的真相后,羞愧难当,咬舌自尽。白须道长解开了锁鬼索,随即黑白无常从地里冒了出来,将余大山带回地府报道去了。

黄牛也恢复了正常,从此与余大山相依相伴。

(本文作者:锦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