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霉病又被称为肤霉病、长毛病和白毛病。是一种由水霉菌所导致的真菌性疾病。水霉病是由真菌引发的一种疾病,容易在多种水生动物体内生长,在我国南方,水莓病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在淡水养殖产业中,最为常见的是水霉素与棉霉素。水霉与棉霉的菌丝都是具有横隔的多核体,主要分为内菌丝与外菌丝内菌丝会附着在动物的皮肤,具有众多的分支,有的内菌丝会深入动物的肌肉组织中。外菌丝存在于动物的体表之外,可以使用肉眼观测到白色的棉絮状物品,因此水霉病又被称为白毛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水霉病的主要症状

鱼类在感染水霉病时,一般霉菌会从鱼类的伤口处进入,伴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内菌丝逐渐深人到鱼类的肌肉之内,不断的吸收鱼体中的营养。外菌丝为白色的棉毛状物体,细菌发生继发感染时会出现出血皮肤腐烂等状况,也会出现渗透压失调与蛋白物渗出,最终导致鱼类的大面积死亡。

  2、导致水霉病暴发的主要因素

水霉病暴发的关键因素是温度。水霉病菌在不同的温度下都能够进行生长,水霉病在晚冬与早春季节较为多发,当水温低于20℃时容易产生病菌,适合病菌的繁殖温度为10~15℃,细菌28℃时会受到抑制。

水体的pH值也会对水霉病的发生产生影响,当水体的pH值达到7.2时最适宜水霉抱子生长,水霉抱子的繁殖也最为旺盛,在水体的节pH值在6.0与8.0之间,一般会形成细菌,但是抱子的形成能力较弱,当pH值到达4.5与5.5时可完抑制水的生长。

水体的盐度也会对水霉病暴发产生影响。水霉菌对盐度有着敏感的反应。水质情况恶劣,水中的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容易导致水霉病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水霉病的致病机理

鱼或虾等水产动物的体表受到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或受到奇生虫与细菌感染鱼体表面损伤时,水霉菌的抱子就会游动并侵入动物的伤口,持续的吸收皮肤组织内的营养物质,进行迅速的生长。菌丝会缠绕粘附在伤口的组织细胞中,导致组织细胞逐渐坏死。鱼体上附着的水霉菌会导致鱼体的负担过重,从而影响鱼体的运动与食欲,最后导致鱼体的营养不良,最终死亡。水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能够逐渐的分解鱼体的组织,伴随着水霉菌的不断生长,患病鱼身体各处会逐渐府烂,继而引发细菌感染。水霉病传播速度极快,在寄生体受感染死后不久就会进行繁殖。水霉细菌具有腐生性,能够对水产动物进行继发性感染。

  4、水霉病暴发的原因

受到捕鱼、运输与注射疫苗的操作不当,会导致鱼皮产生损伤,鱼体上产生伤口,会为水霉素等真菌提供感染的机会。鱼类会产生应激反应,摄取的食量不足,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会降低自身的免疫力,为水莓菌的人侵提供机会。早春时节温度较低,藻类与水体中的益生菌繁殖较慢,水体内的有机质较多,会为水霉菌的生长提供条件。水霉菌繁殖过盛的季节,如果没有及时的使用杀菌药品对水体进行消毒会导致水体内霉菌的含量较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防治水霉病的措施

在释放鱼苗前,要将池塘进行充分的消毒,彻底的对池塘进行清洁。在池塘加水之后,使用能够杀灭真菌的消毒药剂,对池塘进行整体性的消毒。在晚秋时节或者冬季之前做好杀虫工作减少寄生虫导致的鱼体表面受伤。在捕鱼时要尽量避免鱼体受到直接的伤害,鱼体表面的伤口是霉菌感染的直接条件。在放苗时使用安全的药物来浸泡鱼体,进行鱼体消毒。在水霉病的多发季节要经常使用能够杀灭真菌的药物,对水体进行消毒。适当的肥水,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减少水体中霉菌抱子的含量。在水霉病多发时期及时的使用杀菌药物,预防鱼类感染水霉病。在多发季节要使用加量的药物,每天连续消毒两次左右。

诊断水霉病时,可以使用显微镜来确认鱼体是否感染水窃细胞,鱼体一旦感染水霉细胞。要在早期取下病变组织,通过显微镜观察,如果可见白色的菌丝在此时治疗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防治水霉病的主要药物

水杨酸义名硫酸盐,化学名称为邻释基苯甲酸。水杨酸能够有效的防治水霉病,药物机理是:当鱼体感染水霉菌时,水杨酸能够将病变部位的角质层逐渐软化,直到角质层脱落同时也能够将菌丝脱落。水杨酸并不能及时的消灭真菌,也不能对真菌的繁殖进行抑制,所以直接使用水杨酸消灭真菌的效果并不明显,水杨酸只有在发生水霉病可以肉眼看到菌丝时才能产生防治效果。水杨酸需要与其他的药物进行配合使用,才能达到穿透杀死真菌的效果。杨酸类的药物配合抗真菌类的药物使用效果更为明显。

硫醚沙星,复合内烯基二硫醚溶液,是以合成大蒜系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制剂。使用硫醛沙星进行水莓病防治的药物机理是:硫醚沙星能够抑制部分真菌的生长,大蒜素提取液中的成分能够抑制蛋白酶的生长,细胞壁酶能够抑制病菌进行蛋白质与RNA 的合成,从而抑制病菌的持续繁殖,但是不能直接的杀死真菌,所以使用硫醚沙星能够对水霉病进行预防与缓解。当鱼体出现肉眼可见的菌丝时,使用硫醚沙星可以对真菌的生长进行抑制,使其不再增加真菌。沙星具有渗透作用,使用时配合杀菌类药品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水霉病防治的注意事项

防治水霉病要选对药物,水霉病的预防与治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水霉病的预防阶段,可以使用硫醚沙星进行抑菌,在治疗时要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品,正确的进行药物联合,在治疗时可以使用水杨酸配合消灭真菌的药品,加速真菌的脱落。防治水霉病的关键在于将水霉菌消灭在水体中,水霉菌一旦感染鱼体深部的肌肉就难以进行治疗,鱼类的健康体质非常重要。在早春时为鱼群进行保健增加鱼体的抵抗力,减少真菌感染鱼体的机会。水环境也同样重要,调节好水质能够减少水体中细菌的滋生,从而避免鱼体受到寄生虫的伤害。

本文由旭牧通鱼水霉病防治网:www.xumutong.vip,编辑发布,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