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居必择其邻,交必择其友,损友敬而远,益友敬而亲”,这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一句智慧之言。人虽然是单独的个体,但生活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做一个独来独往、单打独斗的人,我们要融入世界,就必须要交朋结友,但朋友,有损友,也有益友,所以古人说“交必择其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样选择性地交到良师益友?俗话说“朋友五不交,交了家不旺”,有五种人不可交往,他们不但是损友,而且还会影响你的家运!咱们通过孔子的一个故事,来聊一聊哪五种人不可交!

话说孔子在52岁那年,当上了鲁国的大司寇,辅佐鲁王行使司法权,上任第七日,他就下令诛杀鲁国的公知人物“少正卯”。少正卯在当时,是一位和孔子不相上下的大名人,经常发表一些特立独行的思想见解,还和孔子一样开办私学,抢了很多孔门弟子。所以孔子杀少正卯这件事,引发了很大舆论谴责,认为孔子是公报私仇,打压异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子贡也去质问孔子,问他为什么要杀少正卯。孔子回答: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一身兼有“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的五种恶劣品性,有惑众造反的能力,这种人如果不杀掉,一定会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所以不得不杀。那么在这里,咱们不讨论孔子杀少正卯是否正确,只来谈一谈孔子所说的五种该杀之人。

第一种是“心达而险”。

心达而险,就是说一个人对是非黑白都清清楚楚,但内心却极其险恶。比如看到一件事情,别人在犯错误,他明知这样做不对,却装作不知道,甚至还怂恿别人去犯错,眼睁睁看着别人倒霉,这种人,就叫心达而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个例子,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有个弟弟,叫共叔段。共叔段很不安分,总想干掉哥哥,自己来做一国之主。很多大臣看到之后,就向郑庄公进谏,说您得管管您弟弟,不然迟早要出大事儿。郑庄公心里很清楚,却装做毫不在意,既不提醒弟弟,也不对他进行约束,让共叔段觉得自己这个哥哥真的是个没用的人。

于是共叔段很快公然造反,但没想郑庄公早有准备,就等着造反,这样他才有光明正大杀掉弟弟的理由。为什么史书上对郑庄公的评价很差,就因为他是一个“心达而险”的人,对自己的亲弟弟,都如此险恶!所以,如果咱们身边的朋友是“心达而险”的人,你想一想该有多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种是“行辟而坚”。

一个人的行为怪异,特立独行,而且所作所为都是错的,对别人的劝告或者教育充耳不闻,依旧坚持一错到底,特别固执,这就叫“行辟而坚”。这种人的危害在哪呢?关键在于他错得特别坚定,和他交往久了,就会产生一种认知上的错觉,被他带偏,形成同样知错不改的固执与狭隘。

第三种叫“言伪而辩”。

这种人才口非常好,而且很擅长忽悠别人,错得能说成对的,黑的能说成白的,明知道他说的错误,但你就是说不过他,有时候甚至还会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久而久之,就会被他灌输错误的思想。其实在网络时代,有很多所谓的公知人物,就属于这种“言伪而辩”的人,独立思考能力稍微差点的人,就很容易连正确的三观都会被他带到沟里。第四种是“记丑而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有这样一种人,专门盯着社会的阴暗面,成天散播负面的消息,而且他知道的东西还特别多。看上去是批判黑暗,实际上却是故意煽动社会的不满情绪,和他接触久了以后,哪怕衣食无忧,过得很幸福的人,也会觉得这个世界全是罪恶与黑暗。

就像读一本书,书中有美好,也有瑕疵,记丑而博的人,不看美好,只看丑恶,而且他就专挑丑恶的东西和人较劲,然后全面否定这本书的价值。这种人非常可怕,一个幸福指数很高的人,都可以被他三言两语就搞得很抑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五种是“顺非而泽”。

这种人顺从错误的方向,不仅不纠正,反而推波助澜心安理得。比如领导身边的小人就是这样,明知道领导在犯错误,他还一个劲地拍马屁说您干得好干的对!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迟早会被他坑到欲哭无泪,因为你犯错误没人提醒,反而会因为他的鼓励和夸赞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说“朋友五不交,交了家不旺”,要是交了以上这五种朋友,那可真是倒霉到家,一定要警惕并反省,一旦发现自己身边有这样人存在,记得一定要趁早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