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2月,江西宁都爆发一场震惊全国的起义,1.7万名国民党官兵全体倒戈,起义加入红军。

王秉璋也是这次起义中的一员,他的职位并不高,只是一名传令兵。

经过十余年的革命战争,王秉璋屡建奇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后,王秉璋身居要职,担任过空军第一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憾的是,王秉璋一度被撤职,死后遗体存放12年才下葬,这是为什么呢?

从传令兵到高级将领

王秉璋的经历相当丰富,15岁进入西北军无线电学校学习,成为冯玉祥重点培养的战士之一。

一年后,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兵败,残部被蒋介石收编,无线电学校也被改编为26路军通信营,后又改为“学兵连”。

1931年初,蒋介石将26路军调到江西,参与“围剿”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那时候或许没有想到,不久就为这个决定懊悔不已,本想消灭红军,,没想到此举却是给红军送去了兵力和枪支。

同年9月18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日寇开始公然入侵中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热潮,这为26路军后来的起义埋下了伏笔。

26路军的战士们,大多都疲倦于自己人打自己人,纷纷上表请求北上抗日,可他们的请求却遭到了忽视或无情拒绝。

战士们越想越气愤,有了起义的念头,起义前,赵博生、董振堂和季振同26路的高级将领们,经常跑到江西宁都城外的一个小山头上密谈,王秉璋作为董振堂的贴身卫士兼传令兵,一直给他们望风和警戒。

12月14日,基本敲定方案后,赵博生、董振堂、赵博生、黄中岳等人正式宣布起义,率领1.7万国民党官兵投入到红军的怀抱。

起义部队很快就被改编为红五军团,王秉璋得到了提拔,成了军团通讯大队的大队长。

1934年10月,王秉璋进一步得到提拔,被调到军团司令部去担任教育科代科长,之后参加长征。

抗战时期,王秉璋先后担任115师司令部参谋处长、湖西军分区司令员、豫东指挥部司令员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王秉璋突出的能力,得到了林总的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林总想要带王秉璋一起到东北去,可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否则他会建立更多的功业。

王秉璋从一个传令兵,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我军的高级将领,不得不说非常励志。

建国后,王秉璋颇受重用,可因为牵扯到一件事,影响了他后续的发展。

遗体存放12年下葬

1949年11月,中央组建空军部队,王秉璋深受重视,被调过去担任参谋长,成了新中国空军的创建者之一。

1953年2月,王秉璋得到提拔,成为空军的第1副司令员。两年后,国家举行授衔仪式,王秉璋获得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中央给王秉璋派发一个事关国家命运的重要任务,到第五研究院去担任副院长,领导原子弹等核武器的研究。

到任后,王秉璋马上将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来,与刘有光、钱学森等人密切互动与合作,为原子弹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4年11月,第五研究院被撤销,导弹工业部成立,王秉璋被任命为首任部长,继续领导发展核生产的同时,领导航天事业的发展。

在王秉璋和一众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航天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1颗卫星。

王秉璋的成就越来越多,可因为一件事的出现,让他从此跌落下来。

1971年9月,“东风5号”低弹道导弹试飞成功,王秉璋与一众科学家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3日,“九一三”事件爆发,不少人遭受牵连,王秉璋因为之前和林帅往来甚多,因此也被牵扯了进去。

王秉璋被隔离审查,解除一切职务,直到10年之后,终于重获自由,开始新的人生。可是,有关王秉璋的历史问题,一直都没有一个定论,他还背负着各种嫌疑。

这个嫌疑,让王秉璋一背就是20多年,直到2005年离世,对他的问题还没有盖棺定论。王秉璋病逝后,遗体被冷冻起来,直到2017年才安葬,中间足足隔了12年之久。

与此同时,中央肯定了王秉璋过去的功劳,恢复了他老红军和老党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