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人在问网线和跳线的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很多家庭用户的眼里似乎说不清网线跳线之间的具体区别,甚至有人觉得“跳线就是短的网线”,那么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并不像很多普通用户所认知的,这里有点反常识,网线和跳线是两个不同概念,它们在网络和通信领域中有着不同的用途和定义。

通常我们所指的“网线”是一个很泛泛的概念,但在做系统集成和综合布线的时候特指长距离使用的网络电缆,通常是在配线架和墙面模块之间的那一截很长很长的电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即便是“网线”,在部署和选择的时候还会有CM、CMR和CMX的区分。这个一会简单的说一下。

而大家经常说的“网线”,如果比较正规的叫法叫做“跳线”,是指在配线架或者墙面插座到设备的一截网络线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跳线”实际上仅仅是很短的一截。这里看起来就和普遍的理解“跳线就是短的网线”有那么一点不谋而合了。但这只是表面的表现。

在我们做综合布线的项目的时候,一般会以一个楼作为一个单位来进行设计,如果大型的项目甚至会扩展到一个大型的园区。为了说明网线和跳线的区别,咱们今天就从一个小的楼来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企业级的综合布线项目会单独设计出一个机房来进行外界网络数据到楼宇中的接入,通常,这个机房也包含了楼内重要的数据处理功能,一系列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都会放在这间机房内。你可以把这个机房想象为自己家的弱电箱或者机柜。

如果从这间机房把网络线路引出去,让网络布满整个建筑物。这时候,我们会发现在线路路径上有两个不同的方向。第一个就是一个楼层之间水平部署,满足某一楼层网络需求的电缆;第二个就是穿越楼板将网络送到各个不同楼层的网络线路。

通常,一个正确的做法是将机房中的网络线缆送到建筑物的竖井中。在每一层的设备间再通过交换机将每层的网络送到各个不同房间内。

所以从走向上来区分,楼层内的电缆叫做水平布线电缆,楼层之间的叫做垂直电缆。

通常,在楼层内的水平电缆就会采用相对普通的网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网线一般在电缆护套上都会有一个CM标记,这是网线的另一个类型标识。CM——Communication Multipurpose(通讯多用途)是基础的可以埋在墙内的电缆,可以走线管路径也可以走桥架路径,在多条网线走同一条路径的时候可以进行捆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捆绑布线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大堆的网线被束缚在一个极小的区域内,这时候就不仅仅需要考虑网线的传输性能还得考虑网线的安全性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很多的网线上你会看到另外一个标识——LSZH,这是低烟零卤素(Low Smoke Zero Halogen),“低烟”是指在电缆外皮燃烧或高热的时候冒烟比较少,在火灾发生的时候不会因为这么一大束电缆冒出的浓浓黑烟降低室内能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的低烟测试就是看在3X3米立方体空间内线缆燃烧后能见度的变化,如果能见度能保持60%以上就被称之为具有低烟特性了。

零卤是指在外皮材料中不含卤素,在高温或燃烧的时候不会产生氯化氢或者氟化氢等腐蚀性气体。

这两个特性都是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尽最大可能性保证人员安全的必要规范措施。并不要求电缆一定要阻燃。

而垂直布线的电缆通常就有更严格的要求了,首先是要求阻燃的,例如iN前几天做网线用过的那根康普超七类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LSFRZH,增加了flame retardant特性,就是不易燃。这就基本保证了楼宇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一大束垂直电缆并不会把火焰引入其他楼层。

其次,水平电缆往往是有更好的铺设支撑特性,而垂直电缆往往是悬挂于建筑物的竖井中,这时就对电缆本身的抗拉伸特性有了要求,

同时,大部分综合布线方案中,由于每层都有自己的交换机对数据进行分流,因此平均到每根线来看垂直电缆往往会有比水平电缆更高的数据承载需求。

基于这几点,更高性能的垂直电缆也就被单独分类了,叫做CMR(Communication Multipurpose Ris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一个园区级别的综合布线项目往往还牵扯到了建筑物和建筑物之间的网络线路铺设。这一段电缆往往可能暴露在外界环境中,风吹日晒、雨浇雪盖、气温变化……就不像是室内电缆有这么好的使用环境了,于是就还有一套基于室外使用的电缆类型叫做“CMX”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适用于不同环境CMX还会有点具体细分,但要注意的一点是这类电缆最好别在室内用,为了对应恶劣环境,电缆不得不加了卤素、硫化物等添加剂,如果在室内烧起来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那么……跳线呢?

首先,跳线在生产的时候其实就和网线不一样。跳线(Patch Cable或 Patch Cord)是用来接墙面插座到设备或者配线架到设备的一截短网线。通常是这样使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配线架的网络接口直接接入到设备中,或者是由墙面的网络面板接入到你的计算机中。这两个场景实际上跳线并不长。

如果看一个网络信道的示意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会发现水平布线仅仅占有信道的一个部分,两端再分别接入跳线成为一个网络信道(Channel),两个跳线插座中间的这一段水平电缆叫做永久链路(Permanent link),和“永久”对应的叫做临时链路。

永久链路决定了一个建筑物的基础网络架构,而用跳线搭起来的临时链路决定了你的网络可以做什么。

为了搭建一个基础的永久链路,基本上都会是使用一些“万年牢”的设计,例如线管和桥架,从设计上来说,一旦线路被部署后今后十几二十年都是不会再做更改的,也就没有很多人认为换线的问题了。iN在2001年装修的时候,家里的墙内就埋入了六类线,这个房子的网络至今也没有做任何的网络线路变化,依然没有任何问题。

永久链路的接法一般会用到模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模块的制作成功率远大于RJ45插头,而且是用夹片夹住网线导体,也比网线水晶头的接触更好,又有利于保证网线的阻抗一致性。

同时,网络模块被装入墙面插座或配线架后就基本上静止不动了,网线由于扭曲所带来的应力会渐渐均衡化。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这段线路就不会受到外部影响一直稳定的工作。

而对于跳线来说,虽然也有很长的网络跳线在销售中,但是跳线的主要使用长度基本上就是2-5米。通常跳线的使用和永久链路中的网线在环境上是不同的。相对于永久链路中的网线,跳线往往在开放环境下使用。例如从墙面到桌面上的笔记本电脑上的网络接口。在这种环境下跳线被触动的概率就要比封闭环境更大。同时,相对于封闭环境,开放的空间并不一定意味着空间宽裕,很多跳线要穿过很狭窄的空间。就因为有这样的环境,跳线本身要求要比普通网线更加柔软和细小。制作这些跳线的线缆通常会使用24AWG以下的线径,或者使用更加柔软的多股铜丝。如果是正规的线厂制作跳线的时候,大概率的会使用专门的跳线电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类电缆一般在线标上都会写着Patch Cable或者Patch Cord,而不像网线一样写着CM或者CMR等标记。

简单去理解这件事实际上就很简单了,当一条网线被用作永久链路的时候考虑的是性能和安全性,在更多情况下都会有相对稳定的使用环境,并且对空间的需求并不大。因此网线是可以做得性能更高,而且成本更低;但是对于使用环境更加复杂就要对网线的设计作出各种方面的妥协和加强。实际上跳线的整体性能要远弱于网线。在IEEE或者TIA的规范中一条100米的信道中永久链路长度可以达到90米,而跳线却仅仅只有10米,不仅仅是要从成本上考虑而且也是从跳线羸弱的性能对整个信道的影响来考虑的。

而现在很多人用超长的跳线来承载自己的家庭网络本身的做法实际上是欠妥的。至于自己用网线做成跳线其实也不是明智的选择。网线过硬没有通过性的缺点被这种方法即成了,而跳线机制接头的优势又被这种方法舍弃掉……就有点自作聪明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