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科的都知道背诵的基础性作用,要通过背诵一些基本知识点获得好的发展。没有背诵,基本上就没有文科的好成绩。除了好成绩,文科的扩展性非常强,可以搞研究,写作,甚至可以通过写作的一切基本常识分析文本,分析社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习诗词和文言文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背诵,背过之后,会终生难忘。尤其是小孩子,意识还是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什么就是什么。在上面写诗词文言文,就会呈现诗词和文言文,写别的就是别的。古人非常重视背诵的作用,在孩子小时候就要灌输一些浅显的诗词和文言文,随着年龄增长,灌输的诗词和文言文难度逐渐增大,孩子接受起来并不会很难,慢慢地竟然把“四书五经”全都背过了,甚至连注释和翻译都倒背如流。只要科举考试中出现一句“四书五经”中的话,考生就能以此作为主题,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要是没有童子功背诵的功夫,恐怕写不出好文章来。

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中写道:“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在舌头上滚将下来,带着一点强调,在儿童时却是一件乐事。我现在所记得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所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读书并不是简单地读,而是要写作,其中背诵是基本功。巴金承认曾经背过《古文观止》中的两百多篇文章,算是一种写作的基础。比起古代书生们下的功夫,巴金背诵的东西少多了。古代书生们下的背诵功夫非常厉害,“头悬梁,锥刺股。”除了读死书,就是死读书,最终还是要做文章,在做文章的过程中获得提升。主要还是为了写文章做官,一旦做了官,就不热衷于写文章了。当然,也有一些文学家喜欢舞文弄墨,喜欢“立言”,传诸后世。他们做官之后,可以看到更多的图书,背诵更多的文章。看的越多,见识越广;背的越多,基础就越牢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诵并非轻闲的功夫,刚开始的时候比较苦痛,而国人向来不喜欢用快乐教学法,而是要用灌输法,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就要他来背诵,背过了就算是成功,背不过就算是失败。背诵就等于练好了基本功,毕竟写作的时候,还是要在记忆中搜寻背过的东西,甚至背过的东西会自动排列组合,自动联系在一起,产生很多创造力。背诵的东西越多,积攒的东西就越多,产生的联系也就越多,创造力也就越大。毕竟,人脑的存储容量非常大,甚至是惊人的。搜索速度也是惊人的,可以在瞬间完成存储和搜索,让很多知识浮现出来,产生很多灵感。当人们记忆很多东西的时候,会变得胸有成竹,也会出口成章。刚开始背诵的时候确实比较艰难,如果经常背诵,记住很多东西,就会越来越聪明,甚至过目不忘。

当然,并非真的看到什么就一字不落的全都记下来,而是记住大概内容,就算是自己的了。也就是说,很多知识进入人的意识之后,会产生催化作用。背诵就是积攒基本材料的时候,也是产生学问基础的功夫。背诵过的东西可以深藏在意识深处,看似没有完全记住,但已经记住了,叫做“过我眼者即我有”。等用到的时候,就算是条件成熟了,激发出来,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作家们的灵感大多来自以前读过的书,看过的人和风景,经历过的事情,倘若没有这些积累,基本上写不出好的作品。而背过的书,读过的书都会成为创作素材,也都会成为灵感爆发的策源地。

人们都回忆一下,会想起小时候背过的诗词、文言文,甚至会记忆一辈子,也会成为永恒的经典。人们小时候就接受了背诵的教育方式,不管是背诵诗词、文言文,还是背诵政治书、历史书上的知识,都是一种积累,也都是一种随时起作用的东西。不过,这些知识并非那么可靠,大多经过了一些改变,使之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而不是随随便便传播的。于是,人们深受背诵方式的影响,也深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常背诵的人会训练超强的记忆力,甚至看到好词句就要背诵,以求对自己形成良性的影响。不过,背诵多了似乎会适得其反,会产生很多杂七杂八的乱思绪,不好掌控。其实,从选择背诵的一刻起,就已经出现了意识偏差,只能在不断背诵的过程中修正这些偏差,变得的丰富起来,变得完善起来,但也很可能陷入更大的偏执之中。背诵算是一种往意识中刻下印痕的行为,虽然深刻,起到基础性作用,但人们一定要看清背诵的东西,看到其片面性和局限性。要是从小被灌输,就没办法了,只能任由背诵的东西起作用,即便后来有了自主意识,有了判断力,也不一定能纠正这种刻在记忆中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