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卫健委发文,就“支持社会办专科医院健康有序发展”专门进行了“规划部署”,这对社会办医来讲既是一次重要的机遇,也是一个重大挑战。

作者|徐毓才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随着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与均衡布局和医保严管的持续高压,本来就存在先天不足的社会办医更是风雨飘摇,近年来,不少民营医院关闭破产,其中一个最大的“短板”就是社会办医自身“专科”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缺乏。因此,讨论社会办医发展机遇实质上就是谈论专科医院发展。

最近,浙江省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专科医院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卫发〔2023〕4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就专科医院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要素保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明确该《指导意见》自2024年1月31日起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指导意见》在全省专科医院建设过程中就“支持社会办专科医院健康有序发展”专门进行了“规划部署”,对于社会办医来讲既是一次重要的机遇,也是一个重大挑战,具体来讲,需要在五个方面予以注意。

一、社会办医发展专科医院的机会来了!

《指导意见》认为,专科医院是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完善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的有力支撑。关于这一点,相信所有社会办医者都很清楚,而且对于社会办医,投资专科、利用专科、发展专科、依靠专科是生存与发展的不二选择。

《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分类发展。按照提升一批、新建一批、转型一批、联盟一批的发展思路,推动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专科医院规范化、差异化发展,促进多元办医主体协同发展。而且对公立医疗体系中“提升一批、新建一批、转型一批、联盟一批”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划部署”,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全省专科医院资源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特色更加鲜明,实现与综合性医院协调发展,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专科医院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数的30%以上,专科医院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的10%以上,让群众获取更加及时、有效、专业的高质量专科医疗服务。根据这一思路,到那时,如果社会办医还不能占据一席之地,恐怕想在专科领域继续布局恐怕就没有多大空间了,因此,笔者认为,留给社会办医发展专科医院的时间应该不多了。

二、被“支持”的三个方面应该是社会办专科医疗的“蓝海”

在支持社会办专科医院健康有序发展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发挥社会力量在专科医疗领域的优势和特点,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具体提出了三方面将给予“支持”,一方面要予以“规范”,一方面将给予“鼓励”。一是支持社会力量在康复、护理、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紧缺领域建设发展,成为区域医疗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支持举办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安宁疗护等独立设置机构。三是支持社会办专科医院连锁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一批行业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广泛认可的医疗集团。

毫无疑问,这三个方面应该是社会办专科医疗未来可以挺近的“蓝海”,第一部分讲的是“紧缺领域”,社会办医可以“成为区域医疗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当好“补充”;第二部分讲的是新型医疗机构,社会办医有优势,可以“捷足先登”;第三部分讲的是“发展方式”,可以实行连锁化、集团化、品牌化发展,走医疗集团路子。

三、小型化、社区化、门诊化是社会办专科医疗的优势

在社会办专科医疗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鼓励”的是,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小型化、社区化、门诊化医疗机构,为群众提供便利可及的医疗服务。允许社会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学科、人才、技术、科研等合作交流。

实际上,这一思路也是非常适合社会办医的一条路径,也是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短板,发展小型化、社区化、门诊化医疗机构,如同“毛细血管”可以将触觉深入到群众之中,而且从投资效益角度也经济划算,也能更好发挥社会办医优势。

四、口腔、医美、皮肤病、精神等专科重点在规范

对于社会办口腔、眼科、骨科、医疗美容、皮肤病、精神等专科医院,《指导意见》提出要规范发展,加快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大家都知道,这么多年来,由于具有比较好的投资价值,这些领域早已经被社会办医所抢先占据,也成为社会办医的主阵地,然而由于早期社会办医本身存在的野蛮生长,管理不规范,常常成为备受社会诟病的地方,投诉比较多,也是社会办医的“污点”,因此,对于这些领域,《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规范发展,加快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规模上必将“限制”其发展。

五、可以做什么,必须把握两个关键

从以上三个方面,《指导意见》已经给社会办医划定了发展路径,尽管只是浙江对于社会办专科医院的“指导”,实质上也是社会办医发展的必然路径,对全国其他地方也有比较强的指导作用。

总体上看,社会办医应该如何生存与健康发展,实际上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个是要做好市场调研,一个是搞清自身资源,也就是知彼知己。

《指导意见》就提出,要坚持需求导向。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哪里缺、哪里建”原则,结合区域疾病谱、人口分布、资源结构、交通状况等因素,谋划实施高质量项目,加大专科医院布局建设力度,加强优质专科医疗资源供给,加快补齐薄弱专科和重点领域的资源短板。

同时还提出要坚持突出特色。强化“高、精、特、新”发展要求,加强专科医院的优势专科学科建设,提升能力,优化服务,助力打造省域医学高峰。坚持提质增效。加强专科医院内涵建设,发挥人才、科技、数字化的支撑作用,推动专科医院集约化、精细化、高质量发展。

而这些,也为社会办专科医院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