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钢琴滑铁卢这件事情引爆了全网,其实我很抗拒谈论这件事,我认为作为音乐教育行业从业者,尽可能的不要去辩解谈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经常和校长朋友们量一个销售的逻辑:千万不要证明你如何。谁证明,谁弱势,话语权就会迅速的从你手里跑掉。

一但去和吃瓜群众争执,就要不断的自证,然后一堆人会攻击你的自证。你又要去解释,要明白就像诬陷一个人一样,诬陷你的人比任何人都知道你的清白,所以,相信你的,始终相信,不相信你的,你活着都是原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任何事情的发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上层建筑就是观点和立场。

以前我们经济差距也比较大,这两年经济情况更是贫富差距过大。艺术的阳春白雪,在一部分人的眼里就成为了装x的作用,自然就成了众矢之的。

经济的差距,所带来的是人和人思想上的差距,你不能苛责一个正在解决生存问题的群体,去理解自我实现的道路。

就像很多家庭对大学的观念也是不一样的:

有人认为孩子考大学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

有人认为孩子考大学是为了去另外一个城市体验生活

有人认为孩子考大学是为了后面的硕博连读做梯子

一群人是没有办法理解另一群人的,对于大多数现在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家庭,学习艺术确实不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所以我们才说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教育,只有筛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目前国内的情况,学习艺术并不能给他一个非常好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对比其他一些专业而言。

所以也才有了鸡娃,才有了文化课的内卷——因为在目前我们所处的社会当中,大多数人还没有完全能够脱离柴米油盐酱醋茶,去追逐诗和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恰恰这也逻辑自证了,我们所说的要转中高端的正确性。因为你没办法去对话这一类不认可这种生活方式价值观的人,他们更不可能对你产生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当下的这条新闻中,其实我们会看出来两种声音,第1种声音反对钢琴教育,第2种声音赞成钢琴教育。大家可以在不同平台里面,看看他们的名称和头像,基本就可以判断出来他们的年龄教育水平,收入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不是说这两者之间有什么高低之分,而是自有差别。

产品设计有三个梯度:

第1梯度满足基本需求使用

第2梯度满足高质量需求

第3梯度满足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很明显做不了前面两类多数人的市场,因为此类客户群体更注重产出,更注重直接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学习音乐不是,学习音乐就像旅游一样,旅游也没有任何的产出,甚至他没有任何的重点,都是体验。那为啥要体验,而不是追逐某一个重点目标呢?

一个人如果只关注重点结果,那么就会忽视了图中的际遇和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拥有爱的能力,本身就需要有爱的土壤。

而爱的土壤,它一定来自于有爱的家庭,有爱的家庭他一定是可以被刻画出来的。

比如父母情绪稳定、经济稳定、有较广泛的知识、较深刻的社会理解等等。他才愿意让孩子去拥抱这种看不见的能力,这种感知力是无法描述的,是属于人类特有的懂得就懂,不懂的多说也无益。

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的前提是:

你不能把花当树,也不能把树当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内容来自吕东和他的校长朋友们树洞群,作者吕东。

想入群的老师可以点击下方图片跳转小程序。

如果您喜欢今天的文章,记得在文末点亮【在看】,并请将琴行经营设为【星标】(因微信公众号改版,避免接收不到推送消息)

加入原力行动计划可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