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人在网上很火,中国鸡娃式教育的鼻祖,20多年前的全民偶像,被无数家长推崇的“别人家的孩子”——哈佛女孩刘亦婷,时隔二十多年再度登上了全网热搜。

原因是因为有媒体发了一篇文章,名为《哈佛女孩刘亦婷成为美国普通中产,这场持续了25年的鸡娃骗局碎了》,这篇文章刻意的将“哈佛女孩”和“普通中产”进行对比,意图通过反差来吸引读者的注意,从而引导出鸡娃教育没用,天才最终也会平庸这样的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届网友可不好忽悠,经过大家的查证,发现这篇文章漏洞百出,核心逻辑根本站不住脚,有大量隐藏的真相被不断挖出,最终媒体只能偷偷摸摸的进行了删文处理。

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因为所谓的天才少女努力学习,最终考上哈佛大学的童话桥段,本身就存在很多猫腻,不信我们来看看刘亦婷的真实经历,看看她当年到底是怎么跑到美国留学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刘亦婷之所以能被哈佛特招,肯定是因为她是万里挑一的超级学霸,但事实的真相却并非如此,根据刘亦婷身边同学的透露,刘亦婷虽然从小成绩很好,但远没有好到全国皆知的地步,当年她没有考SAT,只考了托福,而且成绩也平平无奇,属于勉强能达到哈佛准申线的样子,这样的天份在天才堆里压根就不起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肯定会说了,人家美国人又不是只看成绩,肯定还考察了性格啊特长之类的优点,但不好意思,这些都没有,由于从小极端鸡娃式的教育,刘亦婷的童年非常压抑,一直到她快成年的时候,都没有养成什么兴趣爱好,就这样一个学习机器,不仅谈不上有什么艺术特长,更谈不上有多强的人格魅力。

她之所以能被哈佛特招,主要是因为当时去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在一个美国人家里待过很长一段时间,至于中间发生了什么,外人无从得知,但世人皆知的结果就是,这个美国人给她写了一封推荐信,然后她就被哈佛大学给破格录取了。

而这个美国人是谁呢?他叫拉里·西姆斯,是美国议员,还是当时中美合作组织新上任的领导,主要负责的就是促进中美友好交流,双方挑选一些留学生进行交换学习,而刘亦婷的父母,刚好瞅准了这个时机,让自己的女儿引起了这位美国议员的注意,然后顺理成章的拿到了推荐信,实现了人生逆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言之,刘亦婷之所以能被哈佛录取,并不是她这个人有多么优秀,从小有多努力,而是因为她家里有渠道帮她搞到一封美国议员的推荐信。

可当时的人并不在意这些细节,他们坚持认为刘亦婷的成功全是靠个人努力,以此来给鸡娃教育的合理性背书。

所以当刘亦婷被哈佛录取的消息传出之后,举国震动,新华社亲自发布通稿,大小媒体争相报道,《成都商报》甚至专门给刘亦婷开了四个热线,以方便全国人民向她取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电话还不普及的年代,还有大量的家长给刘亦婷写信,信里的内容大多是这样的:

怎样对五个月大的儿子进行早期教育?

大学生如何快速的学英语?

如何让天资平庸的孩子变成天才?

当时的家长们把刘亦婷当成了救命稻草,他们坚信刘亦婷一定掌握了哈佛女孩的培养秘诀。

可只有当事人清楚,哪里有什么秘诀啊,关键还是要弄到一封哈佛的推荐信,不过这种事他们肯定不会在外面到处说,所以当有人问起的时候,刘亦婷的母亲就真的分享起了自己的育儿经验,分享得多了,慢慢的她就觉得烦了,想着干脆直接出一本书,反正自己本来就是干编辑工作的,写一本书也是轻轻松松的事。

于是一本在中国鼎鼎大名的育儿书籍就这样诞生了,名叫《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对于喜欢鸡娃教育的家长来说,地位等同于圣经,在当年刚出版的时候比全球畅销小说《哈利波特》都火。

刘亦婷的母亲在书中将自己的育娃经验全盘托出,从此拉开了中国家长鸡娃教育的序幕。

不过有人相信就有人质疑,曾经就有家长质疑过这本书内容的真实性,因为按照书中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多半不会是天才,而是个精神病。

不信我挑几条书中的内容给你品一品。

按照刘亦婷母亲的描述,她的女儿之所以能考上哈佛,主要得益于她在几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 饮食方面,从刘亦婷刚出生开始,她就进行科学喂养,每次喝多少母乳要精确到毫升,还要严格按照发育表给她添加辅食,等她长大之后,更是要讲究营养均衡,每顿饭吃多少油脂,吃几片蔬菜,补充多少蛋白质,她都要亲自过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 除了饮食方面,她还关注女儿的精神世界,为了时刻掌握女儿最新的想法,她鼓励女儿每天写日记,然后毫无保留把日记内容给她看,她认为这样就能和女儿保持一样的精神高度。

第三, 当然,更离谱的还是她锻炼意志力的方法,她深知只要是人就会有惰性,会累会分心,为了克服这个弱点,她让女儿手握一块冰,每次坚持十五分钟,以此来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 除了上面这些,作为过来人的她也非常明白,爱情才是阻碍女儿成功的最大障碍,为了预防早恋,她禁止女儿穿花哨的衣服,和异性必须要保持距离,甚至每当她在外面看到流浪的疯子时,她就会语重心长的告诉女儿,看到那个疯子没有,她就是因为早恋才发疯的。听闻此言,刘亦婷吓得花容失色,从此对男女的暧昧之事惊恐万分。

这些特殊的训练方法,就是刘亦婷母亲分享给广大家长们的育儿心经,大多数家长对此都深信不疑,从此开创了鸡娃式育儿这个新派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人都坚信,只要严格遵守刘亦婷母亲的方法,那么考上哈佛,走上人生逆袭就指日可待。

只不过没人告诉这些家长们,考上哈佛最为关键的核心,是先找到一个美国议员,去他家里待上一段时间,然后拿到一封哈佛的推荐信。

这就像市面上广为流传的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一样,人们都知道比尔盖茨是从哈佛辍学,然后创立了微软公司,所以有大量的人在宣扬读书无用论,但人们不知道的是,比尔盖茨的外公是国家银行行长,他的妈妈和IBM的执行总裁共过事,有这些前提条件,他才能一毕业就和著名的IBM公司合作,才能一步步创立微软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些东西,没几个人愿意听。

他们更愿意听的是,穷小子哈佛辍学,白手起家成了世界首富。

他们也更愿意相信,只要努力学习,鸡娃教育几年,自己的孩子就能考上哈佛,走上人生巅峰。

但遗憾的是,这并不是真相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