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9月8日,马云接受《南华早报》访问时表示:将于下周一宣布阿里巴巴的“传承计划”。在此计划实施期间,马云仍将担任阿里董事局主席。

到今天,马云从宣布退休再到“隐退”,已经过去了五年之久,在这五年时间里,阿里巴巴从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乃至最大的电商公司,摇身一变成了急剧争议的公司,市值也较最高点跌去了不止一半。

《阿里巴巴:马云的商业帝国》一书的作者邓肯·克拉克评论马云退休时说:“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是国内民营经济健康程度和远景的一个象征。不管他乐不乐意,他的退休都将被解读为担忧或其他。”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力量,一如既往。

财政部过去曾摘译美国PIIE智库2016年的报告称,当年前11个月,民营企业利润达2.1万亿人民币,而国企利润仅为1.1万亿人民币。而且由于统计口径的关系,民营企业不包含私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那么民营企业的真实利润应该是国企的三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也能够说明这一点。即使在2015年后,国企投资占GDP的比重从大约30%提高到38%,但其资产回报率却从2006年之后一路下跌,到2017年仅有1.9%,远低于私企的9.5%。

国企在占据38%的工业资产占比的同时,它仅解决了14.9%的就业问题。

这些数据,更能够反映今天民营企业的重要性。

而马云,无疑是其中的标志性人物,几乎没有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创办的阿里巴巴曾是国内最大的民营公司,也曾是最大的上市公司,马云本人的演讲曾在机场书店的屏幕上待了许多年,他教人如何创业、如何成功。

马云和阿里一路走来的历史,代表着过去二十年我国经济最有活力的那部分。

而现在,当他“消失”五年后,他似乎更像一位扫地僧,隐居幕后,不再出现在台前。

在去年,马云放弃了对阿里金融科技姊妹公司蚂蚁集团的控制权,他似乎离阿里巴巴越来越远了。

但在私下里,阿里巴巴近年来遭受重创乃至人事巨大变动之时,马云又一直都在和这家公司保持着某种联系,甚至指导着这家公司前进。

2023年5月下旬,马云召集阿里巴巴淘天集团各业务负责人,开了一场小范围内的沟通会,在会上,马云说接下来是淘宝而不是天猫的机会,阿里电商应该“回归淘宝”。

到今年最近几个月里,马云则一直在购买阿里股票,马云的长期商业伙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蔡崇信也是如此。

这是阿里的最新转折,表明马云和蔡崇信都认为阿里巴巴的股票被低估。

蔡崇信在去年第四季度通过其家族投资公司蓝池资本购入了约1.51亿美元的阿里美股,而马云在第四季度则是买入了约5000万美元的阿里港股。

阿里股票的不仅仅是创始人,阿里自己也在买;过去一年,阿里巴巴耗资95亿美元回购,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阿里股价的跌势,但根据wind数据,过去一年,阿里股价仍然下跌10.83%,最大回撤也达到了42.23%。

创始人买阿里股票,这本就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这导致1月23日美股开盘前,阿里股价在业务上没有什么重大利好的情况下大涨6%。

去年阿里经过梦幻般的反复改组,宣布了数个重大决定,又撤回其中的一两个,最终张勇离开、阿里云留在集团,淘天变得更像拼多多,如此来回反复地调整,也耗尽了市场信心。

这次阿里创始人买入自家股票,更像是市场的一剂强心针。

但正如马云宣布退休时的2018年到现在,国内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不仅仅是互联网行业,整个民营经济都经历了一轮巨大的洗牌,对马云来说,“功成身退”可能是最好的安排。

但对阿里来说,它的日子并不好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20年起,蚂蚁集团取消了可能创造人类历史上最大IPO的上市计划,随后阿里被开出一张28亿美元的罚款。

去年,阿里放弃了分拆云计算业务的计划,导致其股票遭到大量抛售。

到最近马云和蔡崇信联手买入自家公司的股票,这让市场再度看到了创始人自身独特魅力的一面。

当然,马云的魅力的确远超许多企业家。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到创立阿里巴巴,他曾被誉为企业家精神的象征人物,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马云退休后并未在阿里或蚂蚁集团担任管理职务,但目前仍是阿里巴巴永久合伙人,现在马云主要专注于慈善事业。

而另一位创始人蔡崇信,这位前企业律师是阿里联合创始人,还是NBA布鲁克林篮网队和WNBA纽约自由人队的老板。

本月,马云和蔡崇信在巴黎观看了一场篮网队比赛,当时的马云坐在蔡崇信夫妇旁边,身上穿戴篮网队的球衣和帽子。

这位曾经的企业家,变成了退休后“闲云野鹤”般的扫地僧式人物。

阿里巴巴不仅是一家公司,作为一个平台型经济,它背后更是千万家彼此相连的中小企业,它们提供商品,阿里则负责提供平台,由此产生交易。

而阿里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民营经济的一些小变化,小趋势。

例如提到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但很多人都没有看到企业自身所承担的成本的高速增长。

曾任北大国发院院长的经济学家周其仁就曾统计过一组数据,显示企业税负增速远高于GDP增速:

“1995-2012年是国内经济最高速增长的这段时间。我们名义上的GDP增长8.6倍、全国工资总额涨了8.8倍,税收涨16.7倍,除税收以外的收入涨了18.8倍。法定一定要交的社保五险一金增长28.7倍,土地出让金则涨了64倍。”

这一数据很容易看到,企业的工资开支和GDP增长基本持平,但税收和社保五险一金的增长大幅加大,尤其是土地出让金的增长也很快,这些都客观上导致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远远大于宏观经济增速。

遇到这几年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之下,企业自身所要面临的成本可能会更大,而企业盈利变少,对企业提出的挑战反而更大。

土地出让金,我们可以理解为企业的房租成本,而社保五险一金,其实就是企业的人力开支成本,为什么企业一遇到经营困难,首先就想着人力优化呢?

答案很简单,一个月入3000的员工,背后算上五险一金等开支,企业无形之中的总成本,远在3000元以上,3000元只是我们看得见的,而看不见的,对企业来说可能才是更大的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场宏观经济变化之下,阿里巴巴作为平台型经济,既能顺应周期,在很大程度上,也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的波及。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今,马云开始买入阿里股票,这大概率也意味着某种信心的回归,对今天的国内民营企业来说,太需要这种信心的回归了。

任何动作和决策背后,都一定是未来的体现。

而未来,最重要的就是信心。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