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许久的谍战剧,或许将在今年迎来一波“触底反弹”。

筹备多年的央视大剧《孤舟》,是张颂文《狂飙》之后的第一部剧,热搜预定的爆款。

《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的导演张黎,也开启谍战“新赛道”,推出《哈尔滨194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还有《暗夜与黎明》《长风破浪》等,看上去都是相当有品相的作品。

谍战剧的沉寂,根本原因还是剧情不给力。

因此不少网友直言:与其想破脑袋搞创新,不如从新中国早期的反特片里取取经。

在类型片稀缺的时代,反特片厮杀却是异常激烈,每年都会有几部佳作问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冰山上的来客》《英雄虎胆》等经典作品,还有《黑三角》《圣·保罗医院之谜》这样的“童年阴影”,都是反特片的代表作。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上世纪10部最好的反特片,先从第10部开始说起。(排名仅代表个人意见)

10、《神秘的旅伴》(1955)

本片的故事发生在云南边境,隐藏其中的果党特务和当地土匪勾结,策划着巨大阴谋。

当地百姓和巡逻队追踪调查,在原始森林中与敌人斗智斗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个如此传奇的故事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当时国内现实状况的反映。

解放初期,国内环境并不稳定,特别是边境地区更是成为果党特务频繁活动的场所。

特殊的时代背景,危机四伏的现实环境,也让《神秘的旅伴》更多了几分真实。

由于经费有限,摄制组无法“举家搬迁”到遥远的云南边境拍摄。

所以片中的原始森林,其实是在长春电影厂的摄影棚里搭的景,在那个年代足够以假乱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凭借《野火春风斗古城》家喻户晓的王晓棠,在片中饰演彝族小姑娘小黎英。

当时王晓棠只有21岁,这是她第一次拍戏,清丽脱俗的气质在片中脱颖而出。

片中还穿插了小黎英和彝族青年朱林生的感情戏,堪称是惊险情节的最佳“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谈爱色变”的年代,插进来这么一段爱情故事可以说相当大胆了。

特别是小黎英和朱林生对唱《缅桂花开十里香》的场面,更是充满浪漫歌舞片的感觉。

09、《黑三角》(1977)

40多年过去,谁还记得《黑三角》中老太太毛骨悚然的眼神?

1977年,电影《黑三角》上映后在全国引发轰动,之后又多次重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以往的反特片相比,《黑三角》给人一种从没有过的新鲜感。

比如把反特片活生生拍出了恐怖片的味道。

影片一开头,三个巨大的黑色三角形扑面而来,渲染着影片的惊悚氛围。

特别是饰演女特务于黄氏的凌元,更是无数观众多年难忘的噩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身为在街上卖冰棍的老太太,和其他潜伏的特务接头,在冰棍上下毒杀人灭口,看似慈祥的外表下其实蛇蝎心肠。

这个情节设计的后劲非常大,“卖冰棍的老太太”一时间成为孩子们避之不及的危险人物,冰棍销售甚至都受到影响。

《黑三角》也开拓了国产片前所未有的“大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跳芭蕾的女孩穿着泳衣走在江边的镜头,让当年的观众看得面红耳赤,也打破了思想的禁区。

尤其是泳装女孩的“领头者”刘佳,17岁的她青春阳光,成为整部影片最吸睛的风景线。

08、《羊城暗哨》(1957)

影片的原型,是50年代轰动全国的“广州第一大案”。

1952年,广州的某公安局接到两封密信,举报有反动分子准备劫持货船,准备到国外“抹黑”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安机关立即展开行动,明察暗访十几天,最终将反动集团一举抓获。

案件本身已经十分曲折,电影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不少扣人心弦的戏码。

比如侦查员潜伏敌人内部,和女特务做假夫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梅姨”,真实身份究竟是何人。

这些谍战元素的情节设计,也被后来很多谍战剧借鉴。

除了剧情上的出彩,片中的角色也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梁明饰演的梅姨,明里是慈眉善目的老管家,暗里却是心机深沉的女特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饰演侦查员的冯喆,穿着西装潇洒帅气的形象,迷倒了万千观众。

2007年,《羊城暗哨》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虽然口碑不错但早已没有了当年电影的影响力。

07、《圣·保罗医院之谜》(1990)

多年之后,很多观众仍然无法忘记电影开头的惊悚一幕。

雨夜,电闪雷鸣,圣保罗医院内一个女护士惊声尖叫,活生生被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午夜停尸房,对面窗中的鬼魂,各种恐怖元素给观众造成极强的“心理伤害”。

就是因为过于恐怖,所以电影在开头亮出“少年儿童,不宜观看”的警示。

影片的出品方,是总走在“吃螃蟹第一线”的峨眉电影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寻求创新突破的年代,峨眉厂制作了很多题材大胆新颖的类型片。

像是尺度惊人的犯罪片《死期临近》,真实事件改编的合拍片《中俄列车大劫案》都是出自峨眉厂。

包括《圣·保罗医院之谜》,在反特片里融合各种恐怖元素,放在今天也是特立独行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片只用了一个月就拍摄完成,40万的投资最后赚到200多万票房,堪称反特片进行商业化尝试的典范。

06、《保密局的枪声》(1979)

在那个年代,看电影是人们最重要的娱乐活动,因此也创造了不少票房奇迹。

保密局的枪声》正是那一时期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均价3毛钱,近2亿的票房,6亿观影人次放到现在更是想也不敢想。

但在上映之前,很多人以为这部电影要“沉”了。

当时彩色片已经开始成为主流,本片却因为彩色胶卷稀缺,不得不采用黑白胶卷拍摄。

但黑白复古风没有影响票房表现,反而让观众全情投入到故事中。

整个故事以“枪声”为引子,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刘啸尘身份遭到怀疑,不得不想尽办法与其周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招拆招,斗智斗狠,敌我的明争暗斗就像一出揣摩不透的无间道,看得人酣畅淋漓。

试映会上,《保密局的枪声》得到在场所有人的掌声,最终影片一刀未剪顺利上映。

其中饰演地下党史秀英的女演员向梅,是导演常彦看电影的时候在观众席偶然发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流行“大气美”的年代,向梅端庄优雅的形象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虽然影片也被吐槽“表演用力过猛”,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是新时期反特片的代表作。

05、《秘密图纸》(1965)

一般来说,反特片的主角往往是英勇智慧的男性英雄。

但《秘密图纸》玩了把不走寻常路,把主角设置成女性侦查员。

女主角石云坚毅沉稳,看似文弱的外表下隐藏着福尔摩斯般的敏锐和果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石云在铁轨前救人,与呼啸而来的火车擦肩而过的一幕,尽显巾帼豪杰的风采。

饰演石云的田华,是由开国大将罗瑞卿钦点。

剧组原本指定了其他女演员,但罗瑞卿看过样片后感觉演员的长相太洋气,不符合角色的设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导演便举荐了田华,朴素沉稳的气质让罗瑞卿立马拍板。

除此之外,几个反派形象都塑造得十分鲜活。

比如饰演女特务23号的师伟,在这之前她曾凭借《林海雪原》中的女战士“小白鸽”被人熟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片中,师伟利用自身形象的反差,把大家闺秀和心机深沉两种特质诠释的形象立体。

时至今日,师伟在钢琴前优雅弹奏的形象,仍萦绕在许多观众心中。

04、《国庆十点钟》(1956)

1950年9月,北京市公安局截获了一封发往日本的密信。

让所有人震惊的是,信上竟然是关于国庆节当天准备“炮击天安门”的惊天阴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安人员顺藤摸瓜,将涉案的海外特务和果党特务拿下,避免了惨剧的发生。

国庆十点钟》正是改编自这一真实案件,隐去了具体的地点和细节,在改编上更突出一个“险”字。

藏有炸弹的定时闹钟,差点坠落悬崖的汽车,都让人捏了一把汗。

还有嫌疑犯身上那个独特的梅花刺青,让人印象十分深刻。

《国庆十点钟》没有限制在“反特”的框架里,而是添加了不少浪漫活泼的生活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是欢快的歌舞,年轻人的恋爱生活,出租车司机的省油计划等,让人看到50年代国人的精神面貌。

就像本片导演说的,他真正想让人看到的是生活的时代,感受到生活的气息。

03、《51号兵站》(1961)

只看本片的男主角,就可以感受到《51号兵站》的浓浓星味。

饰演“小老大”梁洪的男演员,是刚入行不久的梁波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2岁的梁波罗浓眉大眼,属于“正气型帅哥”的类型,因此深受观众欢迎。

因为缺乏表演经验,梁波罗私下里经常向一同搭档的孙道临、李玮等资深演员取经。

梁波罗甚至跑到监狱里,拜访曾经雄霸上海滩的“青帮”混混,跟他们学说黑话,学习江湖做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部影片主打的就是“真实”二字,不仅是演员的表演,在很多历史细节上也进行了还原。

比如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运送钢管的情节,就是抗战时期的真实事件。

就连有着多年潜伏经验的陈赓大将对本片也竖起大拇指,觉得非常还原当年的情境。

02、《英雄虎胆》(1958)

只要提起“卧底反特片”,《英雄虎胆》必定赫然在列。

影片的故事来自编剧丁一三的真实经历,当年他跟着部队进山剿匪,亲身经历了惊险艰苦的战斗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潜伏进敌人内部的侦查员林泰,正是片中曾泰的原型人物。

片中于洋的表演十分出彩,看起来是奸猾放荡的悍匪,但在一些时刻又能表现出地下党的警惕和正气。

很多观众看完影片后,都给出了“于洋演的比土匪还土匪”的高度评价。

而王晓棠饰演的女特务阿兰,风情万种又充满忧郁气质的风格,让人十分惊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阿兰和曾泰的那段伦巴舞,王晓棠专门找老师进行学习,最终促成了这个名场面的诞生。

当时来说,女特务在电影中大多都是阴险狡诈的化身,比如本片的女匪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然出现阿兰这样一个形象,给了当年观众极大的震撼。

尤其阿兰最后被击毙时,很多观众对她的结局深感同情,足以说明这一角色的深入人心。

01、《冰山上的来客》(1963)

本片的经典程度,可以说已经到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地步。

从故事到配乐,《冰山上的来客》给观众留下太多难忘时刻。

比如那首传唱度如此之高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片中冻成冰雕的一班长,真假古兰丹姆的身份,阿米尔的爱情。

那句“向天空放射三颗照明弹,让它们照亮祖国的山河"的经典台词,每每想起都让人心潮澎湃。

很难想象,这部电影因为种种原因一度被搁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导演赵心水起死回生,多次前往新疆体验生活,最终成就了这部神作。

时至今日,《冰山上的来客》也成为重播率最高的反特片之一。

除了以上10部,还有不少反特片没有被纳入。

像《虎穴追踪》《寂静的山林》《蓝盾保险箱》等,由于篇幅原因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看到,这些优秀的反特片都有一个共同点。

制作上可能没有多么精致,但都有一个好看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比当下的谍战剧,阵容越来越豪华,制作越来越精良,故事却越来越没谱。

希望谍战剧能重拾反特片”故事为本“的传统,让这一题材重振光彩。(撰文:皮皮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