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加拉帕戈斯群岛,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公里,该岛上的生物由于远离大陆,从而进化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并不断繁衍生息。据传达尔文在这里感悟出进化论,因此人们称其为“达尔文与上帝分手的地方”。然而由于岛上的生态系统独立封闭,不同于大陆,人们又创造了“加拉帕戈斯现象”这一名词来形容孤立于本土市场的产业现象。

加拉帕戈斯现象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本世纪初的日本手机制造行业,以松下和NEC为例,其制造的手机在本土极其畅销,当初差点将三星、诺基亚等挤出本土市场。然而在本土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国际局势在悄然变化,手机制造供应链偏向模块化,技术不断扩散,全球供应链整合也将成本精打细算到每个组装工身上,本土一体化的产业链成本优势荡然无存,其市场份额也慢慢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被不断瓜分。由此可见加拉帕戈斯现象的背后也有着产业模式无法与时俱进的因素。

新能源企业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将导致部分企业出现加拉帕戈斯现象

我国新能源行业单纯就市场开拓而言,无疑是没有加拉帕戈斯现象的。我们看到了以光伏、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产业近年来纷纷走出去,“出海”一词成为了近年的热点词。我国新能源行业在世界上来讲无论是产品产量还是技术都具有优势地位。与此同时,较卷的市场也在督促着这些新能源企业不断升级技术与效率。

然而,从各新能源企业的产业模式来说,部分企业可能将面临加拉帕戈斯现象,这主要体现在数字化上。能源数字化已经不是新鲜的词汇了,然而新能源行业的数字化程度却参差不齐。当然很大原因主要因为行业发展仍处在前中期阶段,行业规模刚刚起来(相较于传统能源,新能源市占率仍有很大空间)。但是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大势所趋下,无法效率的数字化将被市场与行业竞争冲刷的体无完肤。

受于产业特性与市场竞争,新能源企业需要更深程度的数字化

与传统行业不同,很多新能源产业“出生”时就带有一定的数字化。我国新能源发展起步较晚,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并在本世纪初开始加大力度发展,在近几年规模才开始激增。因此大部分新能源企业诞生在数字经济时代,在建立初期的架构与目标上,本身就带有数字化。

受于产业特性,新能源行业要求的数字化程度会较高。新能源发电方面,以光伏为例,其上、中游以零部件、组件制造为主,如何降低成本,增加生产效率是现阶段面对的根本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光伏行业的竞争不断激烈加剧,2023年全年光伏行业在“内卷”的主题下度过,价格战打的十分火热,保证市场份额突出重围成为了宗旨。因此光伏上中游制造企业生产端的数字化程度需要更高。

光伏下游同样要求更高的数字化。光伏电站目前以分布式为主,电站的生命周期与效率成为市场选择时尤为看重的方面,因此电站的全过程监控水平格外重要。除此外,电站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打造的服务能力也是重点因素,从客户个性化定制到生产制造以及后期的运维,都需要更深度的数字化。因此,光伏下游管理端、服务端的数字化程度需要越来越高。

除了新能源发电外,新能源汽车同样要求更高的数字化。与光伏相似,国产新能源车企也同样越来越卷,不光要面临外部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车企的冲击,同时还要面对本土的厂商竞争。新能源车企在百花齐放的同时,也有不少企业突然黯淡退场。新能源车企对于数字化程度要求更高,在技术、成本以及市场营销上皆需要与数字化的进一步融合。首先在技术上,主要体现在人机交互,智能化驾驶已经成为基本要求。其次在成本上需要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实时控制和协同管理,降低成本与生产风险。市场营销则需要通过数字化分析精准定位目标客户,通过不同客户画像营销不同产品。

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数字化正处于协同阶段

我国新能源数字化目前已经历了5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起于本世纪初,当时正处于互联网时代,而新能源行业也在此时受到政策支持,开始大力发展。此阶段的数字化表现在企业财务、产品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二个阶段为扩展阶段,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以及信息技术的加强,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此阶段的数字化表现为借助线上平台推广信息以及市场信息的收集处理,数字化开始融于市场营销。第三个阶段为创新阶段,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出现,新能源企业开始利用这些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与业务升级。

第四个阶段为智能阶段,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技术以及图像识别等开始将企业生产端、业务端智能化,例如新能源汽车的自动驾驶开始应用升级。第五个阶段是协同阶段,也是我国新能源企业数字化的现阶段。这个阶段不单单个企开始数字化转型,整个行业及外部环境皆开始数字化转型。产业链的各个部分的资源、信息逐渐共享,企业壁垒逐渐打开,市场竞争进一步透明的同时竞争也逐步加剧。未来如果迈过这个阶段,新能源行业数字化将来到智慧阶段,这体现在企业和行业全方位、全角度的数字化,完全实现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的智能化。

新能源中小企业难以乘受数字化成本

在新能源加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内卷极其严重。以储能为例,2023年我国储能相关企业已达12万余家,市场容量有限,产能已极度过剩,这就直接导致了长时间的价格战。中小企业的现金流与技术迭代速度难以与头部企业相比,无法长时间的对耗,因此很多中小企业也以“活着”为主题度过此次内卷。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中小企业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需要数字化转型来增加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受于自身实力原因难以承受数字化的成本。数字化转型成本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时间成本,数字化的过程根据企业结构类型而定,短时间难以完成转型,以光储为例现阶段正是市场竞争白热化的阶段,许多中小企业重心在于存活,难以长时间持续将重心转移至数字化。第二是效率问题,数字化转型的前期极有可能耽误产能与技术升级,这在现阶段市场竞争中对于一些企业是难以接受的。第三则是经济成本也是根本问题,中小企业由于体量原因资金难以与头部企业抗衡,而数字化的过程中无论是技术资金、人才成本还是试错成本对于中小企业都是较大的考验,数字化转型拖垮资金链会显得得不偿失。

新能源中小型企业数字化重点需要在“点”的效率上,拒绝搭建草台班子

毋庸置疑的是,在新能源未来的发展中,新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必答题”。数字化在现阶段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讲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增加其市场竞争优势,也可能在短期内减少企业产能及技术升级,在现阶段白热化的竞争市场中加速淘汰。

虽然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小企业短期内存在风险,然而在市场需求与竞争的角度下却又不得不进行。因此中小企业更适合由“点”入“面”的数字化转型,以通过数字化提供实际效率增长为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切入点。就像前文提到过的光伏行业,其上中游产业主要进行生产端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生产线以及供应链。而光伏下游重点于管理端与服务端,体现在提高电站的全过程监控水平以及提高客户个性化的适配度,增加运维能力。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短期内实施全方面的数字化转型较难,时间成本、效率成本以及经济成本较大。全面的数字化反而容易形成草台班子,实质难有进展,反而造成拖累效果。因此新能源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应先集中在一点,以增加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切勿盲目搭建草台班子。(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谷硕,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