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在治疗期间遇到困难,请到对面的心羽家园寻求帮助,无偿提供食宿。”

西安儿童医院门口,一位中年妇女举着这样的告示牌,全然无视路人疑惑的神情。

这又是什么新型骗局?抱着打假心态的网友,决定跟随她一探究竟。

告示牌中的心羽家园,位于西安市莲湖区西门里安定广场,与医院仅一路之隔。

见有人到访,屋里的女人都自觉地去了厨房。客厅里,十几个孩子们正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网友不由得心生错愕,这不像是传闻中的黑旅馆,这更像是一个烟火气十足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心羽家园确实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家。自创建以来,这个家帮扶了1200多名患儿康复返乡,间接受益者有数万人之多。

那位举着告示牌,一度被人误认作骗子的中年妇女,便是心羽家园的家长兼创始人,常向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心羽家园,孩子们更愿意亲切地喊她“常妈妈”。

01

为他们打造一个

温馨且免费的家

心羽家园的诞生,还得从6年前常向阳的一场遭遇说起。

2017年6月,常向阳在西安儿童医院探望一名重症救助儿童。

临走出医院时,她看到了这样一幕:医院的走廊和楼梯间里,遍布着满面愁容的妈妈、眉头紧锁的父亲、佝偻着腰身的老人,他们或倚墙而坐,或席地而眠,只为能在拥挤的医院里占据一方栖息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因为没占到合适的位置,只好蜷缩在电梯间里。得知她已经在电梯间里栖身了好几夜后,常向阳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阵酸楚:“电梯间狭小嘈杂还不安全,这么大年纪在这儿能睡得安稳吗?”

似乎是察觉到了她的疑虑,老奶奶叹了口气说:“家里本来就穷,孩子得了白血病,借的钱都花光了,但凡有点办法,谁想睡这儿?!”

此后的几天里,常向阳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老奶奶那无助的神情。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西安城,她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异地来西安治病的患儿家庭提供一个家,一个温馨且免费的家。

常向阳绝非心血来潮。

很小的时候,常向阳经常随父亲到西安蓝田县的一个山村里扶贫,她亲眼看到父亲将10元钱塞到那家人黑乎乎的被褥下。当时,她父亲的工资,每月不过40元出头。

善良的种子一旦深埋心田,历经时间的滋养,终会生根破土,长成一棵能替他人遮风避雨的大树。

2000年,从国企下岗的常向阳,开始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她与志愿者上山下乡宣传胆道闭锁医疗知识,帮助西北地区的胆道闭锁患儿筹措善款,这一坚持就是十余年。

从医院出来后的第五天,常向阳在一群公益志愿者的帮助下,着手寻找合适的房源。

然而,西安儿童医院位于西安市的核心商业圈,以有限的房租,想在附近找到一套能容纳多名患儿家庭入住的房子,并非易事。

历经两个多月的寻找,最终一位好心的房主,以年租5万元的价格,将一套200平米的房子租给了常向阳。

解决了房源后,常向阳又购置了家具、床铺、毛绒玩具、拼图,将厨房、卫生间、储物间、阅读区、游乐区布置得井井有条,整个房间最多能容纳12户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心羽家园”最初的样子

2017年9月,常向阳将这里命名为“心羽家园”,并将贫困家庭、因病返贫的患儿家庭确定为帮扶对象,免费为他们提供食宿。

02

其实我就是看不得人间疾苦

为了让患儿家庭没有后顾之忧,在常向阳的努力打造下,心羽家园俨然成了值得信赖的后勤保障中心。

住进这里的患儿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大多患有胆道闭锁、脑瘫、肿瘤等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其中年龄最大的不过14岁,最小的只有1个多月。

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24小时有热水,米面粮油、肉菜蛋奶全部无偿提供。重症患儿的家长,在照顾自家孩子的同时,还会给其他人做饭;有条件打零工的家长,也会在下班后主动承担家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这种团结互助的氛围,心羽家园的孩子们相处得如同兄弟姐妹,而家长们也在相互鼓励下,平添了几分走出困境的勇气。

来自甘肃的有智力障碍的女童小王,是心羽家园入住的第一位患者。入住那天,吃完常向阳亲手煮的面条后,她穿上志愿者送的连衣裙,一边迫不及待地欣赏,一边兴奋地转着圈圈。

因为平衡感差,整个人摇摇晃晃,差点儿摔倒,可她笑得特别开心,这一幕,令常向阳的眼眶不由得一阵湿润。

2018年,心羽家园迎来了一位超长入住的患儿家庭。

来自汉中洋县的袁先生从小父母双亡,妻子患有癫痫且没有自理能力,不满两岁的儿子左脑萎缩。安顿好妻子后,他带着儿子来到西安儿童医院治疗。

刨除各项必要的开销后,袁先生为数不多的钱所剩无几,就在他为此绝望时,病友告诉他,对面有个心羽家园的公益组织,或许可以接纳他。

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几乎不抱有希望的他,试着找到常向阳,不承想真就住了进来,直到2019年儿子康复返乡,父子俩在心羽家园住了整整11个月,几乎没花一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自商洛市商州区麻街镇的小雨,也是众多受益者中的一员。

小雨出生时因缺氧导致脑瘫,无法独立行走,为了给她做康复治疗,全家人节衣缩食,才让她的病情得以控制。

小雨8岁那年,爷爷患病,奶奶眼睛几近失明,全家只靠爸爸一个人打工维持。无奈之下,家里只好暂停了她的康复,还欠下了不少外债。

在志愿者的帮扶下,小雨住进了心羽家园,常向阳还积极为她筹集治疗费用。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小雨已经能自己走路了。

随着入住的患儿家庭越来越多,常向阳也成为外界口耳相传的“女菩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样的赞誉,常向阳轻描淡写地回应:“其实我就是看不得人间疾苦。趁自己还有能力时,多帮助几个孩子,多圆满几个家庭,特别知足!”

03

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

都是值得的

任何时候,操持家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何况,常向阳要操持的心羽家园,还是一个来自不同地区、人数众多的特殊家庭。

房租、水电、物业加上伙食开销,每月至少需要2万多元的硬性支出。靠她自己打零工的微薄收入,支付这笔费用显然力不从心。

心羽家园之所以能维持下去,背后离不开常向阳家人的支持。

父母每个月会从退休金中省出6000元给以资助;她的母亲时刻挂念着孩子们的营养问题,三天两头带着鸡蛋、面包、汤圆和亲手包的包子,转几站公交车送到孩子们手上;

她的哥哥白天上班,晚上到心羽家园值班,每天睡前检查水电、火源、天然气,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单位里但凡发福利,她的女儿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心羽家园的孩子们。

在免费提供食宿的同时,常向阳还将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玩具发给孩子们,她最常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这里是一个没有门的家,常妈妈永远等你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日子久了,常向阳已经习惯了孩子们称呼她为“常妈妈”。年过半百的她,身体力行地承担起了“妈妈”的责任,每一笔花费,她都经过仔细的核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经济上的窘迫,精神上的压力更让常向阳不堪重负。

电路故障、水管爆裂、燃气打不着、食材短缺,接二连三的琐事向她袭来。有一次,实在无法承受的她,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放声大哭。

可听到门外孩子们稚嫩的呼叫声,她又不得不擦了擦眼角,重新整理好情绪:“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苦难的家庭,我没有理由抱怨,更不能甩手不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帮助有些孩子做康复训练,她买了康复器械;为了让孩子们在该学习的年龄接受教育,她在心羽家园的墙壁上贴满了拼音和识字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接待第一个病患起,心羽家园就没有关过一天门,而常向阳也几乎没有了自己的生活。

或者说,家园已经成了她的生活。

当得知她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后,朋友很不理解:“你必须停下来,这是拿命开玩笑!”

常向阳这样回应:“停是停不下来了,看着孩子们的状况一天比一天好,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04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一碗热粥不足以抵御整个冬天的严寒,但是人心的温暖可以。

爱与善良,是可以传染的。

从创办到如今,6年过去了,心羽家园已经帮助了上千名患儿康复返乡,让数百个家庭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羽家园的志愿服务队,也从开始的100多人,发展到如今的1000多人,许多社会团体和爱心企业,也会不定期地向常向阳提供资金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常向阳的手机里,存着上百张心羽家园的孩子们的照片。但她希望有一天,家园里空无一人,因为那将意味着再也没有看不起病的孩子。

对于那些前来寻求帮助的孩子和家长,她说:“来了,敲敲窗,家门就会为你敞开;只要你需要,我都在。24小时,365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给你们的是力量和希望,我背后也有无数的志愿者给我力量和希望,不管将来孩子的治疗或者家庭有多么困难,有陌生人爱过你,你在这个城市不遗憾,就这么简单,西安人爱过你!”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常向阳,人如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