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吴三桂开关引敌,中华大地逐渐走向另一个混乱的局面。

——北方的顺治帝定鼎北京,南方的南明小朝廷处于苟延残喘状态,西边还有一股农民军政权左冲右突,就连海上还有台湾的郑成功势力。

总之,那是一个十分混乱的年代,各方政权都在拼命的蚕食着大明王朝的尸体。

可惜,清王朝最终占据主动权,南明小朝廷集体投降,农民军政权反抗到最后也逐渐被消灭。整个中原大陆的统一战争进入尾声,唯一的不稳定因素就只剩下了台湾.......

但似乎天意站在清朝那边,郑成功很快也离开了人世,台湾开始进入内乱阶段。郑成功的后人经过了一番厮杀,最终郑经脱颖而出,成为了台湾方面的负责人。

以当时的情形而论,台湾的局面十分危险,因为反清斗争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台湾以一岛之力根本不足以对抗整个清王朝。

但有意思的是,清朝自身也出现了种种问题。

——首先,是清朝的水军建设极其落后;其次,就是清朝发展过快,在消化大明王朝的疆域时出现了严重的“消化不良”状况。

当时的清朝似乎也意识到问题,所以针对台湾问题,他们一直主张循于招抚不事轻剿的政策,前后曾经进行多次谈判。

郑经始终不愿意剃发归顺,虽然双方进行过几场战争,台湾方面损失较大,但清朝依旧无法在水师方面占据优势,只能望洋兴叹......

在这一困境之中,中央政府开始推行海禁政策,正如福建总督姚启圣所说:“迁五省之界者其祸实始于福建之郑贼也。”

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清朝禁海力度之大史无前例,沿海大片房屋和农田荒芜,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当然,此举也给台湾造成致命打击,在粮食补给和经济发展方面也一度陷入困境。

若长此以往,台湾将会不攻自破,台湾人心惶惶。

但就在这关键时刻,三藩之乱爆发了。

康熙12年3月,平南王尚可喜上奏朝廷请求归老辽东,康熙自以为时机已到,于是开始着手削除三藩。此举直接逼反了吴三桂,于当年11月发动叛乱。

——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此前也早早和吴三桂有联系,在得到信号后也是趁势而起,算是正式掀起了“三藩之乱”的序幕。

这里得提一句,在绝大多数作品中,我们都将目光集中于吴三桂。

但其实,平南王尚可喜是朝廷的人,早期并不在三乱之中。而且,三藩之乱的主力除了吴三桂以外,还有一个台湾郑经......

为何这么说呢?

根据《闽海纪要》记载,郑经老早就和吴三桂进行了联系,而且两人多次吹捧对方,言辞十分肉麻,都是在怂恿对方起兵。

不过从二者的文件内容来看:吴三桂自始至终都想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而郑经则更加主张恢复大明朝。

这一点一开始就产生严重的分歧,不过为了发起一场大乱,两人还是求同存异走到一起。

康熙13年,耿精忠正式造反,郑经立刻与之响应,而耿精忠为了表示诚意,许以漳州和泉州,并承诺赠送大批沿海战舰。

三大势力开始在清朝内部肆意纵横,这就是初期的“三藩之乱”。

就其表现来看,吴三桂自然是独占鳌头,打的清军丢盔卸甲。

但作为老二的耿精忠,却表现得一塌糊涂,早期因为他得到大批汉人的投降,所以自以为天下已定,自以为天下所归。

因此,他瞧不上郑家的势力......

而且,还大肆恢复了对台湾的海禁。至于之前对于台湾的承诺,那更是当做笑话。

毋庸置疑,此举激怒了郑经。于是他不顾清军的威胁,直接带着军队和耿精忠开战。

不得不说,郑经实力还是很强悍的,虽然明面实力不足1万人,但却把耿精忠打的丢盔卸甲,先是拿下海澄,随后又拿下了泉州,夺取了漳州,威势一时无两。

总之,打的耿精忠不得不向郑经求和。

眼看着局势彻底混乱,吴三桂不得不腾出手来为二人进行斡旋,在付出了无数的代价磨破了嘴皮子后,吴三桂终于让双方停止了战争。

根据史书记载,郑经据漳、泉等三府,兵马强盛,已经成为了三藩之乱的第二号势力。

经过了这段“小插曲”后,三方又重新整齐兵马对抗清朝,吴三桂自然不用说,郑经此时志得意满,要干一番大事业。

首先派部队进攻广州,与清军大战,大破之。

之后兵锋直指平南王尚可喜,接连攻占兴宁、长乐、惠来、海丰、和平、连平、龙川、河源、东莞、新安、龙门等城,并围困惠州。

与此同时,吴三桂也派马雄、郭义等领兵攻打广西,清广西将军孙延业已经投降。

在这空前的兵压之下,平南王尚可喜被吓得一病不起,其子尚之信主管大事,而尚之信不得已投降吴三桂,也成为了叛军,至此三藩之乱算是正式齐全。

此时,叛军的势力达到了最巅峰。

——而至于郑经,也占据了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邵武、兴化,广东的潮州、惠州等府县,并约会吴三桂、尚之信出兵进攻江西,再挥军北上,自称“六军将帅”。

f但巅峰之后,就是不断的走下坡路了......

表面上此时叛乱的力量非常强大,但各自都有巨大的隐患。

其一,郑经和平南王以及靖南王都有较深的矛盾,内部有着严重的分歧;其二,清朝的阻力十分强大,其后续力量源源不断,叛军则爆发有余而后力不济。

果然,康熙13年6月,康亲王杰书被任命为奉命大将军,率领大军前往闽浙地区平定叛乱。

面对来势汹汹的康亲王,耿精忠一如既往的无能,没多少功夫就被清军打败,然后又害怕郑经对自己趁火打劫,于是选择剃发投降,三藩之乱一乱被平。

当得知耿精忠投降的消息,众人都大吃一惊,尤其是郑经,因为他将直面清王朝。

但郑经也不是怂人,他当即率领部队与清朝硬碰,不过还是不敌清军主力,遭遇大败,邵武和汀州全部丢失。

眼看着局势有些不稳,另一个墙头草尚之信也摆烂了,于十二月初九也跟着投降于清朝。不到两个月时间,泉州、漳州、兴化、海澄、漳浦、云霄、诏安等地皆失守。

辛辛苦苦数月,郑经在沿海打出来的优势全部丢失,他不得不思考退守台湾。

——不过,郑经还有一定的优势,那就是他的水师

事实也的确如此,清朝无法彻底消灭郑经,所以在占据大优势以后,不得已又回到了谈判桌上。之后康亲王数次与台湾方面进行和谈,但都因为郑经对于清朝的强烈怨念而失败。

康熙17年,福建总督姚启圣主持对台事务,恰好此时吴三桂病死,三藩之乱进入尾声,他利用和平招安和瓦解人心的策略,逼迫台湾投降。

根据史书记载,台湾有大批民众投降于清朝,有时一次性多达几万人。台湾的局势进一步恶化,至于声势浩大的“三藩之乱”,则彻底沦为了一个可笑的悲剧......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吴三桂的死亡以及三藩之乱的失败沉重打击了台湾军民的信心,他们从绝望到看到希望到自信到极点,他们以为反清复明近在眼前,却没想到还是一场幻梦。

台湾军民的心气都散了,而那个在三藩之乱中,经纵横无敌的郑经也耗尽了心血。

而与台湾方面相比不同,福建方面实力越来越强。

首先是福建水师开始参战,然后就是姚启圣强攻厦门。到康熙19年,福建水师攻占了海坛,厦门和金门也岌岌可危,眼见大事无望,郑经狼狈逃回台湾,第2年就病死。

这就是三藩之乱中的郑家历史,前后整整7年时间,曾经一度给清朝造成巨大的伤害。

——客观的说,这场大乱是最有可能推翻清朝的,虽然三藩之乱中吴三桂一神带两坑,但好歹还有郑经给他打辅助,两人的表现也曾经相当精彩。

但是,这场大乱始终没有触动清朝根基,天下人心思定,大明的影响终究不复存在了。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四方势力就人心不一。耿精忠、尚可喜自然不用说,这就是两个捣乱的,就连吴三桂和郑经野一开始就存在根本矛盾。

正如前文所说,他们一个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汉人王朝,另一个则是要反清复明,这在我们看来只是小事,但在那个年代,法统、正统高于一切......

不知大家是否看过金庸的《鹿鼎记》,那里面吴三桂,天地会以及云南沐王府之间为了一个正统打的死去活来,徒惹清朝笑话。

小说很好的展现了当年的历史,也暗示了那场大乱最终的结局。

最后进行总结,也许这场大乱涉及到了反清复明等一系列比较深奥的问题,但我们从结局可以推论出这场战争的性质。

对于当时的百姓而言,明末清初的动荡已经让他们绝望,他们不愿意再为了一场所谓的正统而战,他们只想快速的稳定和生活。

可惜吴三桂没有看透这一点,台湾的郑家也没有看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