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骤降的气温使地处四川盆地的南充异常寒冷。然而,让南充嘉陵区慈济绿色果蔬专合社“下称慈济绿色”经理余勤心更冷的是,由于施工方临时占地超合同约定,未向业主方进行赔偿,多次索要补偿至今未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办法,我们只好根据合同的约定用阻工这种最无奈的办法,来迫使施工方解决问题,给予我方迟来的补偿!”日前,余勤向媒体求助,希望此事被媒体监督。

1月25日下午,阴雨绵绵。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梓潼庙村,成达万高铁三工区施工现场,数个桥墩拔地而起,高耸在一片果园之间。毗邻桥墩的一条泥路旁,一辆吊车与货车前后停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村民介绍,吊车是三工区的,货车“慈济绿色”的。“当天上午,‘慈济绿色’用货车再阻路,结果被三工区用吊车吊开。”当地一村民说。

临时占地合同姗姗而来

据了解,2023年3月7日,成达万高铁三工区进入梓潼庙村施工。两个月后,三工区项目部代表中铁12局,与“慈济绿色“签订临时占地合同。

余勤告诉媒体,按照相关规定,施工临时占地,占地方当与被占地方签订合同、并在施工方给予占地补偿后方可进场施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不知为何,三工区却在进场两个多月后才与我们签订临时占地合同”。余勤对此至今不解。

余勤出示的该合同显示,临时占地为2亩,时间为3年。

“当初签订合同时,三工区讲好,占地不足2亩,按2亩计算;超出部分按超出面积计算。”回忆当初签订合同时的情形,余勤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济绿色”是余勤夫妇创办的,主要在当地从事水果、蔬菜规模化种植,以带动村民致富。经过10年时间的发展,“慈济绿色”站稳了市场,其晚熟柑橘声名远播。

临时占地“扩容”引发纠纷

随着施工的不断进行,“慈济绿色”发现,三工区施工的临时占地,已远不止合同约定的面积。因此,2023年下年,余勤多次找到三工区相关负责人,就此提出质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余勤的多次要求,三工区表示,对临时占地面积重新测量。

2023年10月13日,三工区派出人员对施工临时占地面积进行现场测量。余勤提供给媒体的该测量结果显示:经对测量面积重新计算,临时占地为4.82亩。上面分别有三工区测量人员曾勇、杨帆的签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勤说,该测量数据出来后,三工区一位负责人表示没有异议。但不久,该测量数据却被三工区否认。

在“慈济绿色”的再次要求下,2023年12月底,三工区再次派人对临时占地重新测量,结果为4.7亩。“然而,对这一测量结果,三工区再次予以否认。”余勤说。

损失计算各异纠纷未果

1月26日上午,三工区党支部书记龚喜来受访时承认临时占地纠纷。他说,纠纷的核心在于,临时占地并没有扩容,但“慈济绿色”却坚称扩了容。

龚喜来说,三工区与“慈济绿色”签订临时占地合同后,为便于施工,他们对临时占地进行了硬化。“重新测量表明,其硬化的部分没有突破合同约定。”龚喜来说,因此,他们不存在多占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了解到,由于双方就临时占地是否增加各执一词,引纠纷引起嘉陵区大通镇、嘉陵区高铁办的关注。

1月19日,大通镇请来果树专家,会同梓潼庙村村干部,与“慈济绿色”、三工区一道,对施工造成的“慈济绿色”果树损失进行清点。结果,专家认定损失35株、三工区认定19株、“慈济绿色”认定56株。

最终大家取中间数,认定33株。 并按每株年产150斤、每斤6.50元、三年计共10.23万元。加肥力损失计11万元计算损失。

“此补偿额三方当时认可,但事后三工区反悔。”余勤说。

纠纷难平谁在出尔反尔?

“‘慈济绿色’不是说要打官司么,欢迎他们依法维权!”1月26日上午,大通镇联系重点工程建设的副镇长唐寅锐就此纠纷的解决办法告诉媒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寅锐说,政府出面协调施工纠纷,主要是红线内的。而“慈济绿色”与三工区的临时占地纠纷属于红线外的。“这类纠纷的调解不属政府之责,而应由当事双方自行调解。”唐寅锐认为。

双方纠纷发生后,镇政府出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因双方对赔偿数额存在分歧,致使调解无果。

龚喜来认为,专家说施工对“慈济绿色”果树造成损失,当拿出书面说明,口头所说没有法律效力。“万一果树的损失是自身的病虫害引起的呢?”龚喜来反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起临时占地纠纷,其调解多次结果均似昙花一现。如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是谁在出尔反尔?

余勤提供给媒体的录音显示,大通镇邀请专家和梓潼庙村、三工区及“慈济绿色”三方,一道数施工损失果树后,大家一起议定赔偿数额时,唐寅锐与龚喜来均现场表示认可,并同意以此赔偿平息纠纷。但如今,赔偿事宜迟迟未达成一致意见。

(兰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