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春联万家大礼包,内有龙年春联、龙形象等

在1060年前的五代,后蜀国君主孟昶在春节之际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自此,以对子、平仄韵律为文学特征的第一幅楹联诞生了。而春联作为楹联的节庆形式也成为中华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流传至今。

本周(1月23日),第三届"春联万家"书法公益项目在上海浦东金杨新村街道启动,十万幅由书法家亲自书写的实体龙年春联,正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辐射到千家万户进而走向全国,而限量版的NFT数字藏品形式又延续着春联永久的数字生命和活力。民俗专家、华东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教授田兆元认为:楹联是国家非物质遗传文化,某种程度,上海其实是楹联的原创地,"春联万家"以书法等融合艺术的方式再次激活,可谓是上海对中华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继承,尤其是传播中Y代、阿尔法代都欣然接受,更是体现了优秀传统的创新性发展的潜力。

书法家现场开笔,十万幅送入各行各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书法家刘小晴在现场开笔书写

主办方之一的上海渊雷文化艺术基金理事长张强告诉记者十万份春联到达寻常百姓家需要三个步骤。首先,由主办方之一的上海市楹联学会精挑5幅春联;然后由数位上海知名书法家执笔于白色宣纸,此后由高精三色丝网印刷十万份在红色洒金宣纸上,笔触与质感与真迹几乎完全一致,每一幅带有书法家的金印;接着往年由主办方浦东新区书法家协会通过全市16个区的书法协会送向全市,今年侧重深耕在浦东各街道的线下互动。线上有两种方式,一是网站上通过答题申领,二是NFT限量数字藏品形式在区块链上发布。

今年著名书法家、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刘小晴先生在现场领衔开笔,参加甲辰贺岁春联万家的书法艺术家还有田文蕙、顾士伟、姚强、姜雷春等,青年书法家也拥有较大的展示平台。

与前两年一样,这个"浦东新区重大文化品牌项目"里的春联也会送到科学家、劳模、医生、警察、外来务工人员手里,"带幅名家手迹春联回家过年"也成为其中的亮点。现场,盒马快递小哥说:"这是我第一次收到书法家们亲笔书写的春联,毛笔字写得真好看,这副火红的春联让我在上海感受到家的温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启动活动现场,春联礼包被送至各类普通劳动者手里

文化传承显上海自觉,春联连家国情怀

本次送选的五幅春联分别是:

鹊报人间福 龙腾海上春

福从玉兔门中跃 春在金龙海上腾

丰年大地春开眼 盛世中华龙点睛

华堂戏燕春风暖 盛世腾龙国色娇

龙步青云酬壮志 鹏飞碧宇览神州

"春联就是上海生活中的繁花,主办方倡导这样的公益活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实践。"田兆元赞赏中给予赏析,从春联叙事角度而言,这五幅春联有强烈的民俗性、在地性和时代性。在春联里凸显了上海作为中国和长江流域的文化和经济龙头责任;华堂是家庭的代表;盛世、国色、神州是凸显国家的意象;青云则喻意个人壮志,因此,个人与家国情怀紧密联系,巧妙结合,极富正能量。而几乎每幅串联里都能见到生动的普通民众的身影,极有烟火气,可谓"人民城市人民享"的文化浓缩。

从民俗上看,有青云、大鹏等壮志叙事,也有玉兔、金龙等十二生肖的传统福瑞意象。从文学上来说,是现代人所编,词语搭配、结构不同于传统的古雅,可以理解为现代人注入陌生语汇,是一种时代创新,体现着对传统的礼敬。

后蜀孟昶首作春联,西晋松江陆云首创对子

谈及与经典楹联比较,田兆元分析,1000年前五代时四川的后蜀孟昶首创的第一楹联,最大贡献更在于形式创新,把口头上书面上的对仗诗句放到桃板门户上,范围上由私人交流扩展到公众传播,文学上保留了平仄、对偶特点,载体上扩展到视觉呈现和风物符号,成为普遍的节庆风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载由松江无名氏女子所撰写的对联在岳飞墓前

就其文学性的文字而言,在五代颇有些古奥。田兆元举了同时代的在江南的吴越侍忠懿王与龙华寺僧人契盈在钱塘江边聊天,契盈依据吴越王之意在碧波亭的柱子上写下楹联——"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字面是写钱塘江涨潮之景,用词非常通俗,但意象丰富,"一条水","两度潮(寓意朝拜)",表达了吴越王对中原王朝的国体认同,营造了民族一体的氛围。到了南宋,更有一幅流传千古的楹联,即岳飞墓前的"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史载这是松江无名女子所作。

楹联高度融合了汉字的丰富意蕴。在秦皇岛的孟姜女庙里有一幅对联非常典型,字面是这样的: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八个相同的"朝"和"长"玄机深奥。田兆元指出,此联应该这样读:
海水朝(zhao)朝(chao),朝(zhao)朝(zhao)朝(chao),朝(zhao)朝(chao)朝(zhao)散,
浮云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长(zhang)长(chang)消。

因此,楹联是学问很大的文学样式,"在明清年间发展到鼎盛,其艺术性某种程度绝不亚于唐诗宋词元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弟子规》里常有陆云与荀隐对对子的卡通场景

楹联所用的对仗形式即对子,其实就是上海人发明。田兆元引用《世说新语》里记载,说是西晋年间,原华亭今上海松江境内陆机陆云(字士龙)二兄弟极有才华,两人应召到京城洛阳发展。陆云与洛阳才子荀隐(字鸣鹤)在大文豪张华家聚会,张华提议用新的方式自我介绍 。陆云举手出了上联:云间陆士龙,荀隐即刻对:日下荀鸣鹤。一时传为美谈。由此上海有别名"云间",南宋时期出了上海第一部地方志,名字就是《云间志》。

据目前的史料看,上海和其所在的江南腹地与楹联、春联关系密切。田兆元总结:第一幅对子是西晋荀隐、陆云所写,第一幅春联是后蜀孟昶所作,第一幅楹联则是五代杭州僧人契盈所为了。

NFT数字藏品通向潮头,沉浸式三维展厅还原幕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着AR进入三维展厅所见场景

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丰厚意蕴,传播载体的创新和丰富是创新性发展的关键。以区块链技术做支撑的NFT数字藏品既便捷和易于收藏,也具有独一无二性。上海的数字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春联万家"活动也走在前列。春联获得书法家授权后,再次以NFT方式于上海树图Conflux公链上铸造,然后在多个数字藏品平台发放,引导民众享受数字鉴赏和收藏,也吸引了时尚的Y代和阿尔法代。

而线上的展览此次更是从二维提升至沉浸式的三维。不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AR)设备置身于现实展厅的虚拟空间,从容漫步欣赏,也可以通过交互功能,放大字体观察细节,通过虚拟导览和声音解说、艺术家访谈身临其境地了解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更进一步还有加餐小课,可以在延伸展览里扩展书法欣赏,比如楷书庄重中的传统韵味,行书自由与流畅中的创新。有70后听友直言,"就像小时候去大世界白相(玩),照哈哈镜一样新奇,这次还多了些艺术鉴赏。"

在小程序上的线上答题、线下申领的领取方式也更富有乐趣和互动性,往年申领人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至新疆,去年线上访问人数高达80万人次,让各地充分领略了海派文化的张力。今年的高科技升级,更能将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努力充分传播。

前两年"春联万家"部分春联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王安石著名的《元日》描述的新春的福瑞景象,在宋朝后期,楹联和春联因为印刷术普及渐渐成为日用而不知的传统主流文化。如今,又到龙年,有着典型标志的中华文化的生肖年,"春联万家"这样的公益活动,融合春联书法艺术、楹联文学样式加高科技形成"新桃",复苏中逐步迈向主流传播矩阵,如本次的春联中所描绘,绘就每个人心中的"盛世中华龙点睛"。

作者:李念

文:李念图:上海渊雷文化艺术基金提供编辑:李念责任编辑:李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