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市场本就变化无常。要想共赢,只有一条路——建设船货命运共同体。

红海危机已持续超过一个月,并愈演愈烈,欧盟日前宣布,已同意在红海采取军事行动,这也意味着红海紧张局势再度升级。

在这场危机中,船公司、货主以及消费者都是受害者,整个供应链都遭受了损失。

船公司的航行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船舶只能更改航线,各种成本、风险随之上升;由于船期变化,货主原本的生产、出货计划被打乱,供应链紧张;而各种成本最终可能都将转嫁给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地缘紧张局势带来的市场变化、供需失衡并不鲜见,运费的起落也是供需关系的直接体现,但或许是船公司在疫情期间的高额盈利仍令人眼红,或许是运费回落后再度飙升引发不满,业界仍出现了船公司发了“疫情财”、又要发“战争财”的声音。

表面上看,引发船货对立的直接导火索是运费上涨。此次涨价的原因不是需求上升,而是短期内运力难以调控所致,这或许也是货主难以接受涨价的原因。

不过,根据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的最新数据,亚欧航线的运费已从高点下跌。随着船公司不断调整运力,提供替代服务,预计运费将趋于平稳,供应链危机将缓解。

而在表象背后,更实质的原因是,船货之间并没有形成紧密的长期合作关系,仍在计较一时的得失与利益。因此,每当发生突发事件,供需关系生变,总会站在各自立场心生抱怨,而不是从供应链角度出发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运市场本就变化无常,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2024年或许将更加波涛汹涌,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转换,可能就在一瞬间。

要想共赢,只有一条路——建设船货命运共同体。

在2023年11月举行的“2023国际港航物流产业(上海)展览会”上,中国航务周刊、中国船东协会、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就曾联合部分货主企业和主要港航物流企业,共同发布《船货诚信协同倡议》,倡议和鼓励船货各方签订具备可操作性的长期协议,倡议船公司提升服务品质,倡议货主加强对航运业的了解,倡议各方探索运价平抑机制,助力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价格体系。

一叶孤舟难以行稳致远,同舟共济才能海阔天空。

版权说明

本文刊载于《中国航务周刊》第1561期,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收藏特刊

点击图片,马上拥有

中国航务周刊2023年度特刊

欢迎通过留言,提供新闻线索,投稿可发送至hangwuzhoukan@126.com

本期 编辑:Effy 审发:王禹

(点击小程序卡片,查询船东精品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