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大姑断交13年,那天我在街上偶遇她,后来决定做一件事情,

我今年39岁,在一家食品公司做财务总监。结婚13年,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

12年前,离老婆预产期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回了一趟老家把爸爸妈妈接来省城,从那之后他们二老开始了忙碌的带娃生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家两个孩子都上小学了。以前孩子小,事情多,爸爸妈妈一心一意把心思放在他们身上,从来不念叨老家的事情。

可那天周末,正在吃午饭的时候,妈妈突然和我说:“儿子,我和你爸爸有十几年的时间没回老家了,我们都想回去了。”

我放下筷子问:“好端端的,干嘛回去,现在一家人在一起多好啊。是不是住得不开心,有什么事您和我说。”

虽然老婆和爸妈都不是爱找事的人,平时相处也融洽。但上牙齿和下牙齿还有打架的时候,何况是婆媳之间。

所以,他们之间偶尔也会发生一些矛盾。大部分都是因为孩子教育以及卫生问题,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是两代人想法不一样。

不过他们都是比较想得开的人,有事说事,过了就好了。很少记在心上,过两天就当没事一样。所以,我这个夹心饼干也不难当。

我想可能是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所以爸妈才突然想着回老家。

结果妈妈摇摇头说:“没有,不是这么回事,我和你爸爸是单纯想家了。”

“现在两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他们白天去上学的时候,我和你爸爸在家就闲着无聊。他不爱去下棋,我也不爱跳广场舞,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所以,我们还是觉得老家好,吃饱饭,可以到处逛逛,和邻居们吹吹水。”

如今可能是孩子们上小学了,大了点,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依赖他们,也可能是因为爸妈的年纪大了,对老家的一草一木都起了思念之情,老一代总有落叶归根的想法,他们才念叨着老家。

我想了想,和爸妈说:“你们要回去也得等等,那房子十几年没回去住了,虽然我也拜托三哥照看一下,但肯定灰尘很多,没准一些地方需要维修,一些家具可能也用不了,很多东西要换新的。”

“这样吧,我周末回去看看,把卫生做好,你们再回去吧。”

到了周末,一大早我一个人回了老家。中午到的,先在三哥家吃饭。

三哥说:“你放心,我隔一段时间去看看,开门开窗透透风,也打开水龙头放下水,没多大的问题。就是灰尘多了一点,打扫一下就行。”

下午,我回去搞了卫生,把该扔的东西扔了,数了一下,要添不少的东西,我一一记下来。

第二天,正好是赶集日,我借了三哥家的三轮车去街上买东西。

在买厨房用具那家店里,我挑了不少的东西,正在点数时,听到有人问老板那个砧板多少钱。

这声音有些熟悉,我转头一看,瞬时愣住了,下意识地喊了一声:“大姑。”

对方眯了眯眼,看了看我,神情有些激动地说:“你是不是守信?大姑老了,都快认不出你了。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一个人回来,还是一家人回来?”

这是我的亲大姑,我爸爸的亲姐姐,他们就两姐弟。

大姑比爸爸大两岁,以前他们的感情特别好。

小时候,大姑家条件比我家的好,大姑父是和别人开砖厂的,能说会道,交不少朋友,门路多,赚了不少钱。

爸爸是个老实的人,只会种田种地,农闲时节,谁家盖房子,他去干活赚点钱 。

我是家中的老大,底下有3个妹妹,即使爸爸妈妈很努力,很勤快,但日子还是过得比较艰难。

那时候,大姑很照顾我们。在我的印象中,我们家和大姑借过一次钱。

那次妈妈的肺部长了瘤,要动手术。舅舅家当时有困难,帮不上忙,爸爸捉了一只土鸡,然后买了两斤猪肉去大姑家借钱。

虽然后来爸爸一分不少把钱都还给了大姑,但他和妈妈一直记得大姑这份情。

因为大姑家不种田了,所以只要我们家一收稻谷,碾了新米,爸爸马上扛一大袋去给大姑,和她说吃完了再扛一大袋来。

我们家的花生油三百多斤,本来是种来卖钱的,但爸爸毫不犹豫给大姑家送去50斤。

还有家里养的鸡鸭,平时自己家舍不得宰来吃。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爸爸必定给大姑家送去几个。

爸爸说大姑对我们那么好,我家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只有给一些农产品,虽然不值多少钱,但多少也是我们的心意。

大姑父那时候朋友多,应酬多,又喜欢喝酒。那个冬天的晚上,他喝多酒,第二天大姑起来,发现他已经走了。

自从大姑父去世之后,大姑整个人萎靡不振,后来把全部心思放在表哥身上。

表哥上了初中之后,就不上学了,天天在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和街上的几个无业青年,天天去溜冰。人家奉承他两句,乐呵呵地请客吃饭,看电影。

大姑父以前赚了不少钱,可他走了之后,家里没有一个赚钱的,加上表哥花钱如流水,金山银山也不够花,这么下去坐吃山空。

那年的年二十六的晚上九点多,我们家的门被人从外面拍得啪啪响。大姑在外面喊,让爸爸赶紧起来开门,她有事。

门外不仅有大姑还有表姐,表姐一脸担惊受怕,大姑一进来着急地和爸爸说:“阿弟,你把你昨天卖猪的5000多块钱拿出来,先借给我用。”

那5000块钱不是纯盈利的钱,还得买小猪钱,猪饲料,玉米,米糠等这些支出结给别人。因为当初都是跟人赊账的,大家伙都是这样,在年前把账平了就行。

如果不把账给平了,那些老板好说一点的,来年还给赊账。要是不好说的,上了黑名单,别想再从他这里赊账 。

爸爸愣住了,好一会儿,他问大姑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要借5000块钱。

大姑着急又烦躁地说:“哎呀,你别管了,让你把钱借给我,你啰嗦那么多干什么?当初你去我家借钱,我是不是特别干脆借给你。”

爸爸一脸尴尬,看了看妈妈的脸色,跟大姑说:“姐,我不是不愿意借钱给你。你也知道我卖猪得的钱,这几天要还账的。所以,你至少要和我说到底发生什么事,我心里有个底。”

大姑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说:“还不是阿斌,和别人打牌欠了人家4万多,今晚人家追债追上门了。我把底都掏出来了,也不够。现在事情大了,不还钱不行,阿斌痛哭流涕。你赶紧把钱拿给我,那可是救命钱”

爸爸张了张嘴,最终说不出拒绝的话,还没有捂热的5000块钱全部借给了大姑。

本来打算把账还给别人之后,我们家可以过一个肥年,这下好了,美梦泡汤了。

打牌那个坏习惯,一旦染上,就很难改。反正表哥没改,有了第一次,又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多次。

大姑不觉得表哥有什么错,总说是别人把她儿子给带坏了。

从那之后,大姑隔三差五上我们家借钱。我家本来就不富裕,刚卖稻谷的1800块钱,她借去了。卖腊鸭的钱,没捂热,也被大姑给借去了……

大姑每次来借钱,总说她以前是怎么帮我们的。爸爸妈妈脸皮薄,嘴巴笨,不知道怎么反驳,就借了。

说是借,可是大姑还钱的影子,却不知道在哪里。

我考上大学那年,妈妈把卖猪的钱紧紧抓住,藏起来,不给爸爸知道。

她和爸爸说:“以前我不管,这是你儿子读书的钱,不能借给你大姐。那个阿斌不学好,这种人没救了。把钱借给他们,简直就是打水漂。”

那时候大姑怪我妈妈心眼子多,还没有怪在爸爸身上。

我二十六岁这一年结婚,老婆是城里人,她属于低嫁。

离我结婚还有20几天的时候,大姑来借钱,借3万,因为表哥又打牌,被人追债了。

妈妈不给爸爸借钱,她说:“你如果把你儿子结婚的钱借出去,让他丢了脸,那我就跟你离婚。”

爸爸和大姑说了一声抱歉,他认为最主要是表哥学好,让他远离那群狐朋狗友,不解决这个问题,后患无穷。

大姑不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她只记得爸爸没把钱借给她帮表哥度过难关。

后来,表哥的右手小拇指没有了,大姑把这件事情怪在爸爸的头上,记恨上了,连我的婚礼都没有来参加。

亲戚朋友和她说:“这可是你亲侄子娶媳妇,你做大姑的,怎么能不到场?”

大姑生气地说她和我爸爸断交了,以后老死不相往来 。

爸爸除了叹气,别无它法。他在我婚礼结婚第二天,拿了一些东西去给大姑,想化解这个矛盾。结果大姑把那些东西全部扔了,连门都没给爸爸进。

虽然爸爸平时脾气好,但不代表他没有一点脾气。被大姑这样对待,他也满腹委屈,有很多埋怨。

最后,搞得两个人都互相埋怨,真的断交了。

第二年,爸爸和妈妈一起来省城帮我带娃。这一来就是十几年,期间没有回过一次老家。

我的二妹和小妹夫家在农村,都是在那一片地方。她们应该知道大姑的消息,但因为大姑和爸爸断交了,闹僵了,过年过节就不提这些不愉快的事情。

这次在街上偶遇大姑,那么多年没见,她的变化挺大,头发白了大半,弓着腰走路,明明只比我爸爸大两岁,可是却老很多,看起来至少八九岁的差距。

我和大姑说我昨天回来的,一个人回来,也说了回来的目的,再过不久,爸妈要回来养老了。

大姑楞了好一会儿问:“很多年没见你爸妈了,他们现在身体还好吧。”

我看了看大姑说:“嗯,他们挺好的,您呢?”

大姑脸上带着笑说:“你表姐结婚了,就在隔壁村,生了三个孩子,经常回娘家。你表哥现在还没有结婚,但他已经学好了,和我一起种田种地,我们还种了不少的沃柑,发不了大财,但是解决温饱是没有问题的。”

“守信,你这次回来多少天?有空的话去大姑家吃顿饭,我给你做好吃的。”

我说:“择日不如撞日,我买完东西拉回家,就去您家做客,说起来好多年没见表哥了。”

大姑很高兴,她说:“行,那你买东西吧,我到菜市场买点菜回去做准备,等下你到的时候就可以吃了。”

我买齐东西回家,然后又上了一趟街,买了两箱老年人喝的牛奶,又买了一箱苹果,一件青提,顺着记忆找到大姑家。

我刚到,表哥马上从屋子里出来和我打招呼,递给我一根烟,帮忙提东西。

饭桌上,大姑给我夹菜,她说:“吃菜,吃菜,你们别光顾着喝酒。”

表哥说:“我妈很久没有这么高兴了。”

大姑笑眯眯地说:“这是我侄子,侄子来我家吃饭,我肯定高兴啊。”

我们喝到一半,表哥有些醉意,他说起了一些往事,说自己当初真是猪油蒙了心,连累家里人。

大姑虽然在一旁没有说话,但不停用袖子擦眼泪。一时间,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忍不住叹了几口气,同时我心里做了一个决定。

我决定回去说服爸爸,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他和大姑是亲人,该把这门亲续起来。同时,在我们有限的条件里帮一把大姑。

我以为我要对爸爸费很多唇舌才能说服他,结果我把大姑和表哥的现状告诉他,他马上湿了眼眶。非要我第二天,送他和妈妈回老家。

回到老家,我们还没有把东西收拾好,爸爸马上让我带着他和妈妈去街上买了几样菜直接跑去大姑家。刚到门口就大声喊:“大姐,大姐。”

大姑很快出来,哄着眼眶说:“阿弟,你回来了。”

两姐弟都泪奔了,大姑平静心情后提了提往事,说自己当时被猪油蒙了心。爸爸感赶紧说:“大姐,要说起来,我也有错。但我们不说这些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人要向前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一幕,我觉得我的决定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