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进入2024年“两会时间”,各地也陆续揭晓2023年经济“成绩单”。

截至1月27日,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公布了2023年全年经济运行情况,国内地区经济版图也由此发生了新变化。

01

首个13万亿大省诞生

十强格局洗牌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GDP总量126.06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全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的背后,第一个13万亿大省诞生了。

2023年,广东GDP达13.57万亿元,增长4.8%,总量连续35年位居全国首位。广东之后,江苏牢牢占据全国第二经济大省的位置,2023年GDP达12.82亿元,增长5.8%。

还有一些经济大省也实现了新量级突破。

例如,山东、浙江年度GDP分别突破9万亿元、8万亿元。

2023年全国GDP十强省

省份

2023年GDP(亿元)

广东

江苏

约128200

山东

浙江

四川

河南

湖北

福建

湖南

约47200

与此同时,全国经济前十省份迎来新一轮洗牌。1月24日,河南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初步核算,2023年,河南GDP为5.91万亿元,同比增长4.1%。

这也使得2023年首次突破6万亿元的四川超过河南,成为排名第5位的经济大省。

在去年初的初步核算中,2022年河南GDP曾达到6.13万亿元。不过,今年1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以来,河南着力提升数据质量,加大统计数据核查力度,实事求是修正历史同期数据。经最终核实,2022年,河南GDP现价总量为5.82万亿元。

除了第五名尘埃落定,湖北、福建的“抢七”争位也水落石出。2022年,湖北和福建GDP差值仅有625亿元。在2023年,湖北领先福建约1448.63亿元。

此外,2022年安徽GDP曾超过上海,但在2023年,上海GDP总值4.72万亿元,反超了安徽的4.71万亿元。不过,若比较增速,安徽增长5.8%,高于上海5%的增速。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如果看经济体量,全国前十省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梯队,也多是人口大省。而从“挑大梁”的角度来说,经济体量仅为前提与基础,对全国影响还要综合看地区工农业、外贸、科创、财力等方面。

02

陕西排在各省第14位

稳居“3万亿俱乐部”之首

就GDP总量而言,2023年有2个省份突破10万亿,7个省份超过5万亿,4万亿以上的有4个省份,陕西、江西、辽宁、重庆、云南则组成了“3万亿俱乐部”。

2023年GDP”3万亿俱乐部“

省份

2023年GDP(亿元)

陕西

江西

辽宁

云南

2023年,陕西GDP总值3.38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排在各省份第14位,位次与上年相同,位居“3万亿俱乐部”之首。对比全国经济总量,陕西占比约2.7%。

在省域经济版图上,“3万亿俱乐部”格局是新晋形成的。2022年,陕西、江西率先晋级,进入3万亿大关。2023年,辽宁、重庆、云南也完成了这一整数突破。

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谈民宪看来,过往陕西人均GDP在全国位次要高于总量排名。2023年在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疫后恢复调整、市场预期转弱不利影响下,陕西经济顶住压力稳增长殊为不易,这也是过去几年抢抓市场机遇、坚持产业优化的结果。

2010年,陕西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7年后,2017年跨过2万亿大关。2022年,跃上3万亿新台阶,这次只用了5年。在这期间,陕西人均GDP突破8万元,经济总量则从2019年开始超过辽宁,冲上了全国第14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与陕西携手晋级“3万亿俱乐部”的江西,2023年继续保持追赶之势。前三季度结束时,陕西GDP为23681.34亿元,江西GDP为23653.2亿元,两省GDP差值仅不足30亿元。2023年11月,江西省信息中心发布的一份《2023年前三季度GDP邻近省市宏观经济监测》中曾预判“(两省)全年经济总量排名互换可能性较大。”

2023年全年下来,陕西仍更胜一筹,以3.28万亿元GDP总量领先于江西的3.22万亿元。同时,陕西全年GDP增长4.3%,增速略高于江西的4.1%。

就经济增长结构看,陕、赣两省各有所长。陕西第二产业更为突出,2023年全省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16068.90亿元、15067.42亿元,所占地区经济比重差别不大;江西第三产业总量更高且占比更多,2023年全省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13706.5亿元、16043.2亿元。

人口总量方面,截至2022年末,江西常住人口4527.98万人,陕西常住人口3956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西部地区

经济崛起势头明显

我国按经济分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中部指的是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6省;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省份;西部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和广西12省份;东北则是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从行政区数量、国土面积,西部地区显然是最为庞大的区域。过往依靠改革开放后的先发优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领先。不过,近年来西部地区崛起势头明显。

2022年曾有5个西部省份进入全国GDP增速前十,分别是甘肃、云南、陕西、内蒙古和宁夏。2023年增速前十里,西藏、内蒙古、宁夏、甘肃、重庆、四川等均为西部省份。

有分析认为,对西部省份而言,经济高增速一方面是由于基数小,落地几个大项目就能拉高增速,例如,内蒙古经济总量2万多亿,甘肃1万亿出头,宁夏、西藏还不到1万亿。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下的产业转移,并以此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例如,近年国家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设立了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其中,2023年前三季度,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292个,协议总投资3259.7亿元。

又如,作为全国能源资源大省的陕西,正搭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快车,在能源、非能源领域双向发力,尤其是高端制造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23年,陕西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4.6%,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达5.9%,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39.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7%。

董登新表示,西部地区集中了资源能源富集省份,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工业驱动。依靠能源经济打下的基础,西部省份更需要注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非资源依赖型产业,从而形成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2024年增长目标

多数省份定在5%-6%

在2023年多地经济总量更进一步后,2024年经济目标如何设定引人关注。全国已披露年度经济数据的29个省份中,有26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24年的增长目标。

其中,2023年GDP增速较快的两个省份西藏和海南,2023年增速预期也最高,均在8%左右,其他省份大多将经济增长目标落在5%-6%这一区间。

例如,中国经济三大强省广东、江苏、山东,今年不约而同瞄准了5%这一数字。其中,广东目标设定为“5%”,江苏和山东则要力争“5%以上”。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陕西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6.5%。

“无论纵向对比2023年陕西4.3%的经济增速,还是横向比较其他省份增长预期,陕西2024年定下5.5%左右的增长目标都是比较务实的。”西安邮电大学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指出,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预计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旅产业等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将成为陕西落实经济增长目标的关键,同时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此外,陕西着力推进的创新“双中心”、秦创原建设等也将逐渐进入出成果、“打粮食”的收获期。

事实上,在规划2024年发展线路图时,全国多地在新兴产业方面都锚定目标,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等成为关注焦点。这将意味着,能否培育成型的未来产业,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将极大影响各地经济潜能,影响未来竞争格局。

据东市西市 K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