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阴必有雨,人狂必有人收”。

近日,上海发生了一件令全国网友非常气愤的事,如果不是有视频上有时间显示,大家以为回到了上海滩,许文强打码头。

发这个视频的女子本想在上海开一家服装店营生,没想到刚开业没两天,就遭遇一名陌生男子上门砸店,通报出来之后,发现原来男子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回顾

视频一开始就是那个男子双手插着口袋,大踏步从门口走进来,两名女子则坐在收银台等着顾客上门。

没想到等来的不是大客户,而是一个大祸人。

这名男子刚踏进门,就用一只手指指着她们,大声的说:“你们这个店不要开了”。

店里两名女子吃惊了,这是几个意思,是物业还是别的管理人员,还是她们刚开业,装修那段时间影响到这个男子了?

还没等两名女子反应过来,男子直接一只手将旁边的货架和衣服全部推倒在地,然后走到她们面前,对着她们大声说:“听到没有,赶快起来,关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子还是没弄明白这个男子的来意,但是他打砸店里的东西,总要留视频为证吧,于是打开手机准备录视频。

男子看见女子录视频,直接打掉她的手机,店里的另外一名女子想拦住男子的行为,没想到男子更加激动,直接一巴掌打在了女子脸上,随后将两人推出门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男子如此激动,两个女子也不好多说,怕更加激怒男子。

但是事情总要弄明白是什么原因,女店主打电话报警,将事情跟警察说了一遍。

等女子去录了口供,才知道这名男子的来意,他叫什么。

根据虹口区的警情通报,男子姓王,46岁,是从外地来上海做生意的,而且他跟女店主在同一层开了三家服装店,巧的是他们是从同一个品牌方拿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视频不断发酵,有记者根据视频对女店主进行了采访,女店主钟女士表示,男子打砸的那些衣服还有货架,大概有一二十万左右。

如果按照这个损失数目,男子被依法刑事拘留,一点都不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黑社会,是无辜经销商

刚开始,大家看视频的时候,全国的网友都很气愤,觉得王先生的行为就是妥妥的黑社会行为,再现上海滩许文强、丁力、杜月笙。

细心的网友觉得王先生太冤了,只是他处理的方式不对,性格不够沉稳,气上头了就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其实最大的过错是品牌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上海方面的通报,打砸服装店疑是因为男子在商场开一服装店,厂家品牌方又在同一商场开一个直营店,引起男子不满打砸。

厂家见王先生把市场打开了,生意好了,也想自己赚更多,然后直接在同一楼层开一家店。

这不是直接过来抢生意的吗?

品牌方自己开店,优势比经销商优势太多了,没有拿货上的抬高价格,没有销售价格的阻碍。

这样看来,王先生把所有的资源都投资进去了,到头来品牌方直接撬底,换成谁都会气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如何避免商业陷阱

如何避免这种商业陷阱,在你和厂家签订合同合作时,就要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写在合同条款里,通常的合同条款要注意哪些问题,就以这个服装店为例,你在签合同时要写上的条款。

一、 合作时间在多少年以上,这期间厂家不能断货;

二、 在商铺周围多少距离范围内,不能出现该品牌服装;

三、 厂家规定的销售额不能太高,一定要在你预计的销售额三分之二以内;

四、 如果你进货的供应商不是厂家,而是代理或者经销,你一定要让厂家也签字盖章,否则厂家换代理或者经销,你就同样面临淘汰。

五、如果你的店铺是从别的租客转让过来,你一定要让店铺所有人一起签字盖章确认。

开品牌店基本就是这些商业陷阱,不注意细节问题,出现问题要么吃哑巴亏,要么就容易冲动犯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先生之前加盟这个品牌方,之间一定有一份合同吧,如果合同上没有标明那么详细,王先生在这上面是要吃亏了。

如果合同有标明清楚,品牌方还在同一商场同一层楼,开一家直营店,那就是品牌方不遵守合同。

等了解事情的原因,很多网友替王先生说话,不过男子确实打了人,有视频为证,这个是躲不开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

现在媒体上很多视频刚开始大家都跟风,其实视频有时候插头去尾,有的已经经过剪辑,大家根本不知道视频背后的故事。

刚开始大家看视频,把王先生比喻为上海滩的许文强,靠打打shasha拼出一番事业,觉得王先生就是黑社会,同时开三家店背后有保护伞。

后来通过警情通报,大家都误会王先生了。

不过王先生还是太冲动了,既然是品牌方的过错,就有理由劝品牌方退出,没必要冲动到打人。

同情还是归同情,那么大家说,如果你们开店碰到这样的品牌方,你们怎么办?

欢迎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