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语

本学期,22级本科新闻和21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2023年9月开始由陈红梅老师主讲。同学们进行新闻采写综合练习,陆续提交课程作业。经补充采访修改完善后,任课老师将挑选一部分优秀作业,不定期刊发。

“这是我按部就班二十年中最缤纷的记忆。那段人生按下暂停键的日子,像闪着光,可以抚平以后无数个乏味瞬间。”佳玲如是形容她的义工旅行。

不同于日常旅行游山玩水、恣意享乐,义工旅行(voluntourism)是一种将“志愿工作”与“旅行”相结合的旅行新模式,本质上以志愿服务为目的。旅行者通常会加入当地某一组织,如农场、民宿等,在其中通过劳动换取相应食宿。

截至2023年底。豆瓣“穷游小组||义工旅行||结伴而行”小组共有72459人,“【义工旅行】国际青年旅舍”小组共有61602人。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一定程度上,义工旅行似乎抚平了内卷化的人生一角,在人生主路上分岔出一道羊肠小径。

绕一条远路

在乘坐两次航班、三次大巴、一次汽车后,2023年11月12日晚上6点,图图终于到达了此次旅行的目的地:Króksfjarðarnes(克罗克斯菲亚扎内斯),一个位于冰岛西北部西峡湾区县城下的小镇。在镇上的农场与工厂中,他将展开为期17天的义工旅行。

作为一名研二学生,这学期图图以交换生的身份在捷克求学。不太繁忙的课业促成了频繁的旅行。从德国到波兰,意大利到法国,九月中旬至十一月,图图的足迹遍布南欧、中欧和西欧国家。然而,从意大利回到捷克后,图图陷入了对游客走马观花式“特种兵”旅行的思考:打卡著名景点,购买当地特产…… “这种旅行对了解当地人生活方式的意义不是很大。”因此,“想要进入当地人生活”成为了图图报名参与义工旅行的根本原因。未曾涉足的北欧国家成为首选,最终,他踏上了冰岛的土地,一个被许多人纳入“人生清单”的国度。

申请国际义工的流程并不容易。从寻找网站注册账号开始,然后填写个人信息、搜索合适组织进行交流沟通……“茫茫大海捞针一样”,图图如是说。最后终于在朋友共同寻找协助下找到了一条合适的旅程,前后共花费了半个多月。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冰岛也许是诗意的北欧童话王国,极光、瀑布、冰川……纯净而绚丽的自然景色满足人们浪漫的想象。不过,图图的冰岛旅行是从捡羊毛开始的。

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冰岛白昼极短,墨色总是快而无声地吞没这个小国,又久久停留。11月份的冰岛平均日照时长仅有六小时。此时正值冰岛冬季,当地农民往往会利用冬天室内养殖期间剪羊毛,以卖出更高价格。图图到达农场后的前四天,几乎都是在与羊群打交道。

图图主要负责收集脱下的羊毛,根据羊毛的干净程度,是否沾有杂草或是粪便将其进行一等级、二等级和三等级的分类。有时,图图需要在清晨六点多起床,于漆黑中驱车前往农场,进行收集、分拣羊毛的重复劳作,直到晚上四五点钟,一站往往就是一整天。在短短的四天里,他与其他义工一齐帮助一千多只冰岛羊脱下厚实的毛衣。放羊、喂羊、清理羊圈、打扫羊粪也是图图的工作。“其实很辛苦,平时谁会跑到农场去捡羊毛放羊。”

随着收集羊毛工作进入尾声,图图的工作时间也渐渐归于日常,早上十点多出工,下午三四点结束。最后几天,图图来到一家淡菜加工厂进行一些基础的清扫工作,如用滋水枪冲刷地面、清扫机器等比较简单的事务。

尽管义工旅行不乏辛苦劳动,图图却觉得这些劳动经历使他收益颇丰。这为副业在经营自媒体的他提供了许多素材,对事业有不小帮助。同时弥补了参观景点时缺失的部分。每一次的劳动合作、沟通交流都是一场沉浸式体验,能够进一步参与当地文化。

义工旅行不仅仅只有劳作,人与人的相遇、人与自然的接触,也成为旅途中的意外之喜。

Bavdi是图图捡羊毛农场的农场主。在图图工作结束之际,Bavdi询问图图的离开时间,希望带图图前镇上购买手工品,当作礼物赠送给他。图图离开前两天的下午,Bavdi果真驱车带领他前往镇上一家纯手工制品店挑选礼物。一路上,农场主反复感激图图对农场的帮助,操着不太流利的英语同他聊天。“他并不用把我们当做廉价劳动力,一切辛苦他都看在眼里。”这令图图印象深刻。

倒数第三天的一个夜晚,图图在居住的木屋二楼房间剪辑视频。一阵敲门声从房间外传来,“Here you are!”知道图图在工作的义工旅行负责人Wesly为图图送上来一个烘烤苹果派,那一瞬间的图图十分感动。

图图的住所在一家远离城镇的海边木屋。每个天气好的夜晚,没有云层遮挡,打开门一抬头就是漫天绿色极光。由于光污染,在冰岛城市能看见极光的概率较低,“所以说这种旅行形式也是蛮值得的。”一天的劳动结束后,Amber和Pauline两位来自加拿大的女性义工带图图一行开车一个多小时到达旁边的小镇泡火山野温泉。抬头极光星辰交错,图图在这里看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流星。

“人生应当辽阔”这是图图在自媒体账号上的个性签名。义工旅行是辽阔人生的其中一条道路,尽管这条路算不上便捷,在功利性目标导向下似乎是一场无意义的绕远,但它沿途风景足够独特。“有些景点一直都在那边,但有些人有些事,错过了就没有了。”

新的目的地

“我不假思索地上路,因为出发的感觉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满了可能性。”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在《在路上》一书中写道。这句话被佳玲誊抄在自己的随记本上,并付诸实践。

2021年3月5日,Z201列车从北京西首发,裹挟着呼啸的北风一路南下,佳玲随它一同上路,抵达四季温暖的三亚,这里三月的平均气温高达29℃。

生在湖南岳阳的佳玲从未在现实生活中见过海,这是她选择三亚的原因,她在三亚后海村的一家冲浪俱乐部工作以换取食宿。冲浪店后面便是无际的大海,浪花翻起层层白沫,少数贝壳成功冲上岸边留在滩涂,大多数贝壳则一次次在浪中沉浮。

2021年2月25日凌晨,查到考研初试分数的佳玲得知自己无缘复试,这是她没有认真备考意料之中的结果。“我咋一点都不痛苦,我感觉要奔向我自由的人生了”佳玲与朋友的聊天记录中讲道。五天后,她已联系好店家确定前去义工旅行的时间。又过了五天,她来到了三亚实现自己心心念念的义工旅行。

同样考研失败的Keke并没有那么“洒脱”,这已经是她的“二战”,然而分数仅仅比去年高了一分。站在人生岔路口,一边是晦暗不明的学术之路,另一边是父母期待的职场之路。面对现状,Keke选择暂时“脱轨”,躲到无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安静生活一段时间。“义工旅行”对当时的她而言是实现愿望的低成本途径。

在2023年2月的最后一天,Keke到达了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下的一家民宿,开启了一个月的义工生活,她这样形容这段经历:很轻松、很幸福、很幸运、很梦幻。

寒假结束后的三月并不是旅游旺季,Keke在民宿接待的客人一只手数得过来。每天除了维持民宿大厅基本卫生工作外,剩下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做做甜点、晒晒太阳、逗逗小狗……这里的生活悠闲而惬意。在工作20天后,Keke的民宿老板受朋友邀约前去大理游玩,并带上了店里包括Keke在内的所有义工员工,支付了全程所有吃住费用。旅途回来后,Keke在老板提供的义工福利下从义工房搬出,入住了民宿一晚费用两千多的湖景房。这是她最喜欢的房间,一整片超大斜角的落地窗面向湖面,清晨拉开窗帘,泸沽湖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在这里,Keke也遇到了挚友,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她所工作的这家民宿老板。“他可以做到对待仅仅相识几天的义工都很用心。”3月10日,在民宿后院花园浇完水的Keke鞋底沾满泥巴,老板便拿着她的鞋帮她冲洗净鞋底泥垢,在不太好意思的别扭中Keke备受感动。

身处三亚冲浪俱乐部的佳玲也收获了一段美好经历。做一休一的工作时间十分灵活,工作日时,佳玲会在店内帮忙出租冲浪板、售卖海滩用具、为报名冲浪课程的游客拍摄照片……一天工作大约八九个小时。而在休息日,佳玲有时会去其他景点游玩,如“天涯海角”、椰子洲岛、国家水稻公园等等,或者就在海滩晒晒太阳,和俱乐部教练学习冲浪。不会游泳的佳玲的第一次冲浪时,快冲向岸边的前一刻,从冲浪板上掉了下来,在水中扑腾半天才回到岸上。教练打趣道:“教你冲浪不仅要有一个冲浪教练,还要配一个安全员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三亚后海冲浪的人

在义工旅行过程中,佳玲感触最深的是海南的天气。从湖南冬天阴冷潮湿到海南明媚晴朗,褪去厚重的冬装换上轻薄的衣物,落日余晖铺满海面,天边云霞旖旎灿烂……三亚的温暖仿佛能渗进身体一般,佳玲感到无比放松。“一切都是彩色的,不像湖南的天空灰蒙蒙像加了滤镜。”正是这段在三亚的经历,佳玲萌生出在海南待几年的想法,她作出了一个巨大决定:考研到海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佳玲在海南拍摄的晚霞

Keke也在旅行结束后也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她迫切希望将自己日后工作中所学的内容回馈给民宿老板,因此会关注与文旅类相关职位。义工旅行中,她关闭了自己的社交软件,每天除了在线上与父母报平安外,她几乎不会向外分享或收集任何消息,试图以此跟过去失败的自己短暂切断,重启一段崭新的人生。在这段人生中,民宿老板的善意温暖将她从过去最低谷失意的状态中拉起,Keke对此心怀感激。

命运的齿轮就这样悄然转动,义工旅行的路途带领她们走向全新的目的地。2022年,佳玲成功考研上岸,成为了海南大学一名法学研究生。2023年7月,Keke找到了工作,在杭州从事与文旅相配套的餐饮服务行业。2024年1月,她将“升职”成为名义上的代理店长。

漫长的旅程

2023年12月31日,这是凡凡进行义工旅行的第179天。今天他没有工作,将会在影院观看《泰勒·斯威夫特:时代巡回演唱会》进行跨年。

2023年,就读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凡凡遭遇了一场如他所言的“精神危机”:人生前路扑朔迷离。毕业论文遭遇写作瓶颈,没有读博打算也没有工作规划,未来没有可以使力的方向,人生仿佛停滞不前。

凡凡义工旅行的第一站——寺庙义工属于这段人生走投无路下的一个选择。他把自己扔进一条完全陌生的岔路,开启了一段漫长的旅途。之所以选择义工旅行的形式,凡凡言简意赅:没钱。

2023年7月5日,凡凡到达厦门石峰岩峰寺,在这里他主要负责客堂坐班、善众迎接和照片拍摄。寺庙中,凡凡遇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人:七十岁各地寺庙做义工的奶奶、身患绝症在寺庙求得一息安宁的病人、初中辍学在寺庙自学准备考浙大的少年、沉迷书法的深山隐士、官员富豪……“充分见识人类多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凡凡在寺中阅读

八月的最后一天,凡凡离开了寺庙动身前去江西婺源,负责在一家民宿做些简单的杂活:打理小院、餐厅上菜、遛狗等等……一路西行,十月十一月,他又来到四川稻城、滇川交界的泸沽湖与丽江继续完成义工旅行。十二月至今,他在云南大理负责配合老板自媒体发布视频。

相比短期义工旅行浮光掠影般的梦幻,凡凡的义工旅行更像一场漫长的修行。正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的四个阶段,短期义工往往处于第一阶段“蜜月期”,所有事物对他们都有很强的新鲜感,面对的全新的工作内容和旅居环境,人们会有非常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短暂的放松感也恰到好处地推动他们回归自身主业。然而当新鲜感逐渐褪去,正向情绪转而被焦虑所取代。

义工旅行的第五个月,在泸沽湖的凡凡陷入自己义工旅行选择的意义思考。义工旅行过程中,他每天当所做的事和自身学业事业并没有太大关联。“这段义工旅居,是在逃避吗?”是凡凡对自己的叩问。当义工旅行祛魅后,在自我怀疑与新环境焦虑中,如何自洽成为他要面对的课题。

早起来到泸沽湖畔冥想、日记中与自己对谈是他的自愈方式。冥想是在与自然对话,日记是在与自我对话,凡凡发现这两种对话比与人类对话更有治愈和平静的力量。抽象的意识在脑海中随清风翻飞,焦虑、痛苦、不安的文字被水波抚平。在这里,天光、鸟鸣、清晨凌冽的空气给了他答案:“这个当下,先感受这个当下。”将自我感受放在第一位,内耗的声音仿佛都消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凡凡在泸沽湖畔写日记

长时间的旅居让凡凡明确了自己的喜恶,对于工作他也有了初步计划。自媒体做视频是凡凡一直想做的事,义工旅行恰好为其提供了契机。凡凡认为,旅途上的风景与生活内容都有纪念意义,通过自媒体进行记录表达,为他的未来提供的一个方向,半年来的视频发布更让他觉得自媒体会是自己长久做的事情,并想把它发展成为副业。而对于自己的研究生主业,他也有了新想法:“我现在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结束义工旅行,回归自己的主线大干一场。”

2024年一月十日左右,凡凡将结束他为期半年之久的义工旅行。这段漫长的旅程会带他走向何方,仍是未知数,但人生道路上的迷雾似乎在渐渐散去。怀揣对未来前所未有的希望、对世界满心的好奇,凡凡认识到,这个世界依旧有无数种选择。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受访者姓名均使用化名

采写 | 22级新闻学 陈语萱

编辑 | 谢瑞临

审核 | 杜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