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30日消息(记者王晶)1月30日,中国海上专业救捞力量的新旗舰——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满载排水量19000吨的“南海救103”轮正式投入使用,这艘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集空中、水面、水下救助能力于一身的深远海大功率多功能综合救助船,将以崭新形象奔赴2024“春运”海上交通安全保障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海救103”轮(央广网发 交通运输部供图)

“南海救103”轮具有功能定位“远”、救助本领“强”、科技含量“高”等特点。该船总长136.9米,型宽26.7米,型深11米,设计吃水6.5米,系柱拖力350吨,续航力16000海里,自持力达90天。“南海救103”轮兼有水面遇险人员搜寻救助、深远海遇险船舶拖曳救助、海空立体搜寻救助支持、对外消防灭火、应急抢险救助、信息传输与应急指挥、溢油污染监测等七大功能。该轮配备DP3动力定位系统,可搭载大、中型救助直升机,拥有6000米自主式无缆潜航器和深海拖曳系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船舶的建造是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关于“大型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等新型装备”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有关“加强远洋深海极地救援能力建设”等内容的重要举措,填补了我国深远海综合搜救能力的空白。“南海救103”轮的正式投入使用,将更加有效地服务国家“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处置应对各类海上突发事件,执行深远海遇险船舶、航空器搜寻救援等任务,为南海海上运输、海洋资源开发等提供安全和服务保障,参与全球海上搜救和国际救援行动,维护我国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对于保障我国南海海域海上人命安全和海上物流链供应链通畅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南海救103”轮的加入,目前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在南海海区的粤东、珠江口、琼州海峡、西沙和南沙等重点海域动态部署了25艘专业救助船艇、4架救助直升机、9支应急救助队,实施24小时全天候值班待命,全力保障群众海上出行安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