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今年(2024年)1月17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人口相关数据,全年出生人口为902万。

这一数据,较2022年再一次降低。

截至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已经连续7年下降,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

此次虽然没有公布总和生育率数据,但对比前一年可知,这个数字大概率仍然在1附近徘徊。

要知道,该数据需要在2.1以上,才能保证种群正常迭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禁令人担忧,如果生育率上不去,国家将面临怎样的危机?

曾经的人口爆炸期

要讨论现在人口数据暴跌的原因,就不得不提曾经的人口生育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大力鼓励过生育。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以前,大批人口死在了战火和动乱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在建立新的政权后,移民和鼓励生育成为了主流。

解放后,人们不仅能够吃饱饭了,而且还有了一定的思想自由,生儿育女自然就提上了日程。

其实,都不用国家鼓励生育,广大农民一旦能吃饱饭了,他们的繁殖欲也就随之而来。

自古以来,能结婚的家庭都会多胎生育。

只不过那个时候婴儿夭折率高,产妇也容易死亡,生育率很难提上去。

但是,新的政府不仅给了农民田地,还实行了“赤脚医生”政策,让占据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能够接触到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婴儿的夭折率就显著降低了。

家家户户生的小孩大部分都能够养大,一家有四五个孩子不是稀奇事,有的家庭能生育上十个。

而且那时候养小孩不像现在一样精细,基本是给口饭吃、大的带小的很快就拉扯大了。

就这样,中国人口迅速增长起来。

然而,生产力的发展没能跑过人口增长速度,在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多就成了灾难。

很多家庭的田地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这些新增的人口,最终导致了无数悲剧。

中央也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生育政策由鼓励转为“节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中国人民多子多福的传统根植于每一个人的思想之中。

这种不痛不痒的“节制”政策,根本就阻挡不了人民群众的生育欲望。

中国人口的增速令世界咋舌,再这样下去,人口问题将影响到国家的发展。

为了遏制人口的快速增长,政府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开始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政策始于197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初,计划生育只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优生优育的科学知识,并给予少生的家庭一定的奖励。

比如“一胎不算少、两胎刚刚好、三胎太多了”这样的标语就极具时代特色。

可惜的是,后来计生办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操之过急。

在有些农村地区,如果第一胎是男孩,那么就不允许再生育,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允许生二胎。

在公职群体中,则不论男女只允许生育一个。

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不少地区基层干部对想生育的家庭实施了重压,造成了不少惨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90年代是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最严格的20年。

在这二十年中,人为制造了占据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胎或二胎家庭。

这些新生的孩子,成为了现在生育的主力军。

按照原来的设想,新一代的青年人陆续放开生育政策,则可以保证国家人口呈现正常的结构。

然而,事情并不如某些专家所设想的那样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禧年以后,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一起来临了。

不够健康的人口结构

在国际上,通常将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进入老龄化的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我国在2000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这个时期,因为我国人口数据依旧庞大,计划生育政策并没有及时调整。

一边是新生儿的减少,另一边是老龄人口的增加,我国不可避免进入了老龄化快车道。

老龄化人口增多,意味着养老压力加大。

在一个家庭中,一对夫妻往往需要赡养四个甚至更多的老人。

所谓上有老下有小,夹在中间动不了,就是80、90后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这个数据扩大到国家层面,则是养老金的入不敷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来讲,现在的在职人员缴纳的养老金,一大部分都用作支出现在已经退休的老年人的退休金。

我们可以简单算一下:

1970年,全国出生人口为2700万,这批人退休后,将由30年后的职场主力军提供养老金。

也就是2000年,这一年的出生人口为1765万,几乎比上一辈少了1000万。

看起来缺口非常大,但此时养老问题还不是最严重的。

因为早年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制政策,70年代能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人并不多。

这个危机,还要延后数十年才会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国家制定政策,可不能等危机出现了才来调整,到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因此,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在2010年以后,国家采取了几项措施。

一是放开二胎,积极补充新生人口。

2015年,国家全面放开了2胎政策,随后,出生人口连续两年逆增长。

但是,随后这个数据就一路下降,再也没能支棱起来。

到现在,实际上已经全面放开了生育,专家预测中的“婴儿潮”却迟迟没有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延迟退休。

从1996年开始实行养老金政策开始,一般人退休年限为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即可办理退休开始领取退休生活。

随着养老金压力的增大和人均寿命的增加,延迟退休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各地都逐步开始推行政策。

三是养老金并轨。

一直以来,公职人员的退休待遇都跟普通职工不一样,走的不是一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近年来养老金并轨——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跟企业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已经摆到了台面上来。

以上都是国家为了扭转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负重过大所采取的众多举措中的一部分,好不好用,目前还看不出来。

可以说,国家比我们更加关心人口结构问题,也更加关心民生。

但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讲,所谓追根溯源,我们不妨倒推一下,为何出生率会下降?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生了?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一旦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就很难再爬起来。

就连欧美的一些高福利国家,也在为生育率发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回国内,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生孩子了?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们只讨论几种最常见的因素。

第一是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升,让现在的生育主力军90后很难像上一辈那样频繁生育。

因为计划生育,90后普遍是独生子女或者二胎家庭子女。

他们享受了上一辈人的全部滋养,包括优渥的生活环境和更好的教育资源,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90后生小孩更多的是抱有培养成才的心理,而不是指望他们养老。

像长辈那样多养几个小孩,从而分担养老压力的想法,几乎不复存在。

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愿意享受当下,即使生小孩也是出于对新生命的喜爱,这种情况下一般生一两个就足够了。

第二是生活压力增大。

由于90后都是少子女家庭,当两个年轻人结合后,很快就面临着四个乃至更多长辈的养老问题。

再加上2016年实施的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导致一、二线城市房价疯涨。

年轻人想要在工作地安家,成了大难题,很多家庭都要掏空六个钱包才能留在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一部分年轻人选择了不婚不育。

这些年来,初婚年龄也在不断地增高。

已经结婚的年轻夫妻,则不得不考虑生育后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本。

生多胎,意味着在家庭的重担上再加一笔,大家很容易算清楚这笔账,其结果也就不言而喻。

第三则是育龄妇女的减少。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一部分有意愿结婚但无法找到对象的青年。

因为计划生育的缘故,农村地区90后男女比例差异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女性成年后,更愿意在大城市定居,部分留守在农村的男青年无法成家已经成了定局。

育龄妇女本就比较少,再加上一部分妇女受新思潮的影响不进入婚姻,这又是生育率下降的一大成因。

有的人会说,中国有14亿人口,已经很多了,少生点不好吗?

这个问题要辩证地看待,如果人口结构正常,那么人口少一点也是有利的。

但是,单纯的减少新生儿,只会加速国家的老龄化进程,到时候将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试想一下,几十年后,满大街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这样的社会又有什么活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鼓励生育,希望85后、90后乃至00后能够扛起生育大旗。

这些举措包括生育补贴、普惠托育、完善养老保险等,虽然各地政策不一致,但是都在探索的道路之中。

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说不定还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社会和工业变革。

到那时,也许人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们要做的,就是过好当下的生活,静待时间的沉淀。

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我们仍要抱有信心。

参考文章

央广网《专家解读:如何看待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中工网《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挑战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