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斋”所有。备注引用于新华社,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转载需经本人同意方可!

沪东造船厂建造的第一艘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服务的三用工作船 19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沪东造船厂建造的第一艘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服务的三用工作船 198
沪东造船厂为新加坡塞汀诺公司建造的海上石油勘探和开采三用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沪东造船厂为新加坡塞汀诺公司建造的海上石油勘探和开采三用工作

上海船舶工业形势喜人,1983年全市造船的总吨位达33万吨,修船345艘,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上海已和20多个国家地区签订了66艘、61万多吨的造船合同。

1984年 杨溥涛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杨溥涛摄

第一条汽车音响设备生产线在上海无线电四厂建成,每分钟可以生产一台立体声汽车收音机。

1984年 杨溥涛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杨溥涛摄

上海电视机一厂经过全面企业整顿,1983年共生产彩、黑白电视机35万多台,比1982年同期增长27%,税利总额达4400多万元,等于一年赚回了一条生产线。

1984年 徐义根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徐义根摄

上海汽水厂拆掉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最后五套旧设备,换上了先进的汽水灌装流水线,每天生产汽水63万多瓶,产量比原来增长了三倍,成为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汽水厂。

1984年 王子瑾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王子瑾摄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与上海解放塑料厂等单位协作,研制成功塑料薄膜无菌隔离器,并在国内首先建立起无菌实验小鼠基础群。

1984年 张平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张平摄

上海工业战线约有40台第一代机器人在工作。

夏道陵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道陵摄

我国第一个用电脑控制的环境自动监测网络,1984年5月4日在上海环境监测中心建成。

吴复民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复民摄

年产22.5万吨精对苯二甲酸装置,1984年5月下旬在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一次试车成功。它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流程最短、能耗最低的精对苯二甲酸装置(日本引进)。

杨溥涛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溥涛摄

1984年6月19日上海船厂举行了“勘探三号”建成典礼。“勘探三号”是我国自行建造的第一座半潜式钻井平台。

1984年 柳中央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柳中央摄

上海规模最大的商品流通经济联合体——上海市日用工业品贸易中心开业。贸易中心是由上海市第一商业局系统12个采购供应站、公司共同组成的。

1984年 柳中央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柳中央摄

上海无线电十八厂试制的彩色电视游戏机通过鉴定投入生产。

1984年 夏道陵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夏道陵摄

上海照相机总厂成功试制我国第一台具有电子内测光系统的高级小型相机——“海鸥DF3型”135相机(图右),已由机械工业部组织有关单位通过技术鉴定,即将投入批量生产。

1984年 柳中央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柳中央摄

一种适于学习外语用的上海牌L350普及型盒式录音机,由上海录音器材厂投入批量生产,日产量达到400台。

1984年 柳中央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柳中央摄

上海长江电子计算机厂用进口部件组装的CJ-805型“娃娃电脑”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外语的工具,又可用独特的地方语言做家庭经济预算;更换接口电路后,还可用来控制家用电器设备、记录电话以及做各种电子游戏。

徐义根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义根摄

我国第一家用微电脑控制的纺织品真空包装工厂——上海真空包装厂已于1984年8月下旬竣工投产。

1984年 杨溥涛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杨溥涛摄

上海重型汽车厂已发展为能生产4吨、15吨、32吨三大种类的载重汽车。

1984年 杨溥涛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 杨溥涛摄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上海飞机制造厂制造的“运10”大型客机首架试飞4年来,已飞行107架次,安全飞行156个小时,已试课目性能指标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