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原图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1960年 张志忠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张志忠摄

兴平县庄头公社“五四”生产队,位于低洼地区,解放前大片良田历年遭受积水为害。解放后,特别在人民公社化以后,先后共挖了53条排水渠,排去了积水,扩大了水地面积,粮食产量迅速上升,大大改变了全队面貌。

1960年 姜国宪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姜国宪摄

兴平县各人民公社在收割、碾打夏熟作物的同时,掀起了抗旱抢种高潮。

1960年 唐谦信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唐谦信摄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工作者组成的工具改革专业组和兴平杨陵公社拖拉机站的工人一起研究改进拖拉机拖带工具配套成龙的问题。

1960年 闫槐龄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闫槐龄摄

三原县永乐公社钢铁和平产院,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三年多来,产院共接生了440多名婴儿,成活率达到100%。

1960年 安克仁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 安克仁摄

咸阳市酿造厂党支部书记李坤成(左)、厂长宋计拴(右)和工人一起舀取红醋。

郭金升(左二) 1960年 阎槐龄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金升(左二) 1960年 阎槐龄摄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获得者郭金升,兼任着咸阳市和平人民公社陇海里分社副社长,积极领导公社创办了五金、木料、砖窑等上十个工厂。

韩志刚(中) 1960年 徐建民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志刚(中) 1960年 徐建民摄

1957年夏,韩志刚从兴平县第四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西吴公社北马生产队参加农业生产,虚心向老农学习,积极钻研作物栽培、土壤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后来担任了生产队队长和党支部书记。

王保京(右)和同学们在田间进行昆虫观察 1960年 闫槐龄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保京(右)和同学们在田间进行昆虫观察 1960年 闫槐龄摄
利用课余时间讨论研究当天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课余时间讨论研究当天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乾县烽火人民公社社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特约研究员王保京,1960年2月到西北农学院学习以来,在120天的紧张学习中,已学完了数学、物理、植物、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五门大学基础课,考试成绩全是优等。

教师在田间给学员讲授棉花种植课 1960年 唐谦信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师在田间给学员讲授棉花种植课 1960年 唐谦信摄
学员正在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员正在学习

乾县烽火人民公社农业技术学校,经过以试验性生产为主,实行生产劳动、学习、科学研究三结合,两年来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才,成为公社传播科学种子,推广新技术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