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骚扰电话越来越多了,平均一天三四通,有AI的、有人工的,有推销的、有诈骗的,真的很烦。”

刚进入1月,李依(化名)就接到了至少3通骚扰电话,其中不乏推销保险的、推销商铺的,还有推销贷款的。虽然手机屏蔽掉了许多骚扰电话,但他时不时还能接到几个没有显示为“推销电话”“诈骗电话”号码的呼叫。更让他费解的是,一旦接起一个骚扰电话,就会连续接到更多的骚扰电话。李依告诉海报新闻记者,1月以来,自己的电话呼入了17个骚扰电话,加上手机拦截到的16个骚扰电话,这一个月已经有30多个骚扰电话了。

电话销售一天要打1000多个电话

李依的情况不是个例,不少网友也表示自己经常遭到骚扰电话的“围攻”,“银行贷款,卖房子的,每天都有。”“一天三四个,全是虚拟号码,你在哪里他就显示哪里的本地号码。”“过年的时候更多,基本上天天都有。”

对于这些广告推销、贷款、保险等骚扰电话,很多网友已是见怪不怪。“现在什么都要求实名,想搞到个人真实资料实在太简单了,毫无隐私可言。”一位网友表示,现在很多小程序、软件注册时都要求登记身份证号、手机号,还有一些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坏处的促销活动,都会要求留下个人信息,根本不知道何时会有泄露的风险。

从事电话销售工作的阿金告诉记者,年底商家都在搞电销,一名销售一天要打1000多个电话。至于拨打的这些号码从何而来,阿金表示,他们采用的是比较“笨”的办法,即逐个号段进行拨打,能不能够打通全靠运气。“1000多个电话能打通的有500个,而真正有意向的能有20个就算不错了。”

中国移动客服人员向记者表示,骚扰电话增多的原因运营商不能确定,大数据时代,不管是注册什么都会有需要登记信息的情况,这也意味着信息泄露的风险无法避免。同时建议用户可以开通一个高频防骚扰功能,该功能是免费的,开通后通过微信公众号设置黑白名单,可对骚扰电话进行拦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骚扰电话多为电销机器人拨打

“骚扰电话越来越不尊重人了,已经有不少中介用机器人打给客户了,十个电话里有九个都是AI语音。”

AI智能语音正在成为骚扰电话的主要通话手段。李依向记者表示,在自己接到的骚扰电话里,几乎都是AI在说话。“虽然声音是真实的人声,但这些电话的共同特点是完全不听你在说什么,就自顾自把预设好的语音播完等你回答。如果你长时间不回答,他会自动进行下一段语音对话。对话结束后,往往会伴随着一条短信,让你点击或者操作一些东西。”

阿金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商家选择用AI给客户打电话,筛选掉无效客户,有意向的客户再由人工进行回访。“那个需要购买电销服务商的服务。机器人电话虽然省事,但更多时候是在做无用功,会漏掉一些客户。”

据北京科技报报道,如今市面上的“AI电销机器人”,能模拟真人语音,自动通话应答;每天能拨打3000个电话,一年能打出100万个电话,年费却只要4800元。AI电销机器人已经演变成新型电话骚扰工具,其背后衍生出了一条非法泄露隐私数据的“灰色产业链”,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用于引流和筛选诈骗对象的智能工具。

运营商会对骚扰电话进行控制和拦截

有业内人士指出,骚扰电话的根源,在于公民信息的泄露和贩卖。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江苏省常州市某儿童摄影店通过购买新生儿出生信息,向新生儿父母推销摄影业务,在该摄影店的电脑上,公安机关当场查获千余条新生儿信息。据该摄影店负责人黎某交代,这些信息是在行业聊天群里向同行购买的。公安机关查到,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李光(化名)利用黑客技术入侵某新生儿信息网站,窃取新生儿信息26663条,而儿童摄影机构负责人吕亮(化名)与同是摄影机构从业人员的刘强(化名)则充当李光的下线,将李光非法窃取的新生儿信息向全国各地的儿童摄影机构销售。截至案发,三人通过售卖新生儿信息共获利30余万元。经新北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泄露新生儿信息的李光等三人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至三年不等,各并处罚金21万元至8万元不等。

中国联通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对于有电话销售需求的公司来说,他们往往有自己的方式来获取用户号码,普通手机用户防范骚扰电话、垃圾短信、诈骗电话的主要方法是保护好个人信息,同时学会使用手机安全软件,如果用户认为是骚扰电话的可以进行正常的申告。此外,运营商也会根据呼出电话的时长和号码数量进行一定的处理。“一个号码呼出超过100多个号码,时长超过多少小时的话,会被认定为骚扰嫌疑,我们会进行控制和拦截。如果用户接到了骚扰电话,也可以对其进行标记和举报。”

该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能呼入的骚扰电话还是以推销居多,境外电话、诈骗电话经过拦截后已经少了很多。他给记者举例:“如果我们去一个房产售楼处登记了号码,可能会陆续接到各种推销电话,无论是人工的还是自动的都有。骚扰电话的屏蔽和拦截现在可能还做不到100%,但不管是公安机关、网信部门还是运营商,都在大力整治这一现象,包括不断优化拦截模型等手段。”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