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上市公司思源电气董秘“怒怼”沪上三大公募之后,紧接着,蓝色光标的事件又一次将基金经理置于聚光灯下,事件主角直指中邮基金经理陈梁。

1月30日,蓝色光标公告,预计2023年将扭亏为盈,公司全年收入超520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亿元至1.5亿元之间,而2022年同期为亏损21.7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3亿元至1.8亿元,而上一年同期为亏损18.99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来是一则扭亏为盈的业绩预告,但却在股吧等社交平台上激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公司三季报,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8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了3.25亿元。然而,通过计算可以发现,蓝色光标在去年四季度实际上出现了超过1亿元的净亏损。

然而,在业绩公布之后,一张疑似蓝色光标证券事务代表张媛的朋友圈截图在投资圈内引起了热议

截图显示,张媛称公司收入很好,现金流也很好,利润“我觉得也还好吧,至少是正数”。随后她话锋一转,表示今年有几个基金产品是挣钱的,并点名了中邮核心成长、博时稳健等产品,表示“都是负数,我也没去找基金经理问,也没要求基金经理道歉”,还称自己很想认识一下中邮核心成长的基金经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行为,尽管与蓝色光标直接的业务表现无直接关联,而是将矛头直指基金经理,开始了一场公开的“口水战”:“为啥这么说呢?今年有几个基金产品是挣钱的,我买的中邮核心成长,成长了十几年了,但凡我看一眼的时候,就都没给我机会赎回”。

追高踩雷,亏损惊人

追高踩雷,亏损惊人

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为陈梁,目前在中邮基金管理规模为38.49亿元。在过去一年中,其管理的基金回报率为-25.55%,而过去三年的表现更是下跌了-46.02%。

在加入中邮基金之前,陈梁的职业生涯跨越了多个重要岗位,包括在大连实德集团担任市场专员,华夏基金担任行业研究员,以及在中信产业投资基金作为高级研究员。2015年,他转战中邮基金,并很快升任为权益投资部总经理,负责管理5只产品。

然而,陈梁的管理下,有2只产品的任职回报率经历腰斩,最高亏损-54.97%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4年1月30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4年1月30日)

而张媛提及的中邮核心成长基金的表现。这只基金在今年以来的表现相对稳健,其回报率为-0.29%,但是观察这只基金的长期表现,情况就有所不同。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中邮核心成长基金的收益率为-31.26%,而在过去三年中,其收益率进一步下降到了-46.66%,都是处于同类中底部的。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4年1月30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 截至2024年1月30日)

从2021年的50.48亿的基金规模下降至2023年的25.21亿,可谓是“腰斩”。究竟陈梁投资了哪些股票,导致如此巨大的亏损?

(数据来源:w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

2023年以来高度频繁调仓。在年初的第一季度,他重仓于医疗保健和人工智能(AI)领域,并购买了蓝色光标。随后,在第二季度,他转而重点投资于游戏和传媒行业。到了第三季度,他的关注点又转移到了传媒、有色金属和消费领域。不幸的是,这一时期传媒股的持续下跌对基金的表现产生了负面影响。

进入第四季度,陈梁作出了战略性的调整,清空了AI概念股,并将主要的投资集中在能源和石油行业。

(数据来源:wi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wind)

通过对陈梁的投资策略进行分析,陈梁的这种投资方式呈现出明显的趋势追随特性:当锂电池行业热度上升时,他迅速加大对该领域的投资;然而,在CXO行业遭遇不利局面时,他又遭受了损失。同样的模式也出现在传媒和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资上:在这些行业热度上升时,他追随高点进行投资。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上市公司与公募基金的事件中,蓝色光标事件凸显了基金经理的角色和责任。其追逐热点的投资策略导致了严重亏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对基金管理策略的深思。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