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AMD首次提出“融聚未来”的理念,它将一个几乎是独显规格的GPU核心与CPU做在一个芯片上,使其同时具有高性能处理器和图形计算能力,将其命名为APU。在往后的时间里,APU一直作为保留项目时常出现在AMD产品序列中。最近几年,在CPU中集成一颗性能堪用的显卡核心已成为常态,AMD也不再强调APU这个称谓,但这种拥有强大独显GPU的处理器从不缺席,型号后缀一个字母G赋予它新的系列分类:锐龙xxxxG系列处理器,让你一眼就能认出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一代锐龙G处理器是基于ZEN3架构的锐龙5000G系列,其中搭载Vega8显卡的锐龙7 5700G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史上最强与CPU融合的图形性能可以在低画质设定下流畅运行绝大多数游戏,加上如FSR这类超分辨率性能优化技术在游戏中的广泛应用,令锐龙G处理器如鱼得水,满足轻度游戏需求完全不成问题,由它打造的无显卡微型PC也广受青睐,尤其是那些生活起居空间捉襟见肘的用户。

强大的ZEN4架构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大杀四方已一年有余,钟爱G系列的玩家期待着ZEN4锐龙G的到来。前不久的CES展会上,AMD终于公布了最锐龙8000G系列,直接跨过了7000。

锐龙8000G有四款产品,分别是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锐龙5 8500G、锐龙3 8300G,我们第一时间拿到了前两款产品以及配套评测主板——技嘉B650E AORUS ELITE X AX IC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MD最新G系列处理器之所以跨过锐龙7000序列,直接以锐龙8000序列命名,是因为它的提升与改进具有跨时代意义,先来看看锐龙8000G摘下了哪些头衔:

世界最强大x86集成显卡——Radeon RX700M系列,内建了12个RNA3架构CU单元,频率较上一代大幅提升,能胜任1080P分辨率游戏大作。

世界上第一个集成自桌面处理器的人工智能引擎。基于XDNA架构的NPU不同于以往的CPU与显卡GPU核心,这种全新的计算单元使普罗大众都能得到专用的人工智能模型推理硬件,同样无需独显。此外锐龙8000G这一代还加入了AVX-512指令集,在执行一些AI计算时往往会涉及到,它能够加重调用计算资源,提高效率。

双重提升:ZEN4架构的IPC比上一代提升了13%,同时由于最新制程TSMC 4nm应用锐龙7 8700G的最大频率比上一代5700G提升了500MHz,两方面叠加使得单核效能提升了29%,与此同时TDP功耗维持65W不变,每瓦性能平均提升了40%。这个水平使至今徘徊在10nm的竞争对手望尘莫及,比起来自己就像个电油汀。

两代锐龙7和锐龙5的G系列处理器规格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需要提醒是,锐龙8700G、8600G的PCIe独显通道依然是8x,不过标准升级到了PCIe4.0。理论上来说PCIe4.0的8x也能够满足独显的吞吐了,但这得看金手指线路设计。中高端显卡的金手指一般都是为16x插槽设计的,插在8x上有可能影响一点性能。当然了,通常考虑锐龙G系列的用户独显都不是刚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锐龙8000G的芯片是一颗单独的大核心,DIE面积178mm²,内建245亿晶体管,CPU和GPU以及AI专用的NPU集成在了一起。不像之前锐龙7000的那样分成CCD与IOD几个芯片拼在一起,一整颗芯片意味着CCX与IO之间无需经过Fabric端口对接,这有利于提升FCLK的稳定频率,下面我们上机实测会经历这一实操环节。

8700G、8600G包装与实物

锐龙7 8700G首发售价2499元,锐龙5 8600G首发售价1699元,接下来是两款处理器实物与包装、附件展示。

包装盒一大一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装盒一大一小
锐龙5 8600G包装盒与原装散热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锐龙5 8600G包装盒与原装散热器
锐龙7 8700G包装盒与原装散热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锐龙7 8700G包装盒与原装散热器
透明保护盒都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透明保护盒都一样

原装散热器铝挤成型,左边薄的是8600G的,右边厚的是8700G的,压65W足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热器扣具不用于AMD以往的挂钩扭力杆,这回设计成了弹簧螺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热器扣具不用于AMD以往的挂钩扭力杆,这回设计成了弹簧螺丝

将主板CPU插槽上原装的两侧塑料件拆掉,用弹簧螺丝直接拧死,比以往的挂钩式牢靠多了,不易松动,早就该改了,AMD终于想通了。

坚实支援:技嘉B650E冰雕X主板

下面介绍本次测试的主板平台——技嘉B650E AORUS ELITE X AX ICE,型号名字太长,下面简称B650E冰雕X。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色包装盒,简约线条勾勒出AORUS标志性的“雕”图案,B650E冰雕X主板本体更是寒光四射——银白色散热铝件加上浅灰白的PCB板,再添以灯光点缀,让人立刻仿佛置身近期火爆的冰雕节。夏天用它组一台透明的全白PC放在桌上,看着就觉得凉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嘉B650E冰雕X提供的三条PCIe插槽均为全长。主显卡插槽为PCIe5.0×16标准,采用超耐久加固设计,频繁插拔不易坏,非常适合爱折腾的发烧友,更适合我们这些测评的编辑。另外两个黑色插槽为PCIe3.0×1标准。

技嘉AORUS标配CPU数字供电,B650E冰雕X采用16相设计,分别是12路核心供电+2路核显供电+2路SoC供电。强大的多路供电可轻松支持任何级别的处理器,而B650E所面对的这一代ZEN4架构CPU功耗又出奇的低,似乎没有X670的用武之地了。6层PCB加2盎司铜箔能确保整板的电气性能优良,技嘉主板用料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PU插槽两边的供电散热片有热管相连,相互传导热量,为散热增添灵活选择

内存插槽用黑色撞色是聪明的设计,这样无论内存颜色是黑还是白搭配起来很协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B650E冰雕X一共有4个SATA3接口,SATA设备的使用概率越来越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PU供电为8pin+4pin的组合,考虑到这两代锐龙处理器很低的功耗,绰绰有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USB3.2 Gen2×2排线接口,传输标准20Gbps,可用于机箱前面板

主板新颖的无工具设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2散热片快拆设计,只要将弹力螺栓拨向一边就可以把散热片解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M.2散热片另一边为金属插隼固定,便于快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板所有M.2从散热片到SSD的固定均采用快拆组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操作类似于散热片,拨向一边再回弹就可以让SSD的螺丝槽嵌入下方固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但方便而且固定的很牢靠

不少显卡都有很厚的背板,主插槽的锁扣也采用了防挡结构,十分人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技嘉在B650E冰雕X主板上全面使用新颖的无工具易拆装设计,大幅提升了玩家的操作体验,产品用起来更方便,气质上更具设计感,这是许多其它徒有一身漂亮颜色的产品所无法比拟的。

I/O面板非常丰富,提供了大量不同速率的USB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红色Type-A接口是从CPU直出的USB3.2 Gen2通道,最大速率10Gbps。需要注意的是该主板I/O面板的视讯输出只提供了一个HDMI2.1接口,DP整合进了旁边的Type-C。该Type-C接口速率规格高达40Gbps,连接CPU的SoC中的USB控制器,实际速度取决于使用的CPU规格。你可以将其视作一个USB4或雷电3接口。

基于Realtek RTL8852CE芯片的WiFi 6E无线网卡+蓝牙5.0,赠送天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0Gbps的USB-Type C带宽测试

技嘉B650E冰雕X的这个Type-C接口具有强大的规格,DP1.4与PCIe连路都被整合在其中,是不是很像像雷电?Intel开放了雷电3的专利版权,虽然技嘉官方并没有将其称之为雷电,但它无疑是符合雷电3标准的,可以将之视为一个USB3.2 Gen2×2×2接口,即4个USB3.2 Gen2叠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接口功能由CPU支持,在CPU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上述速率 ,当然目前测试用的8700G是在此范围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接口理论上最大可以提供240W的供电,这对主板电源设计有很大的要求,目前不确定B650E冰雕X是否能支持这个功率,但是其标准起步的100W是绝对没问题的。

这个硬盘盒符合40Gbps的标准,用软件测它能跑多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显示最大读取速度在2800MB/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考虑其它次要因素,实现2800MB/s的读取速度需要22Gbps的传输率,略微超过了USB3.2 Gen2×2 20Gbps的水准。

对于USB移动设备来说,上述成绩已经很不错,或许是硬盘盒中M.2 SSD速度不够快,下面是某位仁兄用同一款主板和锐龙8700G达到的数据。

连续读写将近4GB/s,这就说明技嘉B650E冰雕X的USB规格不虚,确实能有40Gbp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合DP1.4a通道的视讯输出测试

接下来看看这个接口还有什么其它功能,该主板不提供DP,用它连接显示器效果比DP如何呢?

刚好测试平台显示器支持TyperC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图,在4K分辨率下完美打出这台显示器标称的120Hz刷新率,用这么细细的一根线连接显示器还真有点让人不适应。

测试平台软硬件与测试方案

主板平台详细介绍完了,下面我们即将进入测试环节,首当其冲的要务当然是考察锐龙7 8700G与锐龙5 8600G集成显卡RX780M、RX760M的性能,这是游戏玩家最关心的部分。我们为其挑选了比拼竞争对手,分别是上一代集成Vega8显卡的5700G、Intel处理器i5 14600K+N卡GTX 1650的组合以及i5 13400+N卡GTX 1050Ti的组合,再来一个集成UHD770核芯显卡的i9 14900K当做陪跑(衬托Intel在图形领域的无力?)。

此外我们还要用基准测试考察8700G与8600G作为CPU这部分的表现,选择i5 14600K和13400这两款同价位型号为对手,它们官方售价正好是2499元和1699元。

测试平台软硬件配置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网络游戏、电竞游戏,为了尽可能的普及,它们对于硬件需求通常都会控制的比较低,本次测试我们先不来这些虚的,直接上硬菜:选了9款吃显卡的单机游戏大作来检验锐龙8000G系列的成色,看它是否真的能靠自己独当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测试之前我们需要将平台调整到理想性能状态。本次测试使用的芝奇DDR5-6400内存含有AMD专用的EXPO信息,类似XMP,可以在UEFI中直接调用。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锐龙8000G处理器升级到了4nm制程,且核心为一整个DIE,不存在全局Fabric互联,因而拥有更好的FLCK体质,可以工作2400MHz,内存控制器也能1:1同步到DDR5-6400的物理频率——3200MHz。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嘉B650E冰雕X主板UEFI中支持完善额PBO调节,里面可以优化CPU和集成GPU的频率。跟之前的锐龙5000G一样,锐龙8000G的GPU也可以默认提升200MHz,这个性能是白送的,不需要撞运气,所有个体都能达到。所以本次测试中RX780M的频率就变成了3100MHz,RX760M为3000MHz,性能都有所优化。

另外通过UEFI为两款处理器的GPU分配了8GB内存作为共享显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显存带宽吞吐比时序延迟更重要,理论上配备DDR5-7000以上乃至8000频率的内存会更有利于发挥8000G系列的图形性能。不过高频内存价格昂贵,且高延迟对于游戏之外的日常应用还是有影响的,因而本次测试折中选了刚好能与IMC频率同步的DDR6-6400。

在XFI扩频加持下,锐龙7 8700G实际最高动态频率甚至超过了标称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锐龙5 8600G也一样,超过5GHz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锐龙7 8700G满载功耗测试:101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AIDA64单烧FPU来测试两颗CPU的功耗。8700G动态扩频一直在生效,它的负载频率始终高于基础频率(4.2GHz),功耗也高于TDP标定的65W,一直维持在100W上下。

锐龙5 8600G满载功耗测试:65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600G则不像8700G那么能扛负载,刚开始功耗串升到了82W左右,负载达到一定时间后似乎触发了功耗墙阈值,频率回落到了基础值(4.3GHz),同时功耗也正好是65W,与TDP一致。

无论100W还是65W,简单的风冷散热器就足够了,对水冷没有需求。

CPU性能基准测试单线程

CPU单线程性能比拼的是频率和IPC,从锐龙8000G的纸面数据来看,这方面是它的特别强项,因为它们的最大频率只有5GHz出头,而锐龙7000系那些普通处理器动辄5.3~5.7GHz。

不过实测下来,SuperPi-1M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8700G与8600G双双破7,只凭借5GHz的频率,说明IPC是真的不错。

锐龙7 8700G SuperPi 1M实测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锐龙5 8600G SuperPi 1M实测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5 14600K的频率更高,单线程测试还是要微压8700G一头,次一阶的8600G赢13400还是比较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PU性能基准测试多线程

凭借P核+E核的组合以及上百瓦的负载功耗,多线程跑分确实是Intel的强项。8核16线程的8700G不敌14核20线程的14600K也在情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DMARK与PCMARK基准测试

锐龙7 8700G实测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锐龙5 8600G实测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技嘉B650E冰雕X主板PBO优化过的性能表现相当出色,Fire Strike测试显卡得分一举压过GTX 1650与1050Ti。Night Raid测试8700G不敌1650Ti,但8600G与1050Ti在伯仲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亮点来了,评估全综合应用效能的PCMARK10测试中,锐龙7 8700G和锐龙6 8600G分别单打独斗压倒了14600K、13400与N卡独显的组队,两个干不过一个。

1080P中高画质游戏测试

首先说一下游戏测试的设置。虽然锐龙8000G是集成显卡,不代表无脑把画质手动拉最低,对单机游戏大作与只顾输赢的电子竞技不同,过差的画质会使体验大打折扣,所以我们游戏中的预设组合,即使要降低画质也保持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

另外关于超分辨率技术对帧率的优化,首先参测所有显卡均不支持闭源的DLSS,那怕NVIDIA的GTX显卡也没达到要求。然后是开源共享的FSR和XeSS,这俩一个由AMD主导一个由Intel主导,笔者会根据游戏硬件需求来选择质量、平衡或性能。

在下面所有测试中,遇到同时支持FSR与XeSS时,AMD与NVIDIA显卡的超分辨率优化为开启FSR,陪跑的UHD770核显开启XeS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AMD的RX780M、760M均支持光追,F1 22中有一项光追效果是无法完全关闭的,最低选项是“中”。这意味着该项测试中两款锐龙8000G承受的负载更重,在不平等比拼下8700G逼平1650,8600G力压1050Ti,出乎意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测试,8700G与1650互有胜负,帧率不是接近百帧就是百帧以上,高画质能如此流畅,说明锐龙8000G系列集成显卡绝不是休闲选手,而是能正儿八经体验游戏大作的。

1080P低画质游戏测试

第二拨三款游戏负载逐渐加重,画质预设降到低,在FSR的加持下,帧率依然亮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锐龙8700G和8600G运行较重负载的游戏,依然能实现了百帧级别的流畅度,达到畅爽的级别。在这个范围内,8600G都有与GTX 1650一战之力,8700G更是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1080P低画质重负载游戏测试

是时候给这些集成显卡上上眼药了,下面的几款游戏中多数都曾有过硬件杀手的称号,有些称号还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77》的FSR2.1似乎对AMD显卡有优化加成,帧率碾压GTX 1650。尤其是锐龙7 8700G平均帧率能达到83fps,其最低帧已经超过了60fps,代表玩家仅凭这颗CPU就可以认真大干一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暗影》的超分辨率功能仅支持Intel的XeSS,兼容性逊一些,N卡独显运行时闪现画面异常,故而成绩不计,只有时间抗锯齿下的成绩有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化4重制版》,由于卡普空从不在优化上掉链子,大家往往低估了这款游戏的硬件需求——真的不能算低。第三人称过肩视角的动作游戏对帧率要求并不像FPS那样苛刻,70fps以上的速度还是够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巫师3》若关闭FSR/XESS,帧数过低失去游戏意义,故只测试开启超分辨率优化下的帧率。结果8600G与1650打平,8700G更胜一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魂曲》的超分辨率优化仅支持DLSS,在座各位都不支持,那么就调低画质比拼基础性能。最后8600G与1650都算实现了入门剧情体验帧数,8700G接近了60fps的最低流畅门槛。

总的来说,在优化不那么好,或确实负载较重的游戏面前,锐龙8700G系列完全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比i5+独显组合更强的耐压能力,而且似乎负载越重,前者的优势越明显。

游戏中的AI应用

最后再介绍一写关于锐龙8000G处理器游戏之外的应用。AI的应用正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展开,大到使用专业芯片、专业设备、专业场地的超级计算机,小到千家万户面前的个人PC,都可以作为AI的载体,你只需要拥有能为AI做张量计算的硬件即可。

以前个人消费者能买到的AI加速设备是独显GPU,跟昂贵的专业芯片相比已经相当实惠,但还不够,现在AMD在锐龙8000G中加入的NPU让你连独显也省了。

下面让我们看看如果利用NPU来做AI加速,介绍一些贴近生活的实用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应用还是跟游戏相关,玩电竞游戏的我们经常会打出一些精彩时刻,但发生的时刻难以预料,除非从一开始就持续录制游戏,否则我们难以记录下这些高光镜头。

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只要让录屏软件能始终跟踪记录玩家一段时间以前的游戏画面就可以,超过时间的视频缓存就删除,这样留能在有限的存储空间下持续记录。打出精彩镜头后,玩家可以一键保存几分钟前开始录制的视频缓存。但是这仍然需要玩家额外手动操作,激烈额对抗中会分散注意力,而且保持录制需要消耗GPU额外的算力,影响游戏帧数。

现在锐龙8000G处理器中有专为AI计算开发XDNA架构NPU,游戏++的超能时刻功能可以调用这部分算力来录制视频,自动识别玩家操作的精彩时刻,将它们保存下来。比如每击杀一个敌人,将几分钟前后的录屏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使用具有NPU的锐龙8000G处理器时可以在硬件监控OSD菜单里看到NPU选项,勾选它们就可以在游戏的实时掌握它们的工作状态。

游戏++提供的OSD可以实时观察NPU的频率和占用率 游戏++提供的OSD可以实时观察NPU的频率和占用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像处理AI应用

在图像AI修复领域,锐龙8000G的NPU也能大显身手。Topaz Photo AI和Topaz Video AI这两款软件可以轻松对图片和视频作修复、优化,用户可以选择预设好的AI模型,对画面迅速进行不同类型的处理操作,秒完成且不会增加CPU占用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也可以同样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本质上是由无数图片构成的,修复起来会慢一些,有专用于AI加速的芯片还是比以前轻松多了。

至此,AMD的处理器集成GPU不但在游戏性能上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现在最新的8000G系列在面向未来的AI计算上也占得先机。

我们已得知即将在今年夏天发布的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12中加入了大量AI计算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已知条件下的推理、训练,生成专属自己的壁纸,关键字智能生成邮件、文案,智能定位网址、甚至生成自己的UI界面。至此,AMD的处理器集成的图形算力不但在游戏性能上让竞争对手Intel望尘莫及,在面向未来一定会普及的AI计算上也占得先机。

点评:最佳无独显解决方案

到了最后总结的时刻,让我们回到游民星空网友关心的主轴——游戏表现,将锐龙8700G与8600G的测试成绩汇总,看能否发掘出可圈点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参测的11款游戏,除了《瘟疫传说:安魂曲》以外,其余10款游戏中两颗CPU的平均帧率都不低于60fps,说明不光是价格较高的锐龙7 8700G,连亲民的8600G也是可以在无显卡PC配置中担当重任的。如果手头紧暂时入不了更好的独显,是可以仅凭8600G去认真体验完一款游戏大作的,而不是只随便玩玩。

8700G则又是另外一种情形,它有超过一半的游戏接近或达到了100fps,甚至有两款超过了120fps。如果你对画质不那么敏感,它甚至能配你走到最后——直到它完全过时淘汰需要重新攒机。

锐龙7 8700G的价格不并不算低,2499元与现在的顶格i5 14600K相同,不管怎样,它比14600K加上一块GTX1650独显要强,11款游戏大作中8700G赢了7款。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买8700G比i5白嫖了一块入门级显卡而推荐大家靠它去玩游戏,8700G的价格在那里,真要玩游戏不如再加一点预算,重新分配到CPU和显卡上更能改善体验。8700G的核心价值,是在因各种缘由无法使用独显的情形下给你提供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能最大限度弥补你的遗憾。

锐龙G系列无疑是迷你型无显卡PC首选处理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典型的情形有如下:

预算有限,又对CPU性能存在刚需,没法靠i3+独显这种组合来兼顾游戏性能,这时候还想玩游戏怎么办?——锐龙7 8700G。

中低端显卡看不上,高端显卡动不动就万儿八千,得攒钱,想把电脑先用起来,游戏先玩起来怎么办?——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

生活空间局促,或不想破坏环境氛围,打算组装一台无独显的超迷你PC,但平时还是想玩玩游戏怎么办?——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

不玩游戏,不想买独显,但未来用Windows 12操作系统想让AI加速更好一点——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仔细观察上面的汇总条形图,锐龙5 8600G的游戏性能比起锐龙7 8700G并没有差太多,普遍在80%~90%之间,意味着只要8700G能玩的游戏,8600G基本没有问题,游戏体验相差不大,而1699元的售价却只有前者的68%。如果你真打算花最少的钱把游戏玩起来,现阶段8600G是最经济实惠的选择。

AMD G处理器系列更新换代间隔挺长的,8700G就像它的前辈5700G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降价之后,它将会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