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嘴嘴 & 橘总

来源 | Vista氢商业

(ID:Qingshangye666)

卫生巾的吐槽其实一直都有,只是缺个引爆点和发泄口。

行走江湖,谁没遇到过几个让你欲哭无泪、可能还痛彻心扉的血色瞬间?

人世间最痛苦的“社死死法”——

莫过于垫了日用卫生巾,碰上奔流直下三千尺的月经,在除了办公室的椅子坐垫上留下一滴扎眼的铁红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漏的方式各有各的特点:

前漏、侧漏、顺着屁股沟漏,但无论漏向哪一边,打工人都感觉自己成了行走的血浆炸弹。

相信每个女孩都经历过,月经时久坐站起,下体的汹涌澎湃能马上脑补一出“甄嬛传娘娘小产大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悄悄地问隔壁女同事:帮忙看看我后面裤子上有血吗?

除了常见的对侧漏和吸水性的吐槽,引发争议的还有“鸡肋”的“护翼”。

有人吐槽护翼根本粘不住内裤,贴的时候还得小心翼翼,因为除了粘不住内裤,两个小翅膀啥都能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稍有不慎,护翼就跟卫生巾背面的胶布死死黏住,这下好了:

本该固定在内裤上两块有胶的地方都失效了,卫生巾就像脱缰的野马,从内裤里窜到后腰也不是不可能。

护翼粘不住就算了,材质不能吸收月经,廉价的塑料还扎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还有人人喊打的“香型卫生巾”。

标榜所谓“掩盖异味”,跟汗味和血味交织在一起就成了细菌培养皿和怪味大杂烩,但我们还得为这个功能额外付费。

可以说,大多数女性就从来没有用过完美的卫生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性为了应付每月流血的5-7天思考了几千年。

罗马人用羊毛、日本人用纸垫、埃及人用芦苇,听说妈妈的妈妈的婆婆还用过炉灰。

离得近一点,终于用得起碎布吸血,然后再反复清洗。

不知道这种办法持续了多久,“重复使用的碎布可能造成阴部感染甚至患上宫颈癌”才成为一种常识。

印度电影《护垫侠》里的男主原型当年被老婆的“血抹布”震撼到,“我用来擦车都嫌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纤维棉”终于被发明出来,随后第一个卫生巾品牌“高洁丝”出现了。

卫生巾设计的大趋势是在优化的,越来越薄、吸水性越来越强。

1956年非裔美国女发明家玛丽·比阿特丽斯·戴维森·肯纳 (Mary Beatrice Davidson Kenner) ,首次把粘合剂应用到卫生巾上,让它固定在内裤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卫生巾产品端的发展也是缓慢的,在1972年才出现第一次大规模的详细卫生巾产品调研。

该调研由强生公司发起,请来的工程师丽莲·吉布雷斯(Lillian Gibreth)进行调查。

这位丽莲是个“兼顾”家庭和工作的话题人物,强生觉得她的双重身份可以在宣传卫生巾新品时成为一个营销点。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研究消费心理的专家,丽莲也就成了主导卫生巾产品优化的第一个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采访1000多个不同年龄段女性,总结归纳卫生巾研发几个最主要的关键:实用性、安全性、舒适性、一次性。

在这之前的卫生巾又厚又重,女生只能用凡士林缓解卫生巾摩擦造成的不适。

宣传层面上,丽莲也在卫生巾广告上提出新的重点:

把月经跟生殖分开谈,生殖和性是私密的,月经没这个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广告的场景是女生穿戴新款卫生巾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意思是卫生巾让女孩不用在特殊的那几天束缚自己。

月经不应该变成一种障碍,这个广告思路领先世界一百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一百年了,关于卫生巾设计的没有丝毫进步。

这些吐槽笔记总能一呼百应,无外乎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更何况卫生巾并不便宜,而加热的功能、花哨的包装、淡淡的花香等离谱创新让广大女性金主们忍无可忍:

产品研发到底用没用过卫生巾?

卫生巾怎么让月经不成为女性的负担?只能说几十亿人口刚需产品的生意,至少在产品上仍然任重道远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裤裆里那点事

值多少钱?

在这场【为什么卫生巾会如此难用】的讨论中,不少女性网友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喊话各个卫生巾品牌,并直接自己动手画图设计出理想中的卫生巾模样。

面对女性网友的质疑,一些品牌们这一次没有做“消失的它”,而是“迎难而上”。据我的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1个卫生巾品牌进行了回应。

只不过,有点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姐妹们的反馈xx(品牌名)都看到了,已经把大家的需求记录下来并反馈给研发团队,欢迎大家有建议直接留言给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个品牌的回应仿佛出自一人之手,虽然不同评论顶着不同的品牌名,但是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都是模版化且正确的话术搭配着一些可爱的表情包,然后都收到了女性网友的认可,“这泼天的富贵你可要接住”。

简直不让人怀疑我国成立了卫生巾公关协会,或者出版了《十大回应卫生巾热点问题的话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生巾果然是一个极度同质化的行业,不仅仅在产品上,连公关文案都是如此。

也有几家品牌使用那几张由网友设计的卫生巾图剪了小视频。

视频也是极其相似的。

标题是《你们要的改进版来了》,内容上先是用网络热图和表情包介绍一下【难用的卫生巾】这件事,再顺势为自家某些产品进行带货,全程佐以AI配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问一遍,你们真的没有进行过统一培训吗?

不过对于品牌有一定带货性质的视频回应,网友们却普遍不买账。“所以区别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度在众多评论区被频频提及“真正懂女性需求”的薇尔卫生巾,或许是看准了这场营销热点,快速向打出第一枪的抖音营销号投放广告。

却因为太急在评论区翻了车,“我虽然傻了点,但是我不瞎,你自己看看这俩有啥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真的没有一款令人满意的卫生巾吗?

要知道我国在1982年就从日本引入了第一条卫生巾生产线,仅仅用了30年,卫生巾在我国就从无人问津升级成为所有女性的必需品,渗透率实现从0到100%的跃迁。

不仅如此,研究分析公司Bonafide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也认为,预计到2023年,相关市场收入将达到135.5亿美元。

但是我国有关卫生巾的行业标准已经有整整21年没有进行过升级。

2002年3月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至今仍在使用。

所以现在的卫生巾都啥样了?

更漂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去超市的货架上看看,就会发现如今的卫生巾不仅款式更多了,也更加时尚了。

代言人是漂亮的女明星,甚至是帅气的男明星,包装越来越多巴胺,到此为止我都还可以理解,高颜值意味着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

月经包,小红书@ Elephant是大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经包,小红书@ Elephant是大象

但是在卫生巾表层做大爱心或者小花朵的印,我真的看不到任何实用价值。

只要一被使用,这些漂亮的印花马上就会被经血染个彻底。我还真不信有人会仔细研究“血漫江山”的现场。

更令我无法理解的是卫生巾的香味和那些特殊的“功能”。

虽然卫生巾在设计上没有多大进步,不过确实研发了很多香型。清香的、浓香的、花香的、茶香的,不知道还以为卫生巾香都有了百变大咖秀。

同样令人费解的,还有一些“特殊功能”。

苏菲曾推出过一款【发热卫生巾】,含有艾草和生姜的卫生巾不仅能吸血还有暖宝宝的作用,所谓“经期轻养生”。

养生真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搬哪里。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卫生巾看似升级内卷,但最基础的设计似乎无人关心。成为了更香、更漂亮、更环保的卫生巾,没有更好用,只是更贵了。

不是说行业和品牌没有在功能和设计上下过工夫。

宝洁研发的液体卫生巾有60多项专利,薇尔苏菲等推出的安心裤解决了很多女性的晚上侧漏问题。

只不过,还是不够。根据网友评论在问卷中提到的六个选项,“形状 、长度 、吸水性 、厚度 、护翼 、背胶、气味”至今没有一款卫生巾可以全部及格。

“几十亿人类的刚需产品,为什么选择这么少,所谓的创新都离谱至极?”

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卫生巾是门还不错的生意。

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将卫生巾引入中国投产时,他的妻子连见都没见过这新奇玩意,但他知道“天要下大钱”。

根据百亚招股书、中泰证券研究所等的数据,卫生巾行业的平均毛利率高达45%,恒安等国产龙头公司毛利率更是高达70%。一片出厂价0.38元的卫生巾,最终售价可达到1.25元,贵了3倍还多。

图源远川研究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远川研究所

虽然毛利很高,但卫生巾净利很低,“包括恒安国际在内,头部厂商的净利率在8%-20%之间。”

因为大头被各级经销商拿走。

根据中泰证券的报告,国内卫生巾第一股百亚的一片卫生巾的平均出厂价为0.38元,终端价高达1.25元,是出厂价的3.3倍之多,“其间每层经销商加价高达20%-30%”。

消失的利润里,广告商们也没少拿。

百亚、广东景兴的“广告宣传费加促销费”分别占销售费用的45%、68%左右。

一条小小的卫生巾,成为让产业链的各方都获利不少的好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卫生巾虽然没有在功能上卷起来,但是丝毫不影响在价格上一路狂飙。

月经贫困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中国的“月经税”超过粮油、出版物,达到13%,而避孕套则免税。不仅仅在中国,匈牙利的月经税高达27%,瑞士25%。

如今,卫生巾竟然越来越贵了。

稳步上升趋势,到2018年,平均单片价格已达到0.71元,同比上涨4.7%。

图源RUC新闻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RUC新闻坊

我们使用到了更多型号、更多香味、更漂亮的卫生巾,即使它们各有各的难用,但是却更贵了。

有不少网友推荐用月经杯和月经棉条来代替卫生巾,“不存在侧漏、没有什么感觉”。但是这些更好用的产品也意味着更贵的价格。

如今片状卫生巾的市场占比依旧超九成。

对于网友的建议,一个大学生说,“我只是一个穷学生,普通的卫生巾都觉得贵,哪禁得起月月买那些玩意儿。

在所有对于卫生巾的吐槽里,写满了“羞耻”二字。

女性用了很多年才慢慢撕开月经羞耻的一角,但很多女性还不知道,卫生巾不好用,错不在自己的不小心。

我曾经因为在外漏弄脏裤子觉得羞耻尴尬;

在家侧漏弄脏床单被褥觉得紧张担心被骂;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为什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如今年过30岁,我才知道,用不好卫生巾不是我的错啊。”

最后,根据广大网友的投票,放上10个【理想型卫生巾设想】,望厂家们共勉。

不含虫卵 长度完全够,不能只在乎后面的长度,前端也要注意到 3、血一定要渗下去而不是浮在表面 4.市面上的卫生巾每包都特别多张,其实应该推出更多只有三四张的应急款 5.不需要任何的香味,以及薄荷暖腹等奇奇怪怪的设计 6.参考衣服尺码,考虑不同体型推出对应的长度 7.胶足够牢固,护翼长,使用期间不会侧漏位移,吸水性足够强大,大力度挤压不会反渗 8.能够和世面上多数标准造型的女士内裤裆部贴合 9.不用很多噱头,看到过“金榜题名”姨妈巾,老老实实把形状和吸收度做好 10.我仔细想想不会有完美的卫生巾的,就希望能原地封印住它,不要像孙猴子一样乱窜

来源 | Vista氢商业。

报道女性消费与商业,

一个有趣有温度的商业号。

作者 | 嘴嘴 & 橘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各位厂家

睁开眼正视女性的真正需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