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的重要形式,因优惠折扣大、支付便捷等优势,备受商家和消费者青睐。然而,各种优惠和便利背后潜藏着消费纠纷风险,商家“卷款跑路”的失信事件在教育培训、美容美发、健身、洗浴、洗车等多个行业接连出现。为此,广大消费者应谨慎理性办理预付卡,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一、预付式消费主要存在八大消费风险:

(一)主体经营不合法。部分商家不展示相关经营证件,尤其是健身减肥、美容美发企业和教育培训机构等。


(二)诱骗消费。
在预付式消费模式中,大幅折扣和免费体验是诱骗消费的两大“杀手锏”。不少商家利用口头夸大或虚假宣传,给消费者制造一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假象,诱导消费者购买预付卡

(三)店铺转让消费难。预付卡消费中,经营者因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合并、分立、转让,经营主体变更即合同主体的变更,会发生合同权利义务的移转,移转给新的债权人或债务人。然而,经常出现新的经营主体拒绝消费者继续按原来条件使用预付消费卡的情况。

(四)停业关门追偿难。部分发预付消费卡的商家不讲诚信,在不发布任何清偿通知的情况下关门走人,严重侵害持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部分商家出售消费卡的目的并不是从事经营活动,而是利用预付卡消费模式,吸收大量消费者的办卡资金,然后携款逃逸。

(五)霸王条款。在预付式消费实践中,经营者一般不会与消费者就商品或者服务内容进行协商,消费者只能就经营者提供的内容选择全部接受或不接受,经营者也不会提供书面合同,双方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限制消费者权益条款繁多,诸如“本店有最终解释权”“有效期过,概不退款”“购物卡遗失不补”等。

(六)终止消费退卡难。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变化,消费者不想或不能再使用预付消费卡,希望取出卡内剩余的费用时,商家往往会以消费者单方违约为由,拒不退还卡内剩余金额。

(七)预付卡转让难。消费者办预付消费卡时,商家一般会口头承诺允许转让,但实际转卡时往往无法实现。部分商家在转让预付卡时,收取高额更名费、转卡费、停卡费等附加费用。

(八)维权举证难。预付式消费是一种合同消费,但大多数预付式消费都不签订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多采取口头形式约定,商家很少提供书面合同,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往往因缺乏有力证据而处于维权难的境地。

二、蓬江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

办理预付费卡坚持做到“四要”:

一要谨慎选择。在消费办卡前,充分了解商家的证照资质和信誉,明确消费期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签订合同后再付款。

二要理性充值。在预付式消费时应当保持理性,不被经营者承诺的超高优惠和返利诱惑,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时间安排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服务。

三要签订合同。办理预付卡时,不要轻信一些商家口头承诺,务必要签订书面合同。看清合同内容,事先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一次性充值金额过多或签订服务时间过长的合同。

四要保存证据。办理预付卡时,一定要注意保留消费凭证,发生消费纠纷时可拨打12345或向当地消费者委员会投诉。若遭遇商家恶意卷款跑路,涉嫌诈骗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蓬江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