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没人不爱自己的子女,为了后代的未来,他们往往会做出更加深远的考虑,“为子女计,谋之深远”,这是从古至今的传承,所以父母之爱也被称为最伟大的爱。

在我们革命历程中,自然也少不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感人故事,他们将自我价值寄托在家国事业当中,既有家之温暖,又兼国之大义,是值得所有后来者敬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锡联,从小就展现了在军事领域上的才能,在入伍后功绩卓越,受到了部队的广泛认可,但命运偏偏如此奇特,追随父亲投身军旅的陈锡联次子任务途中不幸牺牲,让人惋惜。

晚年之痛,莫过丧子,不管从亲情来说还是战友情,儿子的逝去对这位革命老人都是极大的打击,没想到陈锡联一番话反倒是让中央派过来慰问家属的人感动落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老将陈锡联

1915年出生的陈锡联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中国革命进程的见证者。从小艰苦的生活也让他对生活的苦难了解颇深,父亲在他8岁时离世,偌大的家庭压力让陈锡联迅速成长起来。

无奈之下,他的母亲只得让四个孩子出去谋生。陈锡联来到地主家里做帮工,更是切实体会到底层劳动人民被压迫的艰辛,而这时反抗的种子就已经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了。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陈锡联也长到了14岁,他知道这么下去母亲的身体绝对扛不住。虽然现在几人出去帮工,可家里的粮食不够,之所以表面上没事,是因为母亲省下了自己的口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位兄弟都不知道,可陈锡联看到过母亲背地里用树皮充饥的场景,这让年纪还小的他下定决心要改变家里的生活,这时也正是解放军名号逐渐响亮的阶段。

为了加入到解放军的队伍,陈锡联自己去找了游击队报名,结果年纪太小被拒绝,按理来说陈锡联最早也要再等2年才能入队,结果他十分坚持,甚至还跟着游击队走了十几公里。

而游击队也是因此深受触动,决定破例让他加入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是令人惊喜的,因为陈锡联的军事天赋很高,很快就在正面战场上大展拳脚。1931年,16岁的他已经被调任红四军担任指导员,可想而知他的军事眼光多么长远。

作为年龄最小的师级干部,陈锡联承受了很多的期待目光,而在战火中不断成长的陈锡联显然会回应了他们的期待。1937年,陈锡联一次战役毁掉日军战机24架。

这次战绩让不少人对他有了新的印象,借由这些高光时刻,陈锡联在31岁成为了解放军的纵队司令,甚至在军队中的名声向来都是跟陈赓放在一块比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过抗日和解放战争后,这位老将军依旧没有放松下去,而是转身投入国家的发展建设当中,在辽宁省担任省委书记,之后又在沈阳担任司令员。

可以说陈锡联真正伴随着国家革命和发展的历程一路走来,虽然年纪不算大,可属于真真切切的老前辈,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炮兵连。

陈锡联领导的炮兵部队是我国第一任的炮兵队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陈锡联的能力十分出色,不过就算是他,也有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那就是对待家人的态度。

因为早些年投身革命,没能在母亲身旁尽孝,他一直觉得自己对家里有所亏欠,特别是当新中国成立后,他又身兼数职,很难有时间待在家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锡联的家庭

可能正是由于这份亏欠,才让陈锡联在家庭方面变得不再那么强势,展露出铁血柔情的一面。1949年,国家形势差不多稳定下来,陈赓就把自己妻子的妹妹介绍给了陈锡联。

实际上这时陈赓这是为了让陈锡联尽快从丧妻之痛中走出来。因为陈锡联的第一任妻子黎芝慧不幸病逝,陈锡联一直处于悲痛之中,可新中国的情况需要更多的人才来稳定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样的前提下,陈锡联恢复状态对于国家建设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两人的婚姻顺理成章的举办了,而且作为一心研究学术的知识分子,王璇梅自己也偏向相亲解决婚姻。

两人结婚后,生活十分美满,有了4个孩子。在孩子的教育上,陈锡联非常上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当初度过的生活,所以对知识文化有种额外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陈锡联的名声在军中十分响亮,平常孩子要求讲故事,陈锡联也多是说一些军中的杂事故事,他的孩子都产生了对于军队的浓厚兴趣。

时间流逝,几个孩子也是陆续成年,他们并没有忘记父亲曾经讲过的故事,并且为那些牺牲的革命先辈感到十分惋惜,于是在跟家里商量后,全都加入了军队当中。

参军之后的几人虽然方向不同,但是都做出了自己的事业,他的大儿子是在1967年参军入伍,跟陈锡联不同的是,大儿子陈再强属于正统军事学习参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先是考入哈尔滨工程学院再借由毕业分配来到部队基层工作十几年后才被调任到了沈阳任职,至于次子陈再文则是历程相同,不过他的想法是加入当地的空军队伍。

所以陈再文最终是被分配到了解放军的空军部队,成为了一名战机驾驶员,对这份工作,陈再文无比热爱,也为自己能够加入到空军队伍感到自豪。

对我国军事领域来说,每一位飞行员都是宝贵的财富,陈再文能够通过艰辛的训练当上飞行员,已经说明了他本身具备的极高职业素养受到了广泛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儿子陈再方则是北大中文系的学生,从军队文职一路走到了总装备计划部的局长,可以说,陈锡联的儿子都继承了他对于国家建设的热情,投身到了国家崛起的历程中。

但是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有惊无险,对于陈锡联一家也是如此,特别是对于他的次子来说,空军飞行员的工作让他面临着更多的高危任务。

1982年4月,陈锡联的次子接受军事任务驾驶战机出发,结果没想到这一去竟然成为永别。在执行广西桂林任务时,陈再文不幸离世,消息传出后,军队不知道该如何通知这位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次子遇难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军队都没办法将这种消息简单的告诉一位父亲和革命前辈,所以党中央在接到陈再文牺牲消息后,对此非常重视,立刻派出专人来到了陈锡联家中。

这时,陈锡联已经得知了次子去世的消息,眼眶也是微红,这位在战场上流血都不流泪的铁血军人,作为一个父亲,老来丧子未免还是有些无法承受。

看着坚强的老前辈如此悲伤,来到这里慰问的几名工作人员也是做好了家属情绪激动的准备,可让人没想到的是,看见几名工作人员非常忐忑,陈锡联先开了口安慰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参军入伍,就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我们家里不会因此出现什么问题。如果有异议,我亲自协商解决,但是这样的事故不应该再发生了。”从陈锡联口中说出的话十分坚定。

来访的工作人员也被老人的军事觉悟震惊,纷纷表示敬佩,同时领悟到了老人的潜在意思,当时我国的空军队伍只能说比刚起步时发展了一些,技术力还十分落后。

这种条件下,飞行员重于战机的情况更加明显,而陈再文作为战机飞行员,重要性毋庸置疑,毕竟技术的发展可以延缓,可飞行员是战机驾驶的主体,不可或缺。

换句话说,驾驶战机的理论知识再多,也比不上真正能够出神入化驾驶战机的驾驶员,所以,陈再文此次牺牲,不管从个人情感还是军事损失,都让老人非常心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说出将这件事当成教训经验的陈锡联,心中的苦楚不足为外人道也,但他那颗赤诚之心,为了国家奉献一切的精神,已经灼灼生辉,让所有人都看得清楚。

经过这件事,陈锡联一家认识到了军事领域的危险性。其实以陈锡联的身份,他要让儿子调任到后方也有办法,可他却没有对此做出任何调整。

3个孩子都在基层历练10年,全是军事学院出身,有相应的知识水平后才被老人派往相应的部队观摩学习,“家国意识”在老人的身上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历史,我国发展历程上有众多像陈锡联一家一样,为了国家崛起奉献一切的人,对于这些先烈,我们不只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更重要的是继承他们的精神。

我们之所以能够在未知的环境中摸索向前,是因为前人为我们点起了火把,为了后人能够不忘记此时和过去的荣耀,我们自然要把这份薪火继续传递下去,让后人继续向前走。

参考文献:

1.永远的丰碑:抗日英雄谱--陈锡联

news.enorth.com.cn/system/2005/07/03/001059321.shtml

2.1982年陈锡联次子遇难,中央派人慰问,陈锡联的一席话令人敬佩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57733306593133091/

3.82年陈锡联次子遇难,面对中央慰问他含泪道:空军出事,在所难免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8250277601294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