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陶舜财经

一份关于《关于禁止网约车在浦东机场运营的通知》引起担忧。

该通知“严格禁止网约车在浦东机场区域揽客运营”,“特别是春运期间”。

其执行细则,还针对司机和平台企业分别强调,“将加强该区域执法,一经发现,依法处罚”,“对于在上述区域违规发布召车信息,拒不整改或情节严重的平台企业,交通管理部门将会同通信管理部门实施暂停本市区域互联网服务等联合处置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澎湃新闻》采访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确认这则消息属实,已有网约车平台收到了该通知。

《文汇报》说:截至1月31日晚,滴滴、高德平台已无法以浦东机场为起点打车。

有关负责人对此解释称,2016年上海出台了《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根据规定,网约车平台不得发布机场、火车站巡游车营业站区域内的召车信息;网约车驾驶员不得在机场、火车站巡游车营业站区域内揽客。上述《通知》是对于该规定的重申。

这意思我明白,翻译一下就是说,曾经就有这么一个歧视网约车的监管规定,没改过,现在继续歧视,别吵吵,并不是突然增加的歧视。

我为什么说这是歧视条款呢?

打量一个监管政策,至少有两种观察角度,一个是“严厉或是宽松”,一个是“公平或是不公平”。

上海针对浦东机场交通的这一监管条款,似乎是严厉的,可严厉却只针对网约车这一块,对于巡游出租车却形成了特殊保护,所以本质上它是“不公平且对局部严厉、对另一局部宽松”的政策。

网约车是近十年来公共出行领域的最大创新,极大提升了居民的出行效率和司机的运营效率。

网约车平台大部分都属于互联网公司,从经济成分来讲,属于民营经济。因此,针对网约车平台的单独管制,一定程度上被认为会引发民营经济是否还有一定地位的担忧。

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早在2023年12月,《陶舜财经》就独家报道过清华教授魏杰的一堂课,民营企业家在座谈会上告诉他,“这些年你们变的太多了……经济不好就想到我们了, 一好就不要我们了……”

但具体到上海网约车政策,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或者说,还没有把问题讲透。

网约车平台经济里面,本身也有国企的力量,比如首汽约车,在北京曾经做得很大,在早期,其自营车辆的服务质量一度在北京处于领先地位,后来吸纳了更多社会车辆,并且扩大了城市规模。

首汽,也只是网约车市场国企力量之一。

因此,上海这项监管措施,实质上是针对网约车这个新业态的歧视,是旧势力和旧传统对于新生事物的自然排斥。

我现在还不知道,对于接入网约系统的传统出租车,浦东机场是否禁止。关于这一点,希望了解情况的朋友,在文章后面留言告诉大家。

我这篇文章就简单讲两条商榷意见。

第一条,禁止网约车,却不禁止出租车,是否公平?

第二条,哪怕把出租车也一起禁掉,这样做是否合情合理合法?

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这样做是否能达到你们想要的那个目标?

尽管,我也不知道有关部门这样规定的目标是什么,但是他们自己总该明白吧?是不是有必要给公众完整清晰地科普一下?(完)

【《陶舜财经》——明白人的集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