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给春运出行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场雨雪天气的原因是什么?未来几天,雨雪还会持续吗?今年过年,我国多地是否会出现偏冷的情况?暖冬的预期还能实现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今年过年或大范围偏冷

本次雨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交汇作用。冷空气是指使所经地点气温下降的空气团,它的源地在遥远而寒冷的北极地区。暖湿气流是指温度较高且水汽较多的位于1500-5500米高空的偏南气流,它的源地在常夏无冬的热带洋面上。由于南支槽和副热带高压同期加强,从而导致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暖湿气流迅猛加强,甚至多地出现回南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交汇时,就会形成不稳定的气象条件,导致大范围的降水天气。据中央气象台预报,2月1日至5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冰冻天气过程,10省将出现暴雪或大暴雪,河南、山东、湖北等地的累计降雪量具有极端性,多省将出现冻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雨雪天气除了给春运出行带来不便,还会对气温产生影响。一方面,冷空气的南下会使气温下降,尤其是在降雪地区;另一方面,降水的存在也会阻止太阳热量抵达地面,使气温降低,这种现象在降雨地区相当明显。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测,未来10天,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3度,其中河南北部、山东南部、苏皖北部、湖南中南部、广西西部等地偏低4~5度;仅新疆、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云南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度左右。这意味着,一直到过年,我国多地可能处在偏冷状态,南方也将是偏冷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暖冬还不确定?

暖冬的预期还能实现吗?这其实要看2月和整个冬天的气温状态——12月以来,我国气温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华北、东北部分地区气温偏低,但更多地方气温明显偏高,全国范围内依然呈现出了暖冬的特征。随着2月上旬大范围偏冷,我国多地的偏暖将被进一步中和,但如果2月中旬和下旬出现大范围的回暖,那么暖冬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但如果气温继续低迷,那么暖冬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目前的预测上看,2月中旬后又开始大回暖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从国际气候中心的模式预测上看,2月中旬(2月11日-2月20日),我国大部都将以偏暖为主,这意味着回暖仍将是天气舞台的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整月的预测上看,2月我国大部气温将以偏高为主,尤其是西北、东北等地偏高显著。若这一预测结果实现,和12月以来的气温模式叠加,我国整体上还是将以暖冬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虽然我国中东部地区正遭遇一场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这是由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交汇作用造成的。这场雨雪天气将持续数天,给春运出行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会使多地气温偏低,但冷冬还不确定,目前预测上整体暖冬的可能性更大。当然,大家也可以看到,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内大部地区以偏高为主,但气温的波动变化还是非常剧烈的,因此还是建议大家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出行计划,注意防寒保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