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古的社会等级排序都是“士农工商”,商人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不高。

宥阳老家的盛维虽然继承了老爹和爷爷的精明头脑,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商人,但还是希望自己家能出个官老爷。

大儿子是生意经,二儿子只喜欢刀枪,还托盛纮的关系谋了个武官的差事,眼看着家族与文官清流无缘,就想着培养一个有潜质的女婿。

孙志高少年丧父,母亲靠帮别人洗衣服挣些钱供他读书,他少年聪慧,十二岁就中了秀才,算得上是神童了。

盛家人虽然没啥学问,但是钱足够多呀,于是盛维开始资助孙志高读书求学,还把自己的嫡长女许配给他为妻。

其实这也是盛家的算计,我掏钱供你求学入仕,但内宅一把手的位置一定要先占着,两者利益绑定,以后孙志高当了官儿,盛家也能跟着沾光。

可纵然盛维的商人头脑,算盘打得贼精,却没想到孙志高是个绣花枕头,没啥实在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家嫡女盛淑兰嫁给孙志高三年,并没有享受到秀才娘子该有的社会地位,而是被孙家母子当下人一样呼来喝去。

前后给他纳了十二三个妾室不说,还要承受不间断的家暴,孙志高还弄回家一个怀了孕的青楼女子。

淑兰孙家过得度日如年,盛家不能与娼妓共处的底线也被侵犯了。

盛维本以为孙志高是个潜力股,注入大成本投资后才发现,他竟然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无赖。

女儿受了那么多苦,盛家有贴进去那么多钱(从十三岁到二十五岁,孙志高十二年能花掉盛家多少钱?),甚至到最后要赔上淑兰的陪嫁,(大几千两银子,折合现在的人民币也有数十万块)盛家最终摆脱了孙志高,帮淑兰争取到了一纸和离书。

明明是孙志高可恶至极,为何盛家不严惩他,还要断尾求生呢?

2,

父系时代,多的就是约束女子的条条框框。

不管孙志高多浑蛋,不管淑兰多委屈,仅一条没生孩子,就是淑兰的大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那会儿,生不出孩子都是女人的错,从没有人会把责任想到男人身上。

在外界看来,孙志高是占理的:淑兰嫁入孙家三年,不但自己没生下一儿半女,连收进来的妾室通房都是不下蛋的鸡,现在孙志高的外室怀了身孕,那自然应该把她接回家好好照顾,不应该计较她青楼女子的身份,毕竟孙志高都二十五岁了,子嗣为大。

可淑兰的委屈却是不能拿到明面儿上讲的。

作为一个从小被三从四德熏陶的封建女子,淑兰不能跟人说,其实她都是睡在婆婆屋里,一年跟丈夫一起睡的日子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淑兰更不能跟别人说,婆婆整夜整夜叫她伺候,不是端茶倒水,就是捶胳膊捏腿。

孙母可以不要脸地诬蔑淑兰,说自己儿子一次次考不上,是因为淑兰不管白天晚上拉着老公厮混,害得孙志高没有心思学习,但淑兰却说不出口。

男人无德,婆母无行,这些都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

可孙家却有淑兰未生育,还不肯让外室进门的把柄,这叫不贤,叫善妒,拒绝孙志高的骨肉还叫大不孝。

这种情况下,“理亏”的淑兰若想离开孙家,只有被休弃的命运。

“休妻”和“和离”的区别大着呢!

如果是休妻,那淑兰就是过错方,是犯了大错被男方赶出来的,这样不但她这辈子很难再找到男人再次嫁出去,连盛家的其他女眷的声誉都会受到影响,已经嫁出去的在婆家会抬不起头,没嫁人的也很难找到好婆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若是和离呢?“和离”的意思大概就是现在的离婚,两个人因为感情不和过不下去了,自愿分开,这样就没有过错方,无论是淑兰,还是盛家都有重生的可能。

所以,无论是为了盛家的脸面,还是女儿以后幸福的可能性,盛家人必须争取到和离。

3,

孙家原本就很穷,后来有了盛家的接济才改善了生活,淑兰带着银钱,下人,田庄店铺,还带了套大房子嫁过去后,孙家才过上了有人伺候的富贵生活。

盛家既然拿捏了孙家的经济命脉,为什么不直接釜底抽薪,逼着孙志高签了和离书呢?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以孙家母子的德行以及不要脸的程度,若盛家逼得太急,她们肯定会撕破脸,直接给淑兰甩一纸休书,或者坚决不休妻,加倍折磨淑兰。

这样的话,盛家毫无办法。

不能把他们逼得太紧,又要让他们同意和离,这是件技术活。

盛家先拿到了孙志高纳妓为妾的证据,还把淑兰陪嫁的田地庄子,下人文契,陪嫁单子都带回了盛家,淑兰的母亲拿着这些东西先开口要价:两人和离,一应陪嫁全部取回。

孙家母子要被气疯了:“她嫁进来,便是我孙家的人,死了也是孙家的鬼,她陪嫁的东西自然都是孙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母早就盯上了淑兰的嫁妆,这些年把大几千两的银钱都套了出来,只剩下这些店铺田地被淑兰几个心腹的婆子守着,她才没有得手。

现在看到这些又回到盛家人手里,她怎么能甘心。

眼看着双方僵持不下,盛家大房的老太太,淑兰的祖母开始说话了。

“各位父老乡亲,请听我一言。
我们盛家在宥阳已有数代,与各家也是几代交好,淑兰的事情,并非我盛家女儿善妒不容人,而是另有隐情。
几十年前,我盛家也进过一名风尘女子,那之后的事情大伙儿应该都知道,我的大女儿还不足十岁就没了,维儿他爹为了那女子闹得倾家荡产,连这祖宅都卖了。
亏得老天保佑,我们母子这些年才熬出头,赎回祖宅的那一天,我老婆子对天立誓,族里其他人我管不着,可我这一支,无论男丁女眷,绝不和娼门女子来往。”

大老太太的悲情牌很管用,在座的各位都倾向了盛家:人家当年被一个风尘女子弄得几乎家破人亡,现在你叫人家闺女和一个舞姬互称姐妹,岂不是欺人太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满屋子人都站到了盛家那边,孙家母子开始发慌了。

这时盛老太太放缓了语气:“你们孙家的难处我也晓得,好容易有了后,如何舍得放手?且志高和那女子又情投意合,可我盛家女子是断断不能与那女子在同一屋檐生活的。
不如我们各退一步,就让他们和离吧,当初淑丫头带去的陪嫁,留下一半在孙家,也算全了你我两家的一番姻缘,如何?”

众人都称赞老太太深明大义,可孙志高母子却还是犹豫不决,本来到手的肥猪,如今要分出一半来,孙母的心里很憋屈。

淑兰的母亲又加了把火:“若是不肯,咱们就衙门见吧!到时候叫宥阳县里的大伙儿都瞧瞧孙大才子的德行。”

孙志高最要脸面,何况今日还有通判大人在场,怎么也不能丢人。

“和离就和离,当我稀罕她吗?”

4,

淑兰虽然成功逃离了孙家,可盛家这几年却损失了近万两银子,虽然孙家母子可恶,但比起淑兰的幸福,盛家也把这损失当成破财消灾了。

从头到尾观战的明兰,心里暗暗发气:“孙家如此可恶,直叫人恨得牙根痒痒,就这么算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祖母把她搂到怀里:

“你这小丫头好大的气性!你大伯母可不是吃素的额,不过短日里不能如何,明面儿上不能现恶,还得与孙氏其他族人继续交好,等过段时间再看吧!不过我瞧着孙氏母子都是糊涂贪婪的,兴许不用别人动手,他们也落不着好处。”

果然,被孙志高娶进门的舞姬怀的是别人的孩子,这个“别人”还是孙母最疼爱的侄子,俩人合伙卷走了孙家所有的钱财和田铺地契,要不是走得太急,老屋都准备当卖了。

被下了蒙汗药的孙志高母子悠悠醒来后,发现家中空无一物,只有桌面上的一封信。

信的内容还是告知孙志高,舞姬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他的,而是孙母侄儿的;并感谢孙志高给自己赎身,希望菩萨心肠的孙母能成全他们并且不要计较他们带走了所有家产。

这下轮到孙家母子傻眼了,除了咒骂一番外,别无他法。

孙志高不仅失了钱财,一夜回到解放前,连奋发图强的机会都没有了。

以前孙志高仗着是盛家女婿,到哪人家都会给他几分面子,现在的他什么也不是,连所谓的“诗友”都没有了。

而且以盛家在宥阳的地位,以及盛老太太在金陵的威望,得罪了盛家的孙志高又能有什么前程。

而且盛老太太这次回宥阳,还带了一封盛纮写给金陵故交的信,盛纮的朋友都是官场的人,信的内容自然也不是简单的寒暄,其中当然也有对孙志高的“关照”,这也是大房老太太专门请盛老太太回宥阳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盛纮的那封信,彻底堵上了孙志高的仕途之路。

5,

很多人包括明兰都觉得,盛家就这么放过孙志高实在是太憋屈了,其实这一切都是策略。

在孙家的错处上不得台面的情况下,盛家若咬得太紧,只会把孙家母子逼得狗急跳墙,以他们不要脸的处事方式,到时候吃亏的还是盛家。

用一半嫁妆做诱饵,威逼利诱让他们同意和离,这样盛家也挽回了一点面子,待两家没有任何关系后,盛家有的是办法在暗处治他们。

对付无赖之人,脱身是第一步,惩罚才是第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