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城

在龙山街道,有一位叫王凤城的老木匠,年轻时曾经参与过修建人民大会堂的迎宾礼堂、改建天津火车站、郑州火车站等重大工程,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乡村木匠

王凤城,1931年出生,龙山街道(原五台子镇)西黄花岭村人,小学文化,自幼便跟着爷爷和太爷爷学木匠,经过五六年的学习练就了一身好技艺。建国以后,王凤城去了外地,通过考试取得7级木工证,并经人介绍来到天津参加改建天津火车站。1953年,在天津火车站改建工程竣工后,他又到郑州改造郑州火车站,在新站投入使用后便来到了北京,被编到水利部下属的施工队里,参加某河道治理工程施工。当时治理的一个难题就是拦水闸门,这个闸门和普通的闸门不一样, 需要全木体结构,其结构本身就像是东北的冬天小孩在冰面上用鞭子抽打的陀螺,另一侧则是跟它对应的凹体结构。做这个大闸门需要把数十块大方木密实地拼合到一起,两块巨大的木体结构在没有任何机械工具的辅助下手工凿刻完成,难度相当大。当时队伍里的木工只有王凤城可以凿刻,艰巨的任务便落在了他一个人的头上。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他冒着冬季的严寒,凭借扎实的木工经验,只身完成了从选木料、做防腐防水处理,到拼合成几米大的木块再到凿刻、进行闭水测试等各道工序,确保了大闸门在工期的计划时间投入使用。

1958年,随着建设人民大会堂的计划被立项批准,中央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来建设万人礼堂,要在建国十周年迎接外宾的时候启用。当时在京的所有建筑单位都参加建设,所有的工人都要加班施工。王凤城所在的水利部工程队负责大礼堂的西南角,由他做基础模板,测量放样。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的精准仪器,“抄平”时使用的仪器是一个饭盒、一个盛水的洗脸盆,并用注水的软透明水管反复测量、核对。地基础施工精准完成之后,他还要进行柱子的测量、支模等施工,中途不能有半点马虎。从1958年10月至1959年9月,他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左右,从施工图设计到内外装修及设备安装调试,都完成得精准无误,保证了工期与质量并行,受到好评。

1961年,王凤城因为家庭原因回到家乡,由于手艺精湛,对房屋顶部的燕尾结构和人字架受力原理特别有研究,加上在北京取得的出色成绩,使他成为了五台子一带知名的“大木匠”,各家盖房子都找他。后来,乡里盖供销社、建中学,木匠活都是王凤城牵头,还给县里的模具厂做过车砂模具。

2012年,王凤城老先生因病逝世,终年82岁。

若喜欢,请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