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仲廉(哲学博士、诗人、作家、书法理论家,武汉多所大学校董、教授)

摄影/中国皇家园林摄制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宇宙自然中,万事万物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着,无有静止不变之物的存在。人也是如此,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都只注重现实的结果,却往往忽视人生的过程。

其实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人生的过程,人生的过程把握好了,人生的结果还会不好吗?毋庸置疑。换句话说,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过程,在不断的超越中,就是在不断的改变自我,不断改变自我的过程就是人生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

由此则说明,人生的意义就是一个改变的意义,这也是人性所决定了的事,是人之天性。任何一个人从思维到行为都是在为了改变现状,而进行着思变和行变。时刻希望明天比今天好,未来比现在好,哪怕是现在的自己各个方面都已很好,也不会满足于现状,也不会停止下来说自己一切都不需要了,因为上天赋予人的本性只会不断的去追求创造,努力奋斗让自己变得更好,而没有最好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种好不一定是通用的好,普遍的好,公论的好,其中的好不外乎有很多的部分是含有自我意义的好,是自我向往的好。

虽然人之天性是这样,但在现实的社会中,仍然存在有些人的生活、工作、人生世界观却并不是如此,却抱守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和行为,日复一日的生活着。上天赋予人具有不断改变人生的天性,这是积极的本性。从消极人的表面上看,他们从不怨天尤人,一切都自我满足,心态平和,像是违背了积极改变人的本性。其实,并不是这样,而实际上内心世界的追求是一样的,是原于行动上不想努力的懒惰人,和另外一种人差不多,心里总是想着改变,行动上却一寸不变,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只是一者有怨和一者无怨而已。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因他们都不明白人生变的意义:要想按自我意义的得到改变,必须得用行动去实现;不行动,自我意义不能实现,自己的人也在变,是在随社会、自然和他人的意思在变;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现实,行动上得不到认识,就会很自然地从情绪上产生怨天尤人的思想。却不知想改变,只有变才能改变;想不变,也只有变才能不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变是永恒的主题,不变也在变,变也在变。

宇宙中无不变之物,无物、无时、无不在变;只有外在的变和内在的变,只有内在的变被掩埋隐藏于外在的变中变,或外在的变隐性包容于自变的内变之内,万物之变,都在同时间内进行着内变和外变,始终以变动形式存在着。只是变的快与慢,变的好与坏,变得强与弱,变得能看见或看不见等规律进行着改变。

自然界、人世间,随磁场的变,随引力的变,随强者的变,随质变,随量变,随时间变,随空间变,随自然而变,一切都在变,哪有不变?只有被动的变或是主动的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愚蠢者不知改变;懒惰的人被动地由变而变;没有志向的人不知如何的变,不知起点和终点。

聪明人懂得变被动为主动,用主动改变被动;勤奋的人不以成功为终点,不因现实而陶醉;追求理想的人不以现状为满足,每一步成就,都是改变的新起点。

在人生的路上谁都会遇上困难,即使是遇上无法改变的困难,未被改变其实也在变,只不过是被动的变,是按困难的意思在变,如同河流中的木棒浮萍,顺从着水流变而变,是按水的意思在变。没有目标、方向、速度、时间……,是无自我意义的变。改变困境是主动的变,是按自我方向、目标、意义的努力去改变现状,改变将被动变为主动。

只要朝着自我目标坚持着变,不怠慢,不停止,哪怕是向前,是退回,是弯折曲弧,都不是关键。只有改变才会更胜于从前,才可能得到人生目标的实现。人生意义的变,也是对自我能力的重新认识,也是让新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明志的人面对人生困难时,会懂得真正的改变不是改变世界,也不是改变他人,而是改变自我。

因为自我的改变随一切自然而改变。哪怕是改变角度看鸡蛋,鸡蛋的形状也会随之而变,因为每个人的改变,也正是世界改变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改变他人,改变世界,先从自我改变。

自我改变,先从心态、从思维,再到行为。心态变了,思维就会变;思维变了,行为就会变;行为的改变,就是自我的改变。

变没变,只需观自己的心态变了没有,如察觉到心态变了,自身和自身之外就必然变了,这就是佛经中所言:“万法在心,心能变万法”的道理。

修身养性其实就是变换自己的心之状态,不然佛祖怎么会教导修性之人的要决:“身外无佛,观自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要想实现人生的理想,关键在于主动的变,主动的自我改变,然而自我的改变的意义在心态的改变,心一变,一切就得到了改变。

2016年5月22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