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正在准备过年的优米MaMa~

孩子们放寒假了,神兽回笼,你开始鸡飞狗跳的辅导作业了吗?有没有被小学生的作业题难住?

前几天我看3年级的小侄女写数学作业,凑过去看了一眼,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数学题,我第一反应是:现在的小学生题目这么难吗?这题不用方程能解?后来看到小侄女的解法,又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以前想着:优米上小学了,数学这一科我还是能帮点忙的,毕竟老母亲当年数学还是很不错的!

但看了小侄女做的数学题后,这一想法就彻底死在了萌芽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别说,现在孩子的数学题,没点钻研精神,我们这些成年人还真做不了!

“船上75头牛34头羊,船长几岁”

为了验证老母亲到底能不能帮娃在数学上把把关,特意在网上看了下当代小学生的数学题。

看了一圈后发现,如今的孩子做个题真的跟“宫心计”似的,一道看似普通的数学题,考的可能不仅仅只有数字!

比如,看到一位家长吐槽,自家孩子的作业里有道题是:一条船上有75头牛,34头羊,问船长几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家长拿到题后,苦思冥想一晚上,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了十几遍题目,又是头脑风暴,又是上网求助,愣是没解出来!

第二天上班后,这位爸爸还时不时想一想,晚上儿子回家才告诉他:老师说,这道题目其实无解,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锻炼思考方式

感觉被“戏弄”了的爸爸,这才哭笑不得地将自己的经历发到了网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知这一吐槽不要紧,评论区却冲进来一群曾被娃作业,按到地上摩擦过的老父亲、老母亲。

有位家长说,自己孩子的作业每天都要家长检查并签字,有天他看孩子作业写得快,查完后发现正确率还不错,便签了字,还特意夸了夸孩子。

第二天,孩子回家后却告知老父亲有一道题错了,老师让他检查作业的时候要仔细点!

那道题题目是:一百米的铁路要用几根十米的铁轨铺?孩子回答:100÷10=10(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父亲拿着题目看了半天,愣是没看出哪算错了,当时还想着,这题就算给数学教授也是这个答案!他觉得老师有点故意找茬了,这还怎么忍?

于是打电话过去询问。谁知老师一番话让老父亲有些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

老师是这样解释的:一条火车轨道的铁轨有两条,是双数,所以应该要用到20根。这道题不仅考验孩子的数学能力,同时还要求孩子能结合实际生活,考验孩子的观察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了老师的解释,网友们集体无语,家长们各个表示不服:

  • 有人说:你让一个7、8岁的孩子玩套路,怎么不自己去研究核弹呢?
  • 也有人说:我还觉得是40根呢,你不知道现在都是双轨吗?
  • 还有人表示,你这是数学还是脑筋急转弯啊?有些孩子都没见过铁轨,娃从哪去知道是双的?

看着一个个义愤填膺的家长,我也默默地闭上了准备吐槽的嘴!

数学题上玩文字游戏,合理吗?

手动闭麦的同时,内心还是有点疑惑:数学不是严谨的科学吗?难道就不能在题目中标明“一百米的双轨铁路,要用几根十米铁轨”。

发现和我同样困惑的家长还真不是少数,有家长直白地表示:属于出题不严谨,铁路就都是双轨吗?那也有单轨或者多轨道的,如果非要是结合实际,你就说明是双轨铁路不就行了?像重庆那种轻轨就是单轨的!

还有家长表示:培养孩子思考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数学是严谨的,请不要将二者混淆!

深以为然,我也觉得考察孩子观察力没错,但各科的侧重点毕竟不同。就比如作文,孩子如果描写细腻、用词准确,同样考验的是观察能力,这就让人很好接受。但靠数学题上玩文字花样来考观察力,是不是有点偏离重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觉得作为数学,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孩子的以下几种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严谨逻辑思维的学科。我们希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推理、判断、归纳等逻辑方法,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空间想象能力:数学中的几何部分,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想象几何图形,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计算能力: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孩子需要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更高级的数学运算方法,如分数、小数、百分数的计算等。

就像铁轨这道题,个人认为更应该侧重考察的应是孩子的计算能力,而非观察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学习数学也是为了让孩子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将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方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以上这几种能力才是数学应该考察的重点,至于观察力,有没有一种可能,通过其他学科考察观察能力会更合理一些呢?

其他奇葩题目

之前还看到过一位佛山的数学老师布置了一个“奇葩”作业,让学生和家长一个晚上数一亿粒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细心网友还真算了一下:一秒数1粒,1小时数3600粒,一天24小时不睡觉,能数86400粒,1年365天,能数3千万粒左右,整整3年,天天不睡觉,才能数完。

这老师确定没有开玩笑?

还看到一道数学题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节奏,写出乘法算式:1.叮叮叮,叮叮叮;2.啊,啊,啊,啊;3.呜呜呜,呜呜呜;4.喵喵,喵喵,喵喵。

拿到这题第一反应是,题目上每个字我都认识,但连在一起我愣是没明白它想让我干啥!

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给出了答案,他说此题的关键是拟声词规律,所以答案是:3×2;1×4;3×2;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题一点也没法做了!数学题,你要这么玩,我就只能献上膝盖,掩面而逃了。

屏幕前的你,看到上面这些奇葩数学题,有什么想法呢?

对于数学老师“发疯式”考文字阅读能力的做法,你认可吗?欢迎分享你的观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