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女演员林思意发文称自己遭遇电诈,差点上当。

林思意称,在没睡醒迷糊期间,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号称她的微信保障要到期了,不取消的话每个月要扣掉两千块。

于是,骗子指引林思意取消所谓的保障,此时的她并没有反应过来。“直到起身操作的时候镜头露出了我的半张脸,突然发现这是个face time,才意识到不对劲!”立马挂掉电话去网上搜索后发现,果然是诈骗。在评论区里,林思意还回复网友称,对方一共给她打了7个电话,“真的是连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思意提醒,“快过年了!骗子也开始要KPI了!大家一定要谨防电话诈骗!也千万要提醒家里的长辈!”林思意也呼吁网友,“快点下载一个国家反诈中心(App)吧!”

01

这种骗局高发,已有多人中招

据媒体报道,掉进“百万保障”骗局的人不在少数。

2023年11月,武汉高女士接到“微信客服”来电,电话中“客服人员”反复声称高女士微信中的“百万保障”免费服务已到期,若不关闭将会每个月扣除800元保费。

在高女士犯疑惑的时间,“客服人员”立即称:“登录我发给您的指定链接,完成相关操作便可退订服务。”不及时操作取消,将会自动扣费。见“客服人员”提供如此“贴心”的服务,来不及多考虑的高女士在对方的引导下,通过手机银行先后进行转账,共计130余万元。

后续再次登录微信查询“百万保障”相关服务时,看着程序里赫然显示保障费用为免费,且保障期限长期有效时,高女士才意识到被骗,随后立即报警。

2023年7月17日,福建市民周女士在开车时接到网络电话,对方称几年前她在微信里免费领取了“百万保障”服务,如不解除,将每月自动扣款3000余元。周女士信以为真,随后对方以“需要认证个人信息”为由,要求周女士按要求操作,将银行卡内50万元转账到对方所提供的账户。事后周女士才发现被骗,立即报警。

2023年9月,陕西一市民接到自称腾讯工作人员的来电,称其微信“百万保障业务”到期,如不关闭下个月将自动扣费2000元,还将影响征信。于是在对方的诱导下,其下载了一个会议软件,对方要求共享屏幕进行账户解绑,并让其查询自己名下银行卡和微信、支付宝的余额,然后把钱全部转到对方指定的账户里,声称过后会将钱返还。该市民几番转账后发现被骗,共计损失12万余元。

02

“百万保障”到底是什么?需要付费吗?

“百万保障”是指微信支付账户、支付宝账户的一项服务内容,若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期间,发生账户被他人盗用而导致资金损失的情况,均可申请赔偿,平台将按损失金额承诺不限次赔付,每年累计赔付金额最高10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信、支付宝“百万保障”均为自动开启的安全设置,完全免费,不存在“到期”或“过期”,不会要求“缴费续保”,且不会影响个人征信,同时个人无法关闭此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今年4月份,微信支付消费者保护微信号就曾发布文章《小心!有人利用微信支付“百万保障”诈骗》,文中提醒道:微信支付“百万保障”完全免费,不存在“到期续保”,不要相信任何“百万保障”缴费续保、影响征信的骗局。

用户可以在“微信”-“我”-“服务”-“钱包”-“消费者保护”-“安全保障”中,查看自己的微信支付“百万保障”。

在此提醒,今后只要接到陌生来电,无论以何种理由,只要提到关闭微信、支付宝“百万保障”设置的,就是诈骗!

03

如无需要,请关闭手机这个功能

至于女星林思意接到的FaceTime,也成为众网友关注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苹果iOS和Mac OS 等设备内置的一款视频通话软件,通过WiFi或者蜂窝数据接入互联网,在两个装有FaceTime的设备之间即可实现音视频通话。由于视频图像质量好、支持屏幕共享和后台小窗模式等,FaceTime被部分用户称为“视频通话天花板”。

但近来FaceTime被很多诈骗分子盯上了。此前媒体就曾多次报道过相关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起案件表明,骗子通过FaceTime功能,利用盗取的苹果ID信息点对点接入,精准报出被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电话等信息,然后假冒互联网或金融平台客服,以取消不实贷款、调整贷款利率、关闭金融账户、消除不良征信等理由,引导受害人下载屏幕共享软件,一步步操纵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信安全中心公众号也曾发出提醒称,有骗子假称自己是“微信客服中心”“微信回访中心”“微信支付中心”等官方客服,使用FaceTime功能,向iOS系统用户发起视频通话。而后,骗子要求添加私人社交账号或至各类视频会议软件进行共享视频等协助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上海联通此前也发布公益短信,提醒有诈骗分子近期通过FaceTime假冒客服进行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述官方平台强调:不会以FaceTime、个人社交账号等方式联系用户,但凡通过这种方式联络的“客服”都是骗子。

反诈中心提醒,如不需要可以通过设置,关闭FaceTime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口在“设置”-“FaceTime通话”,点击“关闭”即可。

此外,屏幕共享意味着对方可以实时看到你的手机屏幕内容,包括你入的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财产性信息,一定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编辑:cc

电脑报粉丝群开始招新啦!

如果你有产品选择困难症、

尚未解决的软硬件问题、

吃瓜吹水打游戏找不到人,

群内还有品牌周边福利抽奖等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