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高校扩建潮,或将到来。近年来的连续扩招,宿舍不够住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 提到: 支持宿舍面积缺口大、具备新建条件的高校,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建标191-2018)新建一批学生宿舍。鼓励新建宿舍参照本科生四人间、硕士研究生两人间、博士研究生单人间的标准规划建设。

图| 七部门发文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

距离世纪初的高校大举扩建,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在上一轮扩建中,全国高校曾陷入了2000多亿债务的还贷危机。 那么,这波即将开始的宿舍扩建潮钱要从哪儿来?

目前出生人口低迷,也将在10年后初见影响:即2035年后,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将逐年下降。当前的新建宿舍是否在未来会被闲置?

宿舍,不够住了

四人间改六人间、六人间变八人间。大学宿舍,已经不够住了。

图| 六人间的研究生宿舍

2020年2月,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这一年 实际招收研究生110.66万,较2019年扩招了19.01万,增幅达到了20.74%。

新一轮研究生扩招,就此拉开序幕。而扩招的结果,也包括:研究生住不上宿舍了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在2024年招生简章中明确表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不提供住宿

图| 高校不提供住宿,备受关注

不过有幸住上宿舍的学生们,可能也要面对破败发霉的墙面、没空调、没独卫、床板微微松动的宿舍。

寒碜的宿舍,让大学生们自我调侃:是刘禹锡看了都想连夜删除《陋室铭》的程度。

图| 大学宿舍的床,塌了

距离本世纪初的第一轮扩建潮,已经过去了20余年。当年的高校宿舍,自然已经成为不合时宜的“老破小”。

图| 看见宿舍的那一刻,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退学

建宿舍之难

扩建和修缮宿舍,对于高校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钱,是首要问题。

高校有限的教育经费,要投入到哪些地方使用,是有严格规划的。

近年来,高校更倾向于把钱优先用于学科建设、人才引进、教学条件改善等。 修建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 教研相关的 投入,也往往排在 宿舍 前面。

其次,要有地才能扩建宿舍。

公 办高校的 建 筑 用地往往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层层审核。 建设规划新校舍,严格的土地管理和审批制度也常常是高校面临的一道难关。

就算不扩建,在原有的宿舍上拆改也难。

“一些老楼改造涉及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问题,还不仅仅是高校说了算,要通过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比如装空调——很多宿舍楼额定功率已经到顶了,就没有办法再去接额外的电路设备,需要整体架构的改造。”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吴秋翔曾向记者解释道。

层层审批,需要时间。但扩招的脚步,不会因此而慢下。

2022年, 一 位高校学院党委书记曾向媒体透露出难处: 上 半年才做出了扩招研究生近两千人的决定,而学校需要在四五个月内扩出两千个床位。

扩招并非由高校决定。每年的招生规模总量,是由教育部分送到各省,各省再制定本省分学校、分专业招生计划。

钱从哪儿来?

上一次扩建潮的结果是:全国高校欠债一度达到2000多亿。

1999年“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决定一宣布,高校们开始向银行贷款,支持校园建设。

而地方政府投入不足等多重因素下,部分高校在几年之后陷入了还贷危机。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某985高校面临着庞大的贷款,其一年的学费收入,只够归还银行的贷款利息。

图| 2007年,高校陷入还贷危机

有前车之鉴,本次七部门《意见》出台后,最值得关心的是:扩建宿舍的钱要从哪儿来?

此次《意见》中,提到要“健全多元筹资机制”: 把高校学生宿舍作为专项建设内容单列,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 允许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学生宿舍建设; 同时发挥商业贷款的补充作用。

其中,允许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重要的信号。 相 比银行贷款,专项债利率更低、周期更长,并且需要通过政府申请债券,因此能在面上控制总量,防范风险。

据一项研究显示,2018-2021年,全国256所地方高校累计发行地方高校政府专项债475亿元。

不过地方高校政府专项债,占全国专项债的比例很低,每年只占0.3%-0.5%之间。目前看来,地方高校发行专项债的空间还很大。

同时,本次《意见》也提到要加强高校债务风险动态监控,指导高校科学规范借贷用贷,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确保按期还贷,避免过度举债建设,严防债务风险

未来会闲置吗?

我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已由2012年的3325万人增加到2022年的4655万人,涨幅达40%。入学人口洪峰逐步向高等教育阶段逼近。

但另一个现实是:出生人口正在逐年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人。而相较于2016年的全年出生人口为1867万人,已经下降了半数。

即将启动建设的新宿舍,会在未来闲置吗?

对此,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传毅撰文表示:“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均住宿面积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十几年后,可根据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重新修订生均住宿面积标准,提高住宿条件,宿舍资源供需仍然能保持相对平衡。”

与此同时,呼吁“高校宿舍社会化”的声音也不小。为解决宿舍不足,提供了另一条解决思路。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大学不提供住宿服务,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大势所趋。 他建议, 学校应与外界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住宿资源。例如,地方政府可以把学生校外租房纳入人才廉租房政策给予适当优惠、进行补贴。

2019年,复旦大学洽谈校外社会化房源,为学生设立爱久公寓。 公寓离学校 6公里远, 一年只需花费1600元。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自愿申请。

图| 2007年,高校陷入还贷危机

大学生宿舍,是涉及到民生的重要问题。当下的宿舍短缺,和未来人口下降的矛盾;以及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地方高校未来能否有自我造血能力,来支付现在的基建投入?

要解这道难题,挑战很大。